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3)
2023(7041)
2022(5647)
2021(5164)
2020(4142)
2019(9874)
2018(9965)
2017(18894)
2016(10291)
2015(11805)
2014(11693)
2013(11347)
2012(10104)
2011(9150)
2010(9567)
2009(8592)
2008(8394)
2007(7731)
2006(6798)
2005(5696)
作者
(29017)
(24003)
(23792)
(22738)
(15004)
(11375)
(10870)
(9304)
(9222)
(8666)
(8200)
(8115)
(7620)
(7579)
(7484)
(7284)
(7157)
(6942)
(6878)
(6822)
(5955)
(5872)
(5792)
(5569)
(5429)
(5352)
(5218)
(5213)
(4855)
(4643)
学科
(46291)
经济(46255)
管理(28229)
(23149)
方法(21750)
数学(19992)
数学方法(19497)
(18572)
企业(18572)
中国(15597)
(12190)
地方(11666)
业经(9317)
(8653)
理论(8182)
农业(7728)
环境(7349)
城市(7237)
(7223)
(7042)
(6899)
(6030)
技术(5796)
(5746)
(5724)
贸易(5719)
(5680)
银行(5668)
(5468)
教学(5456)
机构
学院(141219)
大学(139253)
(55511)
管理(55284)
经济(53981)
理学(47272)
理学院(46752)
研究(46257)
管理学(45571)
管理学院(45333)
中国(34094)
(30252)
科学(28747)
(24342)
(21972)
(21861)
中心(21784)
(21516)
业大(20729)
研究所(19898)
(19440)
师范(19279)
财经(19077)
北京(18960)
(17794)
(17450)
(17368)
经济学(16835)
农业(16674)
技术(16458)
基金
项目(97270)
科学(76928)
研究(71199)
基金(69147)
(60091)
国家(59628)
科学基金(52061)
社会(45142)
社会科(42826)
社会科学(42813)
(39529)
基金项目(36404)
教育(33993)
自然(33768)
自然科(33030)
自然科学(33022)
(32962)
自然科学基金(32380)
编号(29346)
资助(28531)
成果(22914)
重点(22182)
课题(21352)
(21272)
(20771)
(20114)
创新(18903)
国家社会(18389)
科研(18200)
大学(17872)
期刊
(61858)
经济(61858)
研究(41522)
中国(31395)
管理(20438)
教育(20240)
(19631)
学报(19003)
科学(18921)
(18185)
技术(16032)
大学(14904)
学学(13766)
农业(13538)
(10800)
金融(10800)
业经(10551)
经济研究(9677)
统计(9232)
问题(9154)
财经(8960)
(8514)
(7790)
决策(7732)
图书(7700)
技术经济(7591)
(7529)
(7443)
城市(7432)
职业(7213)
共检索到210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爱君   谭君印  
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2008—2021年我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并基于城市规模差异,进一步讨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表现出非均衡性。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该效率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次,组内差距是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超大城市组内差距贡献率缓慢下降,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组内差距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但在不同城市规模条件下其作用效应表现不同,其对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表现为总体富裕效应,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表现为共享富裕效应,对小城市则无影响。最后,测算得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共同富裕效应的最佳城市人口规模为167.10万—375.65万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体系中的合理布局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亢延锟  侯嘉奕  陈斌开  
政府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识别了政府教育投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长期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了学龄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初中完成率和高中完成率提高了1.46%和2.40%,同时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18年,这一效果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更为有效。第二,这一政策还提高了学龄青少年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表现,从事非农工作的概率提高了3.97%,收入提高了7.68%,并且这一效果不依赖于是否外出务工。第三,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校舍改造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果对政府教育投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严谨的经验证据,并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龙   赵华平   孟宏玮  
我国正值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的交叠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缓解“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在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富裕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存在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移动通信基站、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5G基站、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程度依次递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劳动力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其影响效应在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城市更明显。研究为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海明  伍之琳  
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布局与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就业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低技能者就业缩小城乡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的趋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细分类型考察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促进效果最好,但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生产型与发展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廷勇   杨丽   杨光情   罗汐妍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农村三产融合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门槛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较为显著,且2013—2015年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低于2016—2021年。基于此,研究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构建多链融合发展新生态,加快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王子豪  
在新发展阶段下,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是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且其推动作用随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高呈现出非线性式增强趋势;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要从加快补齐短板、保障个体“数字权利”、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稳步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洁  张可云  
从单中心城市模型出发构建开放的城市体系增长模型,阐明城市特征如何影响规模变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夜间灯光数据反映城市规模变化率,构建实证模型考察工资收入、基础设施及其协同效应对城市规模扩张速度的影响。结合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城市规模加速扩张,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协同作用;(2)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相关属性的影响,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显著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但毗邻规模较大或便利设施更为完善的城市可能不利于本市的规模增长;(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增长模式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城市实际条件制定规划目标,区分不同类型城市选择发展路径,着力加强城际联系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路路   佟琼   刘洁   张玉瑾  
共同富裕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研究在量化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00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系统GMM和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区域异质性及不同类型下的差异性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共同富裕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统计年间,省域共同富裕水平普遍呈上升趋势,研究具有可实施性;(2)交通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利于共同富裕的推进,而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技术水平均对共同富裕有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而公路、铁路密度与客、货运运输效率上溢出效应方向不一;(4)处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具有异质性,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其也具有差异性。据此,从建立互通互联网络、完善规模与类型、强化投资与创新等提出助力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纯纯  张捷  
本文通过构建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速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减缓城市市区人口规模和城市市区空间规模的扩张速度。此外,本文所定义的城市规模扩张库兹涅茨曲线有可能存在。本文在应对城市规模扩张压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杨晨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王紫嫣  梁甜  方鹏飞  
新型基础设施作为传统基础设施在新时代背景下与新兴技术结合的转型产物,发挥着社会稳定器、风险调节器和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是激发投资和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评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对其投入效率准确测算,本文基于2019~2021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测算效率并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研究结果显示:(1)北京、上海、广东和内蒙古4个省(区、市)连续3年实现投入产出有效,整体效率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格局;(2)新基建投入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会促进邻近地区城镇化发展。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改善新基建投入效率的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杨子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作为根本研究方法,实证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伴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服务效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增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创业活跃度为影响渠道,对共同富裕产生助力作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不仅能对本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可对邻近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作用,且该外溢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显著。据此,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杨子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创新要素禀赋、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下,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异质性。创业活跃度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外溢作用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杨子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创新要素禀赋、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下,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异质性。创业活跃度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外溢作用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是非常美好的国家发展愿景,也反映了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可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共同富裕,就必须静下心来准确理解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实现之。会议给了我们答案: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理解,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就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中间大指的是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