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3)
- 2023(3924)
- 2022(2565)
- 2021(2166)
- 2020(1672)
- 2019(3484)
- 2018(3728)
- 2017(7220)
- 2016(3999)
- 2015(4591)
- 2014(4777)
- 2013(4380)
- 2012(3609)
- 2011(3148)
- 2010(3142)
- 2009(2908)
- 2008(2832)
- 2007(2649)
- 2006(2564)
- 2005(2466)
- 学科
- 济(17912)
- 经济(17890)
- 业(10597)
- 管理(9804)
- 农(7976)
- 中国(7939)
- 企(7437)
- 企业(7437)
- 业经(5854)
- 农业(5087)
- 地方(5027)
- 发(4794)
- 发展(4263)
- 展(4259)
- 方法(4199)
- 制(4138)
- 产业(3651)
- 财(3404)
- 数学(3387)
- 数学方法(3366)
- 信息(3227)
- 镇(3170)
- 体(3153)
- 城市(3105)
- 总论(3054)
- 信息产业(3020)
- 学(2978)
- 化(2922)
- 银(2731)
- 银行(2726)
- 机构
- 学院(56451)
- 大学(55839)
- 济(23308)
- 经济(22748)
- 研究(20608)
- 管理(19734)
- 理学(16589)
- 理学院(16411)
- 管理学(16054)
- 管理学院(15964)
- 中国(15209)
- 科学(12261)
- 京(12114)
- 农(10875)
- 财(10430)
- 所(10205)
- 江(9686)
- 中心(9255)
- 研究所(9221)
- 业大(8338)
- 范(8198)
- 农业(8188)
- 财经(8146)
- 师范(8118)
- 经济学(7578)
- 院(7466)
- 北京(7427)
- 经(7410)
- 州(7405)
- 经济学院(6797)
- 基金
- 项目(37511)
- 科学(29727)
- 研究(28478)
- 基金(26748)
- 家(23333)
- 国家(23128)
- 科学基金(19769)
- 社会(18967)
- 社会科(17880)
- 社会科学(17876)
- 省(15080)
- 基金项目(13853)
- 教育(12563)
- 划(12218)
- 编号(11968)
- 自然(11503)
- 自然科(11250)
- 自然科学(11247)
- 自然科学基金(11041)
- 资助(10000)
- 成果(9774)
- 发(9037)
- 重点(8553)
- 课题(8546)
- 化(8306)
- 国家社会(8193)
- 部(7871)
- 创(7662)
- 发展(7521)
- 展(7406)
共检索到8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金成 蔡翼飞
日前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和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六大主要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茂昆 张明斗
以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思路与实践是一种外生型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市场主体的自主性,造成城镇化效率低下。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应选择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化模式。本文通过城镇化发展模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我国内生型道路及其要素,提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的逻辑关系、强化新型城镇化包容性的发展力度、合理有效分配城市级差地租收益等一系列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城镇化需要大量土地,但是,我国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增量土地供应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此,需要改变过去抑制经济过热时出台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模式,提高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供应总量,落实农村土地的"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提高土地的市场化供给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宏伟 张艺术
城镇化认识的分歧在于对其本质的解释不同,城镇化歧义容易将城镇化实践引入误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是城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新型城镇化的本质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反思。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既不是土地城镇化,也不是人口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即通过重新建立城乡分工秩序,实现人的现代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恩泽 汪沅 尹立颖
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累积了诸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悖的"非生态"难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居质量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加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破解这些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契合,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因此,需要构建合理布局、集约、低碳、循环、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实现空间结构、经济和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以及人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辉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力,也是促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囿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在多年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时刻。具体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静 李忠瑞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和挑战,对这样一个深刻改变教育的社会进程,需要回答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过去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已经从宏观上改变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人口分布的空间和利益格局,它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中,围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这一目标,深化城市教育改革,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陈露
研究目标:新型城镇化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和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行评价与测度,然后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依然普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新型城镇化和工业产能利用率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交互效应,并且推进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化解工业产能过剩,进一步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等四个维度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中部地区因公共服务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扭曲了社会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从而加剧了本地区的工业产能过剩。即便如此,经济城镇化尤其是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依然是东、中、西各地区化解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创新:将新型城镇化与产能过剩纳入同一个研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实证检验。研究价值:当前中国应将产能利用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量目标,依靠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能利用率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润盛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资金供需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财政、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正向作用显著、持续期较长,但金融创新不够,财政、金融协调欠佳,制约了正向作用的发挥;金融对城镇化的贡献较大;随着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和难度加大,财政支出、社会融资规模对城镇化建设的边际作用在减小。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透明化、强约束、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具体建议: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强政府与金融市场协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敏杰 张平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病而提出的,首要的目的是纠错纠偏,纠正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过度强调速度、忽视效益和福利分割问题。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和福利共享。1.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是新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飞
在城镇化人口比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提升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纵向测度表明:中国从2004年到2012年城镇化总体质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发展、经济绩效,起伏较小及环比增速比较慢;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与空间集约则起伏较大及环比增速较快。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训练与仿真,表明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提升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需要统筹改善城镇化专项指标、稳步提升城镇化总体质量。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测度 仿真 提升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后平 邓霞 韩明月
新型城镇化抛弃了过去偏重于大中城市和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文章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应遵从农民意愿,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意愿 新农村综合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海云 丁磊
本文选取中国2001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分地区还是分维度,FDI都显著推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是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和维度差异。基于我国城镇化现状,本文认为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引资政策,强化地区吸收能力,兼顾各维度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