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1)
2023(9894)
2022(7831)
2021(6774)
2020(5297)
2019(11918)
2018(11931)
2017(22329)
2016(12245)
2015(13701)
2014(14075)
2013(13722)
2012(12634)
2011(11614)
2010(11753)
2009(10871)
2008(10736)
2007(9747)
2006(9114)
2005(8607)
作者
(36786)
(30544)
(30435)
(28795)
(19408)
(14696)
(13774)
(12048)
(11904)
(11130)
(10488)
(10227)
(10031)
(9825)
(9518)
(9410)
(9094)
(8949)
(8802)
(8794)
(8031)
(7664)
(7535)
(7108)
(7066)
(6961)
(6859)
(6818)
(6319)
(6104)
学科
(60126)
经济(60071)
(31787)
管理(31772)
(23182)
企业(23182)
中国(22063)
地方(21140)
(19184)
方法(16390)
业经(15990)
数学(13862)
数学方法(13707)
农业(13012)
(12793)
地方经济(11262)
(10692)
(10465)
银行(10451)
(10381)
金融(10380)
环境(10223)
(10203)
(10067)
发展(9853)
(9828)
(9801)
(9238)
贸易(9227)
技术(9223)
机构
学院(176337)
大学(173325)
(73871)
经济(72180)
研究(67797)
管理(64062)
理学(53171)
理学院(52523)
管理学(51631)
中国(51610)
管理学院(51310)
科学(40961)
(38924)
(34875)
(32708)
(31685)
研究所(31305)
中心(30290)
(29642)
(26032)
师范(25784)
业大(25388)
北京(25186)
(24888)
财经(24792)
农业(24134)
(23803)
(22447)
(22298)
经济学(21900)
基金
项目(113199)
科学(88869)
研究(85819)
基金(78303)
(67828)
国家(67201)
科学基金(57095)
社会(54699)
社会科(51793)
社会科学(51779)
(47266)
基金项目(40639)
(38667)
教育(38124)
编号(35528)
自然(33853)
自然科(33034)
自然科学(33026)
自然科学基金(32372)
(31598)
资助(31193)
成果(29052)
课题(26450)
重点(26094)
发展(25744)
(25265)
(23705)
(23636)
国家社会(22434)
创新(22301)
期刊
(95007)
经济(95007)
研究(57417)
中国(45792)
(31668)
管理(25705)
学报(25404)
科学(25169)
教育(24010)
(23524)
农业(21634)
(19687)
金融(19687)
大学(19564)
学学(18138)
技术(17840)
业经(17570)
经济研究(14643)
问题(12505)
财经(11823)
(11497)
(10303)
技术经济(9661)
科技(9222)
图书(9114)
资源(9021)
商业(8810)
(8731)
世界(8702)
现代(8693)
共检索到290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丽娟  
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突出"新型"和"互动",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18个地市新型"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市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相近,在"新型"要素上相差悬殊;四川各市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寻求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1993-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福建省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建立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考察其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者协调程度较高。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1993-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福建省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建立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考察其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者协调程度较高。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君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海平  肖地楚  朱佩芬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测度了郴州市11个县域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总体上处于"双低型"协调发展状态或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空间分布上,处于低水平协调度状态或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郴州市主要交通干线途经地区,而协调度高的县域则分布于郴州市边缘地区,究其原因是新型工业化水平影响了两者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据此提出了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提升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宁媛媛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重视城镇发展的动力培育,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沈阳市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集聚要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产城"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志刚  华淑名  
本文在阐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新疆2000—2012年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且两者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工业化弹性系数为0.9991,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2000—2005年的高耦合度是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协调性较低,2005—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性过渡到中级协调状态,并逐年缓慢递增。在未来十几年内,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将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并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优质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翠翠  杨凤娟  郭庆然  陈政  
文章通过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1996—2018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从勉强协调逐渐演变为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说明三者协调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给出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谢元态  翁贞林  刘克春  刘小春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法制建设、重要要素聚集功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立健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金田  娄钰华  李会涛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利  肖艳雪  
本文通过建立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测算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及系统间协调发展度,进而判断其总体是否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其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相互依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杰  于明辰  甄峰  周亮亮  苗振龙  
文章以浙江省2010—2021年各项指标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指标数据分析并以GIS等级设色法为空间可视化手段,对浙江省域内两者的空间差异和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1)2010—2021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空间差异逐步降低,已逐步趋向均衡发展;(2)部分城市存在单个系统发展滞后,且个别城市受区域高水平城市带动效应不强;(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已处于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两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浙江迈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结合与高速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