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8)
- 2023(17932)
- 2022(14862)
- 2021(13772)
- 2020(11287)
- 2019(25548)
- 2018(25584)
- 2017(48260)
- 2016(26386)
- 2015(29675)
- 2014(29659)
- 2013(29011)
- 2012(26782)
- 2011(24291)
- 2010(24495)
- 2009(22439)
- 2008(21623)
- 2007(19348)
- 2006(17320)
- 2005(15381)
- 学科
- 济(107433)
- 经济(107319)
- 管理(72815)
- 业(68270)
- 企(54503)
- 企业(54503)
- 方法(40357)
- 中国(34222)
- 数学(33861)
- 数学方法(33462)
- 农(32492)
- 地方(28783)
- 业经(26660)
- 财(23663)
- 学(23589)
- 农业(21745)
- 制(19914)
- 贸(19045)
- 贸易(19029)
- 易(18359)
- 环境(18034)
- 理论(18006)
- 银(17707)
- 银行(17662)
- 和(17646)
- 发(17293)
- 融(17092)
- 金融(17090)
- 行(17011)
- 技术(17003)
- 机构
- 学院(368031)
- 大学(366989)
- 济(141580)
- 管理(140734)
- 经济(138145)
- 研究(129390)
- 理学(119795)
- 理学院(118390)
- 管理学(116206)
- 管理学院(115554)
- 中国(97395)
- 科学(81336)
- 京(80959)
- 所(65785)
- 财(64826)
- 农(63394)
- 研究所(59583)
- 中心(58466)
- 江(57032)
- 业大(55919)
- 范(52241)
- 师范(51727)
- 北京(51688)
- 财经(50637)
- 农业(49183)
- 院(47602)
- 州(46474)
- 经(45894)
- 师范大学(41523)
- 技术(41237)
- 基金
- 项目(247671)
- 科学(193450)
- 研究(183867)
- 基金(175561)
- 家(153131)
- 国家(151763)
- 科学基金(129393)
- 社会(113562)
- 社会科(107313)
- 社会科学(107287)
- 省(98416)
- 基金项目(92831)
- 教育(84365)
- 自然(83041)
- 划(82659)
- 自然科(81006)
- 自然科学(80984)
- 自然科学基金(79456)
- 编号(77287)
- 资助(71239)
- 成果(63303)
- 发(56543)
- 重点(55852)
- 课题(54255)
- 部(53161)
- 创(51175)
- 创新(47733)
- 项目编号(46638)
- 科研(46581)
- 国家社会(45805)
- 期刊
- 济(167536)
- 经济(167536)
- 研究(111354)
- 中国(82411)
- 农(59598)
- 学报(58640)
- 科学(54426)
- 管理(53170)
- 教育(50009)
- 财(47498)
- 大学(43962)
- 农业(41387)
- 学学(40723)
- 融(34134)
- 金融(34134)
- 技术(33385)
- 业经(29751)
- 经济研究(25796)
- 财经(23732)
- 图书(23627)
- 问题(22020)
- 业(21414)
- 经(20284)
- 科技(18318)
- 资源(17610)
- 理论(17234)
- 现代(17161)
- 技术经济(17036)
- 版(17030)
- 坛(16446)
共检索到56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丽群 邓群钊 林永钦 毛燕玲 刘建生
[目的]研究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而分析中部地区各省协调发展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1) 2004—2017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由0.542上升至0.797,增长47.05%,协调发展水平从中度协调提升到高度协调。(2)经过14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有很大提升,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3) 2004年只有山西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状态,其他5省都处于中度协调状态;2017年山西仍然处于高度协调状态,江西、安徽步入高度协调阶段,而河南、湖北、湖南提升到优度协调状态。[结论]研究期间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协调发展度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快,耕地保护承受巨大压力;中部地区城镇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交互耦合机制,以陕西省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其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中度耦合协调发展为高度耦合协调(0.5490.800)。耦合度方面,以2009年为界,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两两及整体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协调指数方面,以2007和2009年为拐点分为3个变化阶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交互耦合机制,以陕西省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其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中度耦合协调发展为高度耦合协调(0.549~0.800)。耦合度方面,以2009年为界,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两两及整体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协调指数方面,以2007和2009年为拐点分为3个变化阶段,其中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协调指数T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协调指数T3以及三系统总协调指数T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指数T1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2)从空间序列上看,201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坚
[目的]分析、研究、评价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文章在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研究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从而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策略。[结果] 2005—2016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耕地面积则逐年下降,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城市土地低效利用等原因影响,导致贵州省城镇化率与耕地面积呈反向发展;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呈现正面效应。其中,对耕地集约的效应影响显著,同时对耕地规模、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耕地集约程度、耕地规模与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均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过程。[结论]通过对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效应研究,据此提出落实土地总体规划,建立耕地保护预警系统、提高贵州省各族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等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周宏梅 刘圣
农村金融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河北省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规划》定位保定市为中心发展城市,其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调查,分析阐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针对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完善金融服务,提升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效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金融 支持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乔陆印
中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耕地持续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严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国耕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全面评判耕地资源新价值,形成耕地保护新认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保护政策与措施。本文对耕地的要素构成及功能价值进行了评判与分析,解析了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综合耕地的属性、价值、保护导向,形成了耕地资源"432"认知范式。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确立"全要素"耕地保护体系,创新形成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中央政府应加快制定耕地有效保护激励政策,创新管控机制和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地方耕地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现有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稳定提高对农民保护耕地经济补偿与资产权利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新区建设 存在问题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春艳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阳禄 王红梅 胡月明 刘光盛 程迎轩 肖雄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协调发展、重心迁移等模型,以广东省为实证,揭示两者间协调发展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呈较强正相关,本质上属互促共进关系,但受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影响,两者间仍存在矛盾;户籍城镇化率是协调发展等级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后者随前者同向变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协调发展等级较高,协调发展类型对经济实力依赖较小,主要受产业结构、耕地资源禀赋等影响;协调发展度重心大体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的地理空间转移;促进协调发展应结合地区特色及所处协调阶段,采取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注重加大农业机械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戈 吴次芳 王杨
城镇的发展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找到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变动的规律,提出城镇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的相应措施,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进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双赢。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保护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战刚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总量超过1亿,土地总面积达21.6万km~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主要包括:承德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有待提高,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整体提升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分别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承德市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新型城市;利用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承德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鹏 郝晋珉 周宁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书民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位序—规模规律的演化和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同城市规模关系的变化,预测未来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情况,提出基于耕地保护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回归分析法和函数模型预测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随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正在快速下降,中国城镇化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结论:为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中国应加快制定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各级城市城镇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推行高人口密度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新 刘萍萍
基于云南特殊的山坝地貌结构,分析、研究、评价云南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与坝区耕地保护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内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耕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等三个层面选取10个指标研究云南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耦合协调关系。从2006~2019年,云南耕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并依次经历了极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中级耦合协调、优质耦合协调四个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使得云南的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趋势,进一步说明云南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上具有可行性,从而提出云南城镇化发展布局应与山坝地貌结构相结合,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边境特色、民族特色和生态特色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