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7)
2023(7830)
2022(6179)
2021(5501)
2020(4806)
2019(11089)
2018(11222)
2017(22125)
2016(12377)
2015(14364)
2014(14833)
2013(14684)
2012(13499)
2011(12121)
2010(12282)
2009(11553)
2008(11672)
2007(10881)
2006(9469)
2005(8621)
作者
(37567)
(31672)
(31537)
(30292)
(19933)
(15079)
(14564)
(12395)
(11880)
(11241)
(10666)
(10489)
(10046)
(9985)
(9984)
(9955)
(9821)
(9346)
(9151)
(9046)
(7911)
(7873)
(7796)
(7244)
(7190)
(7169)
(7157)
(6968)
(6457)
(6400)
学科
(55702)
经济(55648)
(33865)
管理(32992)
(25566)
企业(25566)
方法(25147)
数学(22360)
数学方法(22193)
(18388)
中国(16179)
(14032)
业经(12251)
地方(12180)
农业(11834)
(11082)
(10691)
(9893)
贸易(9891)
(9573)
(8367)
银行(8342)
(8138)
财务(8115)
财务管理(8086)
(7976)
(7878)
(7806)
金融(7804)
(7759)
机构
大学(184262)
学院(183626)
(76530)
经济(74826)
管理(68261)
研究(63160)
理学(58307)
理学院(57645)
管理学(56582)
管理学院(56245)
中国(47647)
科学(39482)
(39190)
(36348)
(34940)
(33014)
研究所(30005)
中心(29751)
(29383)
业大(29234)
农业(28676)
财经(27536)
(24871)
(24494)
北京(24489)
师范(24235)
经济学(24160)
(22868)
(22100)
经济学院(22011)
基金
项目(119251)
科学(92579)
研究(86845)
基金(84976)
(74125)
国家(73514)
科学基金(61880)
社会(54455)
社会科(51468)
社会科学(51450)
(47471)
基金项目(45155)
教育(39885)
(39742)
自然(39180)
自然科(38237)
自然科学(38224)
自然科学基金(37530)
编号(36469)
资助(34619)
成果(29995)
重点(27157)
(26728)
(26515)
课题(25123)
(24313)
科研(23050)
创新(22838)
国家社会(22356)
教育部(22281)
期刊
(85794)
经济(85794)
研究(53251)
中国(35929)
(34199)
学报(30423)
(28073)
科学(27070)
管理(22571)
大学(22532)
农业(22306)
学学(21194)
教育(18511)
(17505)
金融(17505)
技术(16088)
业经(14742)
财经(13796)
经济研究(13660)
问题(12441)
(12001)
(11841)
技术经济(9788)
(9719)
(9046)
理论(8992)
图书(8954)
商业(8929)
统计(8821)
现代(8260)
共检索到27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润盛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资金供需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财政、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正向作用显著、持续期较长,但金融创新不够,财政、金融协调欠佳,制约了正向作用的发挥;金融对城镇化的贡献较大;随着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和难度加大,财政支出、社会融资规模对城镇化建设的边际作用在减小。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透明化、强约束、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具体建议: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强政府与金融市场协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卉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预测社保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社保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的对策与措施,即放缓GDP增长速度并着力保障民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大力提高人的知识层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忆邵  
研究目的: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定量估算2020及203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量。研究方法:针对现有估算方法和结果的不足,分别从区域差异性和城市等级规模差异性两个层面,定量估算2020年及2030年中国存量农民工和增量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需求总量。研究结果:若要在2020年解决2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则资金需求总规模约为279935—296508亿元;若要在2030年再使2亿农民工市民化,则新增资金需求总规模约为282932—296132亿元。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是高成本的城镇化,只有依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才能筹措巨额的建设资金,进而完成新型城镇化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考虑到财政资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有限性,建议深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改革,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从而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等多元投资主体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同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扩大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一、城镇化建设资金供求矛盾问题亟待解决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追加近6万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严昕  郑建明  
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地级市整体耦合的空间表现以及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耦合度、耦合要素做深度分析。研究表明:江苏13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耦合度从空间上分为磨合型、相对协调型以及较低水平协调型;从时间上看存在阶段性和波动性特征;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各要素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喆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体系中多种状态下的两方博弈模型和引入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博弈分析。引入政府,建立三方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在政府的干预作用下,农户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方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开宇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影响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预测我国未来城镇化对水资源供求变化趋势的影响,提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静  李忠瑞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丛雨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型城镇化"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党和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是更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新型城镇化概念化入手,简单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当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发展新型城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斯琪  赵彦云  
文章利用中国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居民收入调查2008年数据,在明瑟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教育、工作经验两大人力资本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市场分割因素城乡户籍、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就方法论来说,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结果优于OLS模型及分位回归模型,并且经验在第一个十年内与收入之间呈现三次函数关系,随后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从政策建议角度来说,教育、经验作为人力资本对高收入人群具有更高的回报率,为从长远角度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应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及培训力度,将人力资本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李兆鑫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进而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拉动作用;第二,收入、环境与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入对各类型的消费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影响不大,产业结构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作用显著;第三,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产业结构这三类中间渠道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但均促进居民消费。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伟  严思湘  田家华  
文章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武汉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与土地利用、生活保障、统筹协调五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市2010—21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给出了每一年度综合评分。结果显示,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动态的增长趋势,以2012年和2014年为转折点先增长迅速后趋于平缓随后又再次加速提升。最后,从提取出的三个公共因子的角度对造成此种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优化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梓懿  沈正平  杜明伟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Ⅲ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词突现与热点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状况,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并予以评述,旨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到五个方面结论:1国内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2012年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文献数量呈激增趋势。2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成果丰硕,张占斌是发文数量最高的作者。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位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中心,但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总体上较少、强度较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尚娟  董李媛  刘丽丽  
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的诸多绩效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本文系统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影响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数据可得性以带状选取东中西部各3个省份,每个省选取3个中大型地级市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之间关系图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时间上,20052011年,两者有负相关关系,20112015年,两者有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东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有正向影响,中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