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0)
2023(17703)
2022(14774)
2021(13770)
2020(11291)
2019(25506)
2018(25548)
2017(47717)
2016(26751)
2015(30434)
2014(30774)
2013(29581)
2012(27033)
2011(24559)
2010(25047)
2009(22456)
2008(21149)
2007(18698)
2006(16773)
2005(14901)
作者
(74655)
(61691)
(61615)
(58718)
(39543)
(29507)
(28130)
(24165)
(23768)
(22269)
(21087)
(20863)
(19696)
(19624)
(19239)
(18894)
(18468)
(18450)
(17806)
(17626)
(15700)
(15183)
(14794)
(14210)
(13939)
(13901)
(13736)
(13730)
(12510)
(12188)
学科
(115387)
经济(115278)
管理(69891)
(63920)
(50098)
企业(50098)
方法(43183)
数学(37251)
数学方法(36839)
中国(34747)
(29258)
地方(28430)
(25716)
业经(24986)
教育(23931)
(23008)
理论(20605)
农业(19584)
(19254)
(17444)
贸易(17431)
(16790)
环境(16744)
(16377)
(16325)
地方经济(16164)
技术(16063)
(15027)
银行(14991)
(14902)
机构
学院(371422)
大学(370265)
(146443)
经济(142904)
管理(138411)
研究(129766)
理学(119054)
理学院(117600)
管理学(115441)
管理学院(114743)
中国(90920)
(80660)
科学(79530)
(65125)
(64137)
研究所(59213)
(58392)
师范(57980)
中心(57184)
(56821)
(55033)
北京(51583)
业大(51494)
财经(51228)
(47201)
师范大学(47113)
(46482)
(45855)
技术(44959)
经济学(44292)
基金
项目(248750)
科学(196516)
研究(190332)
基金(175942)
(151842)
国家(150461)
科学基金(128770)
社会(117985)
社会科(111424)
社会科学(111393)
(99296)
教育(92708)
基金项目(92624)
(84092)
编号(81346)
自然(80728)
自然科(78779)
自然科学(78762)
自然科学基金(77294)
资助(71389)
成果(67507)
课题(58443)
重点(57080)
(55539)
(55004)
(51305)
项目编号(49009)
(48115)
教育部(47750)
创新(47644)
期刊
(169176)
经济(169176)
研究(118052)
中国(79584)
教育(70060)
学报(54814)
科学(50910)
(50667)
管理(50564)
(46719)
大学(42245)
学学(38260)
技术(38164)
农业(34924)
(29632)
金融(29632)
经济研究(27526)
业经(26806)
财经(24912)
图书(23131)
(21473)
问题(21388)
职业(20908)
(18277)
论坛(18277)
技术经济(17759)
(17366)
理论(16731)
科技(16418)
现代(16142)
共检索到561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屈仁雄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办学理念落伍、专业建设方向失衡、办学经费筹措困难、支撑高职教育的相关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以县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修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体系,健全服务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艳丽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长期以来过度偏重城市化速度和工业化,导致整体上县域商业体系衰退,县域产业和人的发展陷入相互"负向反馈"的困境。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与产业、人口集聚的空间格局变化紧密关联,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必须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对县域商业体系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基于县域商业体系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具体措施。研究认为:县域商业体系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广大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是县域商业体系升级发展的空间依据,县域现代化商业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实心化"的基础。因此,应加快商业主体及设施现代化改造和融合;加大乡村资源治理的财政投入,创新生态资源商业化运营模式;有序引导人口集聚,提高县域城市用地和投资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肥城市支行课题组  刘献良  
随着以产业为支撑、以"人的城镇化"为本质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收入和县域消费将得到"双升级",由此将衍生一系列的金融机遇,为商业银行打开新的县域零售业务市场空间。相关金融机构应顺应趋势,明确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并配套相应的产品体系、服务渠道和业务资源,大力推进县域零售金融业务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波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城镇化进程面临粮食安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发展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统筹构建低碳城乡必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红蕾  郑建明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现我国城镇发展"新常态"的强劲动力,该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刺激社会对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提升,还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的城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结构模型可基于矩阵结构模型来构建,其包括平台构建内容、结构框架及各部分细分要素等方面。该平台的构建策略为:明确平台的定位、遵循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创新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庄经济"经营主要面临农庄经济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求相差甚远,未能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建设未包括农庄配套设施,并且生态农庄的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等。促进农庄经济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笔者建设应该从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科学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和促使生态化的产业链条形成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庄经济"经营主要面临农庄经济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求相差甚远,未能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建设未包括农庄配套设施,并且生态农庄的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等。促进农庄经济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笔者建设应该从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科学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和促使生态化的产业链条形成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涛  陈池波  
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并行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本文以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县域单元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层面上审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计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湖北省多数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度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镇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涛  陈池波  
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并行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本文以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县域单元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层面上审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计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湖北省多数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度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镇人口规模、是否首府县域、统计口径变化、山区地形是造成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落后的二三产业无法创造充足、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是县域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脱节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政  韩远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助推县域城镇化建议,探讨了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则,针对当前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产学研联动效应,提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政  韩远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助推县域城镇化建议,探讨了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则,针对当前县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如何构建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项目支撑+成果奖励"产学研联动效应,提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斌  杨富田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以其空间载体和集聚农村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城作为联结中心城市和农村乡镇的中介,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亚核心"效应。通过在核心区外围的局部边缘区内以县城为依托所建立的次级核心,可通过极化效应聚集周边地区资源,形成产业集聚。从而实现从资源优势培育、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发挥县城的"亚核心"作用,其具体途径可通过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化、特定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斌  杨富田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以其空间载体和集聚农村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城作为联结中心城市和农村乡镇的中介,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亚核心"效应。通过在核心区外围的局部边缘区内以县城为依托所建立的次级核心,可通过极化效应聚集周边地区资源,形成产业集聚。从而实现从资源优势培育、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发挥县城的"亚核心"作用,其具体途径可通过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化、特定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