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8)
- 2023(15667)
- 2022(12715)
- 2021(12071)
- 2020(9654)
- 2019(21883)
- 2018(21736)
- 2017(40736)
- 2016(22502)
- 2015(25131)
- 2014(24588)
- 2013(22982)
- 2012(20228)
- 2011(18030)
- 2010(18003)
- 2009(16135)
- 2008(14800)
- 2007(12984)
- 2006(11296)
- 2005(9582)
- 学科
- 济(81954)
- 经济(81867)
- 业(60730)
- 管理(53150)
- 农(50426)
- 企(39473)
- 企业(39473)
- 农业(33515)
- 方法(33377)
- 数学(29813)
- 数学方法(29380)
- 中国(28221)
- 业经(24521)
- 教育(21332)
- 财(19146)
- 地方(17269)
- 发(16352)
- 理论(15287)
- 学(15188)
- 制(15073)
- 贸(13968)
- 贸易(13963)
- 技术(13960)
- 发展(13864)
- 展(13742)
- 易(13637)
- 农业经济(12528)
- 策(12373)
- 环境(11652)
- 体(11505)
- 机构
- 学院(291507)
- 大学(286103)
- 济(113218)
- 经济(110825)
- 管理(109962)
- 理学(96336)
- 理学院(95328)
- 研究(93470)
- 管理学(93427)
- 管理学院(92878)
- 中国(66270)
- 农(59593)
- 京(58779)
- 科学(55503)
- 财(48676)
- 范(47062)
- 师范(46710)
- 业大(45820)
- 农业(45192)
- 中心(45088)
- 江(43921)
- 所(43692)
- 研究所(39822)
- 财经(39389)
- 师范大学(37427)
- 教育(36633)
- 经(36202)
- 北京(35788)
- 技术(34481)
- 州(34409)
- 基金
- 项目(202757)
- 科学(163114)
- 研究(158714)
- 基金(145225)
- 家(124503)
- 国家(123254)
- 科学基金(107552)
- 社会(100903)
- 社会科(95085)
- 社会科学(95066)
- 省(82634)
- 教育(79223)
- 基金项目(76714)
- 划(69206)
- 编号(68520)
- 自然(66365)
- 自然科(64868)
- 自然科学(64856)
- 自然科学基金(63646)
- 资助(56401)
- 成果(54948)
- 课题(48316)
- 重点(46372)
- 部(46173)
- 发(46128)
- 创(43472)
- 国家社会(41165)
- 教育部(40570)
- 创新(40288)
- 年(40270)
- 期刊
- 济(124096)
- 经济(124096)
- 研究(86538)
- 中国(64167)
- 农(63598)
- 教育(60574)
- 农业(43312)
- 学报(40262)
- 科学(38687)
- 财(36343)
- 管理(35908)
- 大学(33824)
- 学学(30813)
- 技术(30719)
- 业经(28478)
- 融(24858)
- 金融(24858)
- 业(20233)
- 财经(18247)
- 职业(17768)
- 问题(17749)
- 经济研究(17697)
- 经(15737)
- 版(15371)
- 农业经济(15146)
- 农村(15106)
- 村(15106)
- 世界(13106)
- 经济问题(12640)
- 科技(12629)
共检索到422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璐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有力推进我国市民化进程,农民向市民转变,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转变,还包含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公共规范意识等方面向城市融入。然而,农民在走向市民化的道路上受到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公共生活规范以及自我角色意识等方面因素限制,直接影响到其市民化的有效开展。为扭转这一现状,需要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导向,将对农民的市民化教育贯穿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中,在提升转移农民的现代文明素养和市民化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对新市民进行再社会化,进一步巩固市民化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陶军明 吴沙秦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推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构建。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呈现滞后性、无助性和孤立性的特点,并分析了三类特点的成因。对此提出要通过强化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开设创业指导以及开展内容多元化的城市适应教育等途径,以期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其就业和角色转换,全方位提升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水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市民化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璐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和目标追求,职业教育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其办学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与水平。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对此,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需求方向,构建地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打造"市域"统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困境 破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红
新型城镇化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城乡统筹大背景下必须完成的战略目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群体素质的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式,必须勇于面对并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所出现的新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大众的传统"偏见"、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其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能大打折扣。要不断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争取政策引导和支持。同时,还要纠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过度"离农化"倾向,使其成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实现城乡友好互助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爱萍 李希华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发展阶段,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的现阶段面临着面向农村的转型;迫使转型的主要原因有社会职业迁移、农村人口数量变化、教育周期远远小于从业周期与自身办学模式落伍等因素;转型途径包括"完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保障农民自身发展权益",提升、布局及拓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使农村职业教育融入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系之中。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城镇化 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红玲 张利纳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化人。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短板。社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阵地,而课程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粗放、随意,功利化、形式化严重。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对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集约化建构,真正打造出满足传统农民转为新市民、传统农民转为职业新农民、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切合农村实际的、实用性课程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 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欣悦 陈春霞 吕航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其市民化能力相对较弱,市民化成本相对较高等特点。提高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路径。据此,需要构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适应多层次需求的职业培训菜单;创新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燕
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常州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政府对培训认识不足导致专门管理部门的缺乏,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直接影响培训积极性,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培训质量提升;培训结果有待认可源自过程监管与评价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需要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宣传培训作用效果来营造培训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内容、方式、师资队伍、评价办法的完善建构培训完整体系;通过加大政府、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关注留守农民,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必须根据留守农民、职业农民和新市民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摆脱二元思维定势,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服务体系;创新人力资本投资制度,促进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根据城镇群集体系特征,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文章在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针对农民工素质"增量高、存量低"的特点,提出了农民培训要由以往的输出地培训为主转为输入地培训为主,由培训后转移改为转移后培训等观点。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服务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译心 沈亚强
新型城镇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在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了其应有的助进器作用。由于城乡经济现状的巨大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割以及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使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必然。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从教育学视角,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缓解供需矛盾;从经济学视角,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城乡差距的缓解与消弭,维护社会稳定;从管理学视角,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统一劳动力市场,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布局结构上城乡职业教育分工失衡、专业结构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燕 刘维俭 马建富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依赖职业教育来提升留守农民的人力资本。当前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政府的职责没有落实,农村职教协同发展的机制失灵;农民培训不接地气,教学缺乏灵活针对性;农民缺乏接受培训的意愿,人力资本提升的自觉性有待提高。要顺利实现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的大幅度提升,在农村职教组织上,要坚持稳定与协调并举,统筹多方力量与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在农村职教内容上,要坚持丰富与先进并举,助推农民"洗脚"与"洗脑"并进;在农村职教阵地上,要坚持多样与灵活并举,全面考虑留守农民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农村职教实效上,要坚持监督与考核并举,科学、有效地保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留守农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我国留守农民呈现了以老弱妇孺为主体,就业以农业为主,缺乏心理安全等综合性特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不足,缺乏职业培训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设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研究留守农民需求,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建立具有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应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撑和培养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3年11月2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论坛深入研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宝玉
1.农民市民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现实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最终导致了农民问题的产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但进城后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传统市民所拥有的各项权益,从而造成了新时代农民问题的复杂性。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