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7)
2023(10341)
2022(8101)
2021(7066)
2020(5630)
2019(12485)
2018(12561)
2017(24216)
2016(12858)
2015(14473)
2014(14845)
2013(14626)
2012(13750)
2011(12589)
2010(12704)
2009(11734)
2008(11570)
2007(10551)
2006(9891)
2005(9352)
作者
(38800)
(32281)
(32243)
(30474)
(20554)
(15298)
(14699)
(12612)
(12447)
(11843)
(10987)
(10789)
(10437)
(10411)
(9994)
(9970)
(9571)
(9404)
(9359)
(9225)
(8374)
(7946)
(7826)
(7495)
(7308)
(7283)
(7244)
(7179)
(6526)
(6408)
学科
(66246)
经济(66194)
(35075)
管理(34585)
(25822)
企业(25822)
地方(23519)
中国(22701)
(20233)
业经(18562)
方法(17809)
数学(14457)
数学方法(14352)
农业(13949)
产业(13601)
(13176)
地方经济(12893)
(11421)
(11286)
(11230)
(10797)
金融(10797)
技术(10765)
(10623)
银行(10610)
环境(10552)
(10353)
发展(10043)
(10020)
(9630)
机构
学院(189223)
大学(186602)
(80881)
经济(79171)
研究(70838)
管理(70714)
理学(58660)
理学院(57962)
管理学(57047)
管理学院(56685)
中国(54088)
(42212)
科学(41852)
(35563)
(35530)
中心(32848)
(31896)
研究所(31881)
(31390)
(27486)
财经(27316)
师范(27229)
北京(27225)
业大(26301)
(25910)
(25580)
(24568)
经济学(24523)
农业(24377)
(22733)
基金
项目(121272)
科学(95923)
研究(92678)
基金(85376)
(73394)
国家(72728)
科学基金(62526)
社会(59841)
社会科(56791)
社会科学(56781)
(49207)
基金项目(44968)
(40356)
教育(40103)
编号(39051)
自然(36967)
自然科(36078)
自然科学(36071)
自然科学基金(35435)
(33781)
资助(33313)
成果(32167)
发展(27896)
重点(27530)
(27444)
课题(27316)
(25412)
(25337)
国家社会(24907)
创新(23846)
期刊
(102414)
经济(102414)
研究(60618)
中国(46364)
(31664)
管理(27622)
学报(26621)
(26070)
科学(25937)
教育(22677)
农业(21654)
(21428)
金融(21428)
大学(20121)
业经(19214)
学学(18522)
技术(17688)
经济研究(16103)
问题(13935)
图书(13602)
财经(13394)
(11785)
(11263)
技术经济(9824)
(9750)
论坛(9750)
现代(9683)
商业(9672)
书馆(9614)
图书馆(9614)
共检索到310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凡兰兴  
信息产业发展既是市场需求拉动,更是技术创新推动,并以工业为载体加速度地向高新技术拓展,其空间组织形式趋于集群化。南宁市发展信息产业,要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大信息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宇鸣  
一、发展依据 (一)工业发展的区域资源结构走向200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的区域资源结构,可以大致分三个层次考察: 一是两县一郊的农业产品资源。南宁市郊区和武鸣、邕宁两县历来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基地;又是规划建设中的甘蔗、水果重要生产区;盛产优质稻米、甘蔗、烟叶、黄红麻、木薯、花生、芝麻、菠萝、香蕉、茶叶、蔬菜;还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宁  梁群  张毅  
近年来,南宁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了具有首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各项指标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5年的24.9%提高到2010年的28.9%,提高4个百分点。在这一个个令人兴奋的数字背后,我们也要同时清楚地看到一些隐忧,如工业用地供需缺口较大,资本要素保障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等,这些问题制约到了南宁市工业的加速发展。其中土地缺乏问题是制约南宁市工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据初步推算,"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工业用地每年的缺口大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宝顺  
新时代,南宁市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等新定位新使命,积极抢抓国家出台重大政策、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发展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全要素投入强力支持抢占产业转型新领域、新赛道,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集聚,南宁市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在新型工业化催生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以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生产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提升空间。最后,本文结合南宁市实际,从创新引领、市场主导、企业奋进、人才加持、政金服务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南宁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根基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刘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松竹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促使城市的经济及人口等快速发展。因此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体现出城市的持续发展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度化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功能逐渐提升,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南宁在广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甘宜沅  梁运文  曹平  
在构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南宁市34个产业部门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了2007~2015年南宁市应分阶段重点发展的"事实型主导产业"、"规划型主导产业"和"预期型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南宁市如何发展其主导产业并带动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新  
文章立足山西省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当今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生态化、知识化、一体化和特色化的经验,提出了山西资源型省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支柱产业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冯炳浩  杨德辉  覃洁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九全  杨金华  
旅游业是南宁市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区域竞争的加剧以及行政区域的扩大,发展任务愈显艰巨。通过对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力学原理,提出了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模式,并建议实施"大鹏展翅"旅游空间格局发展战略和南宁与"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协调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衡生  
本文在讨论影响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进行了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提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静野  
产业园区作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动力,近年来被推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发展的最前沿。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着极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也面临转型升级、园区规划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强、集聚效应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企业根植性不强、土地集约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为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从新型工业化视角出发,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合理布局园区功能,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二是集聚方式要科学合理、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优势项目等,以此助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正国  
发展绿色产业,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型工业化替代传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利益目标的驱使,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等问题;社会公众则因个体认识的短期性和局限性而持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因此,强化宏观经济利益主体的政府行为、规范微观经济利益主体的企业行为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环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俊华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主导产业发展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战略,同时重视对后续主导产业的培育,可以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