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1)
- 2023(17428)
- 2022(14481)
- 2021(13418)
- 2020(10997)
- 2019(24817)
- 2018(24796)
- 2017(47335)
- 2016(25790)
- 2015(28814)
- 2014(28763)
- 2013(28135)
- 2012(25783)
- 2011(23253)
- 2010(23378)
- 2009(21511)
- 2008(20485)
- 2007(18122)
- 2006(16122)
- 2005(14326)
- 学科
- 济(108008)
- 经济(107890)
- 管理(71392)
- 业(69686)
- 企(56434)
- 企业(56434)
- 方法(41462)
- 数学(34734)
- 数学方法(34362)
- 中国(33131)
- 农(31248)
- 地方(28210)
- 业经(27223)
- 财(23776)
- 学(22055)
- 农业(20993)
- 制(19478)
- 贸(18796)
- 贸易(18782)
- 易(18128)
- 理论(17751)
- 技术(17556)
- 银(17247)
- 银行(17204)
- 和(17089)
- 环境(16961)
- 融(16606)
- 金融(16604)
- 发(16560)
- 行(16547)
- 机构
- 学院(360506)
- 大学(359068)
- 济(143885)
- 经济(140677)
- 管理(140659)
- 研究(124175)
- 理学(120867)
- 理学院(119523)
- 管理学(117480)
- 管理学院(116843)
- 中国(92117)
- 京(77581)
- 科学(76441)
- 财(64840)
- 所(62019)
- 农(58537)
- 研究所(56296)
- 中心(55810)
- 江(54305)
- 业大(52811)
- 财经(51437)
- 范(50190)
- 师范(49722)
- 北京(49163)
- 经(46664)
- 院(45381)
- 农业(45347)
- 州(44314)
- 经济学(42852)
- 师范大学(40029)
- 基金
- 项目(244590)
- 科学(192600)
- 研究(182815)
- 基金(175057)
- 家(151709)
- 国家(150366)
- 科学基金(129259)
- 社会(114946)
- 社会科(108824)
- 社会科学(108802)
- 省(96965)
- 基金项目(92775)
- 教育(83424)
- 自然(81987)
- 划(80890)
- 自然科(80056)
- 自然科学(80039)
- 自然科学基金(78583)
- 编号(75935)
- 资助(70814)
- 成果(61743)
- 发(56307)
- 重点(54847)
- 部(52996)
- 课题(52750)
- 创(51355)
- 创新(47779)
- 国家社会(46798)
- 项目编号(46439)
- 科研(45703)
- 期刊
- 济(166100)
- 经济(166100)
- 研究(109034)
- 中国(73457)
- 农(55146)
- 学报(54843)
- 管理(53130)
- 科学(51605)
- 财(47443)
- 教育(45623)
- 大学(41685)
- 学学(38907)
- 农业(38231)
- 融(32688)
- 金融(32688)
- 技术(31908)
- 业经(29762)
- 经济研究(26188)
- 财经(24368)
- 问题(21848)
- 经(20961)
- 图书(20401)
- 业(19444)
- 科技(17866)
- 技术经济(17217)
- 现代(17050)
- 商业(17035)
- 理论(16930)
- 版(16029)
- 坛(15490)
共检索到539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武 刘玲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现有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支柱性产业内部挖掘潜力、外部延伸扩张以及发展配套产业和辅助性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作为实现上述良性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一、发展产业集群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奠定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化需要以一定的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基础,而产业集群意味着同一产业内大量企业在一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现中 蔡祥玉 牛玉莲
产业集群对于增加城市的聚集功能、促进小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与扩散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山东省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在金融助推作用下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案例回顾,认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有效路径,这对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金融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忻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支撑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坚持以集约为方向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发展 现代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同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本文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种互动发展模式,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镇化 互动发展 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 人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红岩
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前提,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龙头。本文通过探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的内涵、互动机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河南省现状,提出二者协调互动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互动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伟 张庆文
北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北京市在10个远郊区县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作为今后重点扶持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市郊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介绍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北京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柱
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民的市民化水平,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城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育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背离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探索一条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职业教育 市民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雷 续亚萍 鲁强
在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本文依据中心地理论和位序——规模理论,以我国三大城市群和7个重点建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城市群发展机制模型,对十大城市群发展演化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参数、政府因素、交通条件是重要的解释变量,以市场为主的社会消费总额和政府财政支出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城市体系演变影响很大,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城市群城市体系演变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城市群 规模结构 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显龙
新型城镇化是集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综合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内涵和外延并重的城镇化。要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化的互动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必须顺应城镇化的新理念并突破现实困境,重点是构建应以本土企业、政府和产学研机构为主体的调控机制,形成网络引致点;强化信任性机制,增加声誉的资本积累,生成稳定网络局势;扩大产业联动的价值链、产业链对接全球,推进网络格局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产业联动 发展路径探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陈秀君
从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视角探讨区域产业集群成长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而对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不仅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集聚组织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培育和发展又提升了地方工业化的质量,而具有良好集聚效应的工业园区作为地方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与产业空间组织调整的同时势必连锁性地引发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从多方面、全方位地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且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驱动地方城镇化发展,从而形成这种地方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促共进良性循环。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工业化 城镇化 互动发展 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鉴于城镇具有空间外延扩展性等特性,考虑了封闭经济体和现代开放经济体两种情形,建立了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城镇化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协整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城镇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能源消费、城镇化是物流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政策建议:建议政府引导物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由于城镇化、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建议政府加强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协同发展,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物流发展 能源消费 对外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