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256)
- 2022(10774)
- 2021(10002)
- 2020(8333)
- 2019(18943)
- 2018(19227)
- 2017(37076)
- 2016(20717)
- 2015(24022)
- 2014(24663)
- 2013(24098)
- 2012(22836)
- 2011(20714)
- 2010(21302)
- 2009(20076)
- 2008(20528)
- 2007(19298)
- 2006(17297)
- 2005(15632)
- 学科
- 济(85177)
- 经济(85089)
- 管理(57265)
- 业(52153)
- 企(40138)
- 企业(40138)
- 方法(34737)
- 数学(29765)
- 数学方法(29414)
- 农(28729)
- 中国(28062)
- 财(21604)
- 业经(20132)
- 制(19474)
- 地方(19199)
- 学(18918)
- 农业(18305)
- 贸(16537)
- 贸易(16525)
- 易(16054)
- 银(15601)
- 银行(15563)
- 环境(15169)
- 行(14832)
- 理论(14489)
- 和(14087)
- 融(13720)
- 金融(13717)
- 发(12830)
- 体(12521)
- 机构
- 学院(306617)
- 大学(304603)
- 济(119775)
- 经济(116730)
- 管理(108340)
- 研究(105329)
- 理学(90580)
- 理学院(89478)
- 管理学(87659)
- 管理学院(87100)
- 中国(81927)
- 京(66928)
- 科学(65793)
- 财(59273)
- 所(55108)
- 农(54892)
- 江(50937)
- 研究所(49288)
- 中心(49192)
- 业大(45579)
- 财经(45536)
- 北京(43099)
- 范(42942)
- 农业(42880)
- 师范(42484)
- 经(40866)
- 州(40693)
- 院(37921)
- 经济学(36594)
- 技术(35273)
- 基金
- 项目(187858)
- 科学(143826)
- 研究(141503)
- 基金(129570)
- 家(112588)
- 国家(111562)
- 科学基金(92700)
- 社会(85369)
- 社会科(80423)
- 社会科学(80397)
- 省(75810)
- 基金项目(68180)
- 教育(66013)
- 划(63117)
- 编号(61335)
- 自然(57372)
- 自然科(55806)
- 自然科学(55788)
- 自然科学基金(54722)
- 资助(53131)
- 成果(51961)
- 课题(43618)
- 重点(43186)
- 发(42292)
- 部(40706)
- 创(38023)
- 性(36144)
- 项目编号(35987)
- 年(35618)
- 创新(35588)
- 期刊
- 济(146404)
- 经济(146404)
- 研究(93662)
- 中国(68071)
- 农(51903)
- 学报(49666)
- 财(46938)
- 科学(43297)
- 教育(42231)
- 管理(39407)
- 大学(37314)
- 农业(34589)
- 学学(34481)
- 融(31095)
- 金融(31095)
- 技术(28809)
- 业经(25635)
- 财经(22821)
- 经济研究(22058)
- 问题(20329)
- 经(19741)
- 图书(18520)
- 业(17841)
- 贸(16300)
- 版(15947)
- 技术经济(15109)
- 理论(15095)
- 商业(14503)
- 现代(14084)
- 统计(13872)
共检索到481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仪青
以独特的视角,全面阐述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深入挖掘生态经济效益,建设全面协调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设低碳清洁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持续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仪青
以独特的视角,全面阐述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深入挖掘生态经济效益,建设全面协调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设低碳清洁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持续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侯建国 赵恒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城镇化会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有序推进。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更好地与京津对接合作,携手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提升河北省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聚集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加快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进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鹏飞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理念、目标和操作层面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在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提供了导向作用。必将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协调城乡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梳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城乡互动和实现就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实现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忠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应积极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并将其付诸实践,从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冠军
立足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重要依托,探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深度分析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以此为据,提出了新时代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振锋 王延臣
本文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根据我国国情,本文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发展路径,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强调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潜藏的城镇化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
关键词:
中国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保护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易华 鞠欢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城镇化使大量劳动技能差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带来了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将城镇技术水平低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从而也连带地将城镇污染向农村伸延、扩散,形成新的污染区域。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城镇化 生态环境 现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美丽乡村 建设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