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8)
2023(11319)
2022(8693)
2021(8053)
2020(6695)
2019(14542)
2018(14651)
2017(27575)
2016(15108)
2015(17167)
2014(17283)
2013(16569)
2012(15404)
2011(13820)
2010(14377)
2009(13846)
2008(12943)
2007(12249)
2006(11248)
2005(10374)
作者
(44450)
(37587)
(36823)
(35254)
(23316)
(17917)
(16744)
(14554)
(14426)
(13258)
(12742)
(12546)
(11946)
(11839)
(11789)
(11378)
(10922)
(10789)
(10719)
(10657)
(9615)
(9278)
(9221)
(8704)
(8603)
(8558)
(8348)
(8195)
(7779)
(7744)
学科
(59410)
经济(59329)
(48057)
(46357)
管理(36066)
农业(30902)
(27403)
企业(27403)
(26281)
中国(26273)
金融(26273)
(24538)
银行(24509)
(23773)
业经(19950)
(18095)
方法(17352)
地方(16022)
(15969)
数学(14657)
数学方法(14446)
(13667)
(12780)
(12280)
中国金融(11142)
农业经济(10741)
理论(10527)
发展(10423)
(10401)
(10158)
机构
学院(213246)
大学(207615)
(86333)
经济(84225)
研究(76425)
管理(74783)
中国(66220)
理学(62970)
理学院(62317)
管理学(61010)
管理学院(60672)
(59486)
科学(46813)
农业(45600)
(44606)
(40201)
(39862)
业大(38937)
中心(38272)
研究所(35834)
(35726)
财经(30675)
(28416)
(28299)
师范(27930)
农业大学(27864)
(27815)
北京(27590)
(27121)
(26476)
基金
项目(136424)
科学(105430)
研究(103066)
基金(95647)
(83856)
国家(82978)
科学基金(69465)
社会(64390)
社会科(60443)
社会科学(60429)
(56285)
基金项目(49961)
教育(45493)
(45246)
编号(44518)
自然(42246)
自然科(41266)
自然科学(41252)
自然科学基金(40475)
资助(38405)
成果(36778)
(32783)
(31535)
课题(30782)
重点(30618)
(29183)
(28235)
(27114)
国家社会(26578)
创新(26390)
期刊
(107644)
经济(107644)
(64252)
研究(63710)
中国(53871)
农业(42539)
(38569)
金融(38569)
学报(38203)
科学(33098)
(30496)
大学(29627)
学学(28230)
教育(25791)
管理(24818)
业经(23251)
(19962)
技术(18352)
农村(15344)
(15344)
财经(15272)
问题(15150)
经济研究(14427)
农业经济(14269)
(13717)
(13140)
世界(12185)
业大(11659)
经济问题(10783)
农业大学(10378)
共检索到34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茂扬  古学彬  
新型城镇化将加快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引致金融支农异质性需求。当前供给领先型金融支农制度、定价机制、主体和客体等金融供给都不能满足异质性金融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需要对需求追随型金融支农制度设计、市场化定价机制设计、金融功能化的金融主体、金融支农的产品和服务完善四位一体的金融支农体系进行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应韵  
金融是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关键因素,当前金融支农体系中的相关制度、定价机制等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而产生了制度、功能、担保、服务体系以及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供求矛盾。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重构金融支农体系,争取在制度上改革创新,在定价机制上进行合理的补偿,在主体上解决金融支农体系的融资、管理、结算等问题,加强金融支农产品的研发、服务和定价等功能来进行金融支农体系重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翠玲  安玉洁  纪俊霞  
本文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主要特征的分析入手,简要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并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在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喆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体系中多种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和引入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博弈分析。引入政府,建立三方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在政府的干预作用下,农户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方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然  桑铁柱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认识和理解消费金融对内需拉动和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扩大内需的角度分析了消费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必须加快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现,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各类消费需求并不匹配,亟需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消费金融市场体系构建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凌海波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金融服务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需求和当前金融支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韩如晖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金融体系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成败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作用。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将逐步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状况,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快速发展。金融的有力支持则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重要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舜  毋庆刚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聚焦于"人的城镇化",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体系,基于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居住生态、文化生态、农村生态的综合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晓薇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构成进行分析,探究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找出了传统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兴农村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构建"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体系,试图找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路径,以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助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满明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金融业要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调整,广泛借鉴国际经验,通过金融政策调整、体系构建和新产品开发等措施实现金融业的转型发展,以此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坡  游斌  王丽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我国人口、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变革,金融支持与创新是这些变革的助推器。为此笔者拟从人口、产业和空间三个层面分析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探索金融业如何通过提供金融支持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分析完善金融制度、调整金融结构的措施,以优化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湘辉  徐璋勇  
通过测度2004~2013年新型城镇化7个相关指标,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对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3个方面设定指标来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金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未来发展中,应通过加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资金支持,改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服务水平等途径,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