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6)
- 2023(15570)
- 2022(12822)
- 2021(11973)
- 2020(9706)
- 2019(22068)
- 2018(22208)
- 2017(42536)
- 2016(23370)
- 2015(26396)
- 2014(26317)
- 2013(25895)
- 2012(23448)
- 2011(21063)
- 2010(21131)
- 2009(19286)
- 2008(18565)
- 2007(16522)
- 2006(14713)
- 2005(12890)
- 学科
- 济(93350)
- 经济(93242)
- 业(67917)
- 管理(61043)
- 农(49220)
- 企(46467)
- 企业(46467)
- 方法(37808)
- 农业(32727)
- 数学(32466)
- 数学方法(32117)
- 中国(26025)
- 业经(25848)
- 学(21149)
- 财(21022)
- 地方(20548)
- 制(17792)
- 贸(15665)
- 贸易(15656)
- 发(15424)
- 易(15190)
- 环境(14616)
- 技术(14544)
- 理论(14492)
- 和(13815)
- 银(13564)
- 银行(13524)
- 策(13017)
- 体(12984)
- 行(12930)
- 机构
- 学院(329532)
- 大学(326605)
- 管理(130224)
- 济(128208)
- 经济(125284)
- 理学(112957)
- 研究(111938)
- 理学院(111736)
- 管理学(109786)
- 管理学院(109217)
- 中国(83905)
- 农(72295)
- 科学(71935)
- 京(69788)
- 业大(56636)
- 所(56594)
- 财(55736)
- 农业(55342)
- 研究所(51789)
- 中心(51654)
- 江(49483)
- 范(44811)
- 财经(44720)
- 师范(44435)
- 北京(43540)
- 经(40800)
- 院(40470)
- 州(39475)
- 经济学(36461)
- 省(35714)
- 基金
- 项目(230419)
- 科学(180555)
- 研究(170303)
- 基金(165581)
- 家(144910)
- 国家(143619)
- 科学基金(122484)
- 社会(105869)
- 社会科(99795)
- 社会科学(99768)
- 省(91072)
- 基金项目(88919)
- 自然(79378)
- 自然科(77391)
- 自然科学(77372)
- 教育(76202)
- 划(76096)
- 自然科学基金(75957)
- 编号(71781)
- 资助(66119)
- 成果(57425)
- 重点(51546)
- 发(50574)
- 部(50076)
- 课题(48425)
- 创(47423)
- 创新(44165)
- 科研(43733)
- 国家社会(42953)
- 大学(42096)
- 期刊
- 济(146646)
- 经济(146646)
- 研究(94279)
- 农(73155)
- 中国(65047)
- 学报(55228)
- 科学(51447)
- 农业(49521)
- 管理(43007)
- 大学(42143)
- 学学(39904)
- 财(39327)
- 教育(36784)
- 业经(29612)
- 融(29203)
- 金融(29203)
- 技术(27654)
- 业(23864)
- 问题(20716)
- 经济研究(20572)
- 财经(20406)
- 版(17817)
- 经(17227)
- 图书(16991)
- 科技(16730)
- 资源(16728)
- 技术经济(15613)
- 业大(15521)
- 理论(15512)
- 现代(15267)
共检索到48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云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很多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为更好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应降低公力救济的诉讼成本,开设法律讲堂,设立征迁行政巡回法庭;其次,应明确私力救济的法律定位,界定其合法边界,将群体性私力救济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多措并举做好被征地农民法律援助工作。总之,只有将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援助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并驾齐驱、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权益保护 法治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江华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期,农民权益受损、征地纠纷日益突出。合理测算农民权益受损的程度、征地纠纷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31省(区、市)91村638户被征地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征地纠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处置权、收益权和社会保障权受损严重;农民个体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对征地纠纷没有显著影响,农民权益是征地纠纷全面而充分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构建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体系和改革征地制度时,要从影响征地纠纷的农民权益因素着手
关键词:
农地征用 被征地农民 权益损害 征地纠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虹 陆成林
目前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突出,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城镇化应该是城镇治理制度建设的过程,实现城乡社会治理方式转换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需要改变目前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方式,确保农民权益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受侵害。突破路径为:明确城镇居民是中国城镇化治理的主体基础,实现"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明确基层组织功能;改革人口登记制度,保证农村人口获得公平的社会权利;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权益 社会治理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失地后,如何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进行保障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补偿安置方式呈现单一性,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侵害农民土地权益,以农民权益保护为视角,提出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法律问题 权益保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收实施更高水平的社会赔偿,土地征收模式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指导下向以"保护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权益"为目标的"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转型升级。"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的建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公正和对话机制的公平,需要修订征地补偿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土地征收社会赔偿政策体系,并建立和完善"公示—反馈—公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及"农民—政府—开发商"合作的平等协商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巧玲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由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征地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和农村社会保障率低下等因素使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增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重点是要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双置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财政学会联合课题组 贾康 赵福昌 唐在富 程瑜 陈龙 龙小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于从农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首都北京为分析对象,从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一般情况与相关理论考察入手,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从集体土地征用、农村承包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
关键词:
首都 新型城镇化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榕昌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本在提高,社会风险在增加。文章认为,为保障征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和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二是建立与城镇职工接轨的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多元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征地农民法律救济制度,规范农地转用秩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继达
土地治理是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好农民土地权益是土地治理中的关键。从土地征收视角出发,应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居民实现同步富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界限,规范土地征收体制机制,优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完善有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财税制度,提高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能力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以"三集中"和"两置换"方式推动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难于形成等原因,致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转变观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目标;二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股权形式将集体土地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四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 任文松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涌现亦不可避免。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劳动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在为城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后,其基本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和予以落实。解决失地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从宪法的维度给予失地农民完整的公民待遇,赋予失地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真正的劳动就业权和有效的社会保障权。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快速城镇化与失地农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内在张力,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征收 宪法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琳
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一大难点。本文分析了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的原因,认为当前需要有效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基本思路一是提升认识,整合理论研究;二是明确农民主体地位,改革农地供需机制;三是创新征地补偿的综合保障体系,多管齐下,妥善处理好此问题。
关键词:
征地 失地农民 农民权益 保障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王育才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征地程序不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以及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合理等弊端,产生了失地农民心理压力增大,生活、就业、养老和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极大损害。因此,应该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征地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征地补偿范围,合理分配土地补偿费用,重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就业培训,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失地农民 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