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6)
2023(18721)
2022(15536)
2021(14350)
2020(11632)
2019(26486)
2018(26033)
2017(48837)
2016(26553)
2015(30215)
2014(30200)
2013(29717)
2012(27781)
2011(25257)
2010(25474)
2009(23635)
2008(23434)
2007(21125)
2006(18825)
2005(17276)
作者
(76817)
(64211)
(63995)
(60915)
(40695)
(30652)
(29107)
(24810)
(24411)
(23051)
(21919)
(21486)
(20452)
(20349)
(19965)
(19858)
(19197)
(18902)
(18524)
(18402)
(16153)
(15752)
(15654)
(14652)
(14540)
(14466)
(14441)
(14259)
(12961)
(12871)
学科
(118138)
经济(118018)
管理(70586)
(69254)
(53313)
企业(53313)
方法(43636)
中国(38369)
数学(37338)
(37291)
数学方法(37002)
地方(29659)
业经(28950)
(27180)
农业(24904)
(23470)
贸易(23451)
(23050)
(22748)
(22240)
(20091)
银行(20055)
(19348)
(19077)
金融(19074)
(18360)
环境(17490)
理论(17423)
(17063)
技术(16859)
机构
学院(382120)
大学(378181)
(162193)
经济(158826)
管理(138687)
研究(136825)
理学(117343)
理学院(115928)
管理学(113967)
管理学院(113234)
中国(105543)
(81595)
科学(81502)
(74614)
(69823)
(65289)
研究所(62801)
中心(62476)
(60298)
财经(58145)
业大(53662)
(52906)
(52664)
师范(52392)
北京(52202)
经济学(50968)
农业(50687)
(49118)
(48121)
经济学院(46008)
基金
项目(244754)
科学(191941)
研究(184753)
基金(174523)
(151355)
国家(150028)
科学基金(127272)
社会(117775)
社会科(111516)
社会科学(111489)
(96635)
基金项目(91017)
教育(84681)
(80771)
自然(77362)
编号(76520)
自然科(75548)
自然科学(75528)
自然科学基金(74173)
资助(70754)
成果(63312)
(58592)
重点(55885)
课题(54325)
(54015)
(51408)
国家社会(49253)
创新(48023)
发展(47746)
(47071)
期刊
(191093)
经济(191093)
研究(119032)
中国(84983)
(62937)
(57929)
学报(57545)
科学(53890)
管理(52035)
教育(48000)
大学(43779)
农业(42630)
学学(40779)
(39258)
金融(39258)
技术(34527)
业经(32871)
经济研究(31072)
财经(29040)
问题(25608)
(25300)
(23025)
(21624)
图书(19627)
技术经济(19120)
世界(19002)
国际(18947)
(18416)
商业(17939)
(17263)
共检索到595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显龙  
新型城镇化是集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综合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内涵和外延并重的城镇化。要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化的互动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必须顺应城镇化的新理念并突破现实困境,重点是构建应以本土企业、政府和产学研机构为主体的调控机制,形成网络引致点;强化信任性机制,增加声誉的资本积累,生成稳定网络局势;扩大产业联动的价值链、产业链对接全球,推进网络格局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导致了"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制度"破冰"与"衔接"的一种媒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MM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整体呈现出"被动式"的发展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政府偏好主导下的社会风险驱动路径,政府的城市偏好政策对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具有负向的抑制效应。为了促使健康、有序和配套跟进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形成,公共财政政策的中小城镇偏好主导下的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分析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2)土地整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新型城镇化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牢牢抓住《决定》的改革方向,循序渐进,全方位协调推进。总之,西安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整治项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继静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业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促进城乡流通市场有效对接,增强城乡产业互动,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进行探究,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影响,然后基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四大路径,以期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梳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城乡互动和实现就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实现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培  
文章使用异质面板数据模型对城镇化与CO2排放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样本中是否包含中国,收入、人口和能源密度对CO2排放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中包含中国的情况下,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却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就全球范围来看,城镇化对于CO2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因素,其既可以通过工业化增大环境的压力,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城镇化对于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鹏飞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理念、目标和操作层面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在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提供了导向作用。必将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协调城乡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荀志欣  李风霞  郝亚静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据和前提。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项目和模式、原则及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余永华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地区差异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桑艳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小林  杨贵琼  
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经济区位和地理区位中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索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状况、原因,统筹城乡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路径,对促进城乡"两轮"驱动中部地区社会结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向建  吴江  
城乡统筹发展本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实现有赖于推进城镇化。传统粗放式、速度型城镇化不可持续,新型集约式、质量型城镇化呼之欲出。新型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强力的助推器,如何选择推进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分清推进的优劣势,坚持"一个统领,五个重点"原则,运用协调路径、高效路径、多样路径三条路径组合推进,最终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吴申玉  
农地金融为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资金支持,为农地流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动力,具有筹借资金、分散风险、配置土地资源等诸多作用。首先从发展农地金融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入手,然后对国内外农地金融发展分别进行比较分析,随后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和国内失败教训进一步探索开展农地金融的制约因素,认为农地金融发展路径可以效仿我国的住房金融,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角度给予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