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97)
2023(16743)
2022(14467)
2021(13559)
2020(11306)
2019(25394)
2018(25369)
2017(48591)
2016(26369)
2015(29538)
2014(29051)
2013(28478)
2012(25854)
2011(23395)
2010(23601)
2009(21914)
2008(21322)
2007(19017)
2006(16945)
2005(14889)
作者
(73947)
(62404)
(61607)
(58358)
(39150)
(29909)
(27607)
(24207)
(23502)
(21998)
(21075)
(20945)
(19608)
(19499)
(19012)
(18822)
(18299)
(18104)
(17744)
(17529)
(15318)
(15299)
(14819)
(14313)
(13975)
(13894)
(13752)
(13731)
(12475)
(12368)
学科
(104050)
经济(103908)
(83035)
管理(77797)
(61338)
企业(61338)
(51889)
方法(40553)
数学(34561)
农业(34361)
数学方法(34174)
业经(29266)
中国(28554)
(27197)
(24341)
地方(22853)
(22117)
技术(21437)
(17349)
(17023)
贸易(17011)
(16674)
银行(16631)
(16556)
(16541)
理论(16498)
环境(16391)
(15881)
(15704)
财务(15636)
机构
学院(367342)
大学(364745)
管理(147333)
(146742)
经济(143481)
理学(127385)
理学院(125998)
管理学(123979)
管理学院(123310)
研究(122985)
中国(93484)
(77592)
科学(75648)
(73643)
(67341)
(60977)
业大(59463)
中心(56890)
农业(56256)
(55304)
研究所(55157)
财经(52612)
(48696)
北京(48487)
师范(48316)
(47834)
(44387)
(44288)
经济学(42429)
(39856)
基金
项目(251634)
科学(198906)
研究(188350)
基金(181774)
(157356)
国家(155920)
科学基金(134805)
社会(119194)
社会科(112576)
社会科学(112544)
(100440)
基金项目(97524)
自然(85959)
教育(84656)
自然科(83890)
自然科学(83872)
(82453)
自然科学基金(82359)
编号(78184)
资助(71981)
成果(62853)
重点(55839)
(55432)
(55196)
(54457)
课题(53204)
创新(51151)
(49832)
国家社会(48650)
教育部(47015)
期刊
(169976)
经济(169976)
研究(108347)
中国(79049)
(74950)
学报(57238)
科学(54525)
管理(52470)
农业(50733)
(50562)
大学(44653)
学学(42182)
教育(41805)
(34314)
金融(34314)
业经(32695)
技术(31493)
财经(25012)
(24407)
经济研究(24088)
问题(22908)
(21266)
科技(20137)
(19535)
技术经济(17930)
图书(17540)
理论(17538)
现代(17198)
资源(17140)
世界(16160)
共检索到548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楠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地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加以创新,是我国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楠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地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加以创新,是我国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战伟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服务组织化等。但河南省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率低、期限较短、范围较窄,土地流转行为、程序、合同不够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规范运行,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庆学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缺陷,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必然性,但存在多种模式,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俊颖  
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从战略层面不断推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践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城市化建设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经济统筹的本质。本文中笔者结合城市化建设需求,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改革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俊颖  
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从战略层面不断推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践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城市化建设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经济统筹的本质。本文中笔者结合城市化建设需求,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改革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昊  夏方舟  严金明  
研究目的:梳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文献成果,以期为协调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试点地区土地制度创新经验等方面研究可为合适的制度优化路径选择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仅以土地配置效率为评判制度适宜性标准、多注重制度的静态描述等缺陷。研究结论:今后须注重基本国情与环境约束,以资源配置效率与权益保护作为评判制度适宜性的标准,加强对制度变迁动态性与路径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瑞玲  
目前农村土地还没有真正流转起来,流转的形式主要是转包和出租,流转价格混乱,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有侵蚀农民和国家利益的现象,村委会在大面积土地的流转中还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是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宏观管理机制和市场流转机制,从这两方面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宜农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政府职能和定位优化的角度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为形成政府、市场和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共同推动的土地流转格局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宜农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政府职能和定位优化的角度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为形成政府、市场和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共同推动的土地流转格局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丽华  
我国农地流转现在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农地流转机制尚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制约着农地流转巨大效应的发挥,因而,要在供求关系、市场培育、组织管理、政府行为、风险规避、法律保障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推动农地流转机制重构和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薇  马慧芳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它推动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市场和变革空间。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定和引导,出现了多元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流转频率和面积日益增大。但在土地流转加快的过程中,政策和监管措施不够深入具体、市场不完善、规模化经营进程缓慢、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流转效率的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变革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路径,期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稳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佳  袁艳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就业和生活的基本依靠,产生了众多的失地农民。但是由于补偿不到位,大量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征地矛盾日渐突出。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缺陷多:征地补偿的无序管理;征用带有行政强制性质;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没有反映出土地未来价值;补偿费发放层层扒皮,征地补偿款去向难以把控。文章通过研究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以公益为目的,加强用地计划,做好总体规划;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补偿标准和范围的科学制定;增加土地监管,防止土地腐败;制定切实可行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硬核"需要攻坚。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必须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三农"领域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重点保障"三农"投入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本源。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壮大,逐步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