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0)
2023(8673)
2022(6700)
2021(6040)
2020(4776)
2019(10326)
2018(10554)
2017(19919)
2016(10773)
2015(12014)
2014(11442)
2013(10699)
2012(9220)
2011(8260)
2010(8271)
2009(7709)
2008(7334)
2007(6694)
2006(6127)
2005(5653)
作者
(28985)
(24173)
(23827)
(22691)
(15234)
(11377)
(10941)
(9171)
(9072)
(8482)
(8069)
(8019)
(7613)
(7595)
(7518)
(7364)
(7111)
(7059)
(7050)
(6747)
(5956)
(5858)
(5846)
(5512)
(5507)
(5368)
(5354)
(5340)
(4763)
(4737)
学科
(39732)
经济(39687)
管理(30902)
(30138)
(24271)
企业(24271)
(16328)
中国(14105)
业经(12181)
方法(11618)
农业(10283)
地方(9908)
(9293)
数学(9156)
(9016)
数学方法(9009)
(7927)
贸易(7923)
(7807)
(7690)
(7045)
(7038)
理论(7011)
(6692)
发展(6563)
(6554)
(6545)
(6508)
银行(6502)
产业(6409)
机构
学院(145685)
大学(140240)
(57305)
经济(55975)
管理(53922)
研究(50031)
理学(45844)
理学院(45372)
管理学(44464)
管理学院(44197)
中国(37751)
(29943)
科学(29899)
(25853)
(25234)
(24733)
(23430)
中心(22546)
研究所(22302)
业大(20874)
(20227)
师范(20026)
农业(19978)
财经(19878)
(18539)
(18409)
北京(18244)
(17986)
技术(16737)
经济学(16483)
基金
项目(95748)
科学(75722)
研究(73270)
基金(67857)
(59022)
国家(58512)
科学基金(50158)
社会(46428)
社会科(43921)
社会科学(43911)
(38801)
基金项目(35059)
教育(33390)
(31807)
编号(31807)
自然(30906)
自然科(30192)
自然科学(30184)
自然科学基金(29620)
资助(26530)
成果(25261)
课题(22227)
(22074)
重点(21804)
(20133)
(19966)
国家社会(19083)
(19081)
项目编号(18852)
创新(18800)
期刊
(71249)
经济(71249)
研究(41898)
中国(30776)
(26538)
管理(21763)
学报(20204)
科学(20158)
(18876)
教育(18426)
农业(18391)
大学(15657)
学学(14728)
业经(14574)
(13142)
金融(13142)
技术(13121)
经济研究(11229)
(9694)
问题(9307)
财经(9286)
(8072)
现代(7944)
商业(7526)
(7478)
图书(7395)
世界(7213)
(7179)
(7027)
论坛(7027)
共检索到22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桂林  张洪迎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镇人口快速增加,耕地资源,尤其是优良耕地资源不可避免地减少,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互竞关系将愈加明显。这种互竞关系体现在城镇化与粮食资源安全、城镇化与劳动力数量质量安全、城镇化与粮食质量安全、城镇化与粮食市场安全等各个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尽可能减少耕地等农业资源占用的前提下,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步伐必须跟上,粮食安全的战略也要因应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农情、粮情和城情,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调整粮食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少用甚至不用现有农业资源,可与城镇同域共融的工厂化农业、白色农业;抓住大量农民进城腾出的扩大土地经营的空间,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研究,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茜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客观上会出现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问题,进而对粮食安全形成压力。解决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应创新思维,既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方面创新思路,也在科学利用粮食资源和统筹农业劳动人口上寻找新突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远航  朱雨可  
针对物价运行环境的悄然变化,本文以货币数量论和结构性通胀理论为基础,使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上涨的货币现象显著,人均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抑制了CPI的较快上涨;与加快的工业化进程驱动对CPI上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对降低CPI有着积极意义;粮食价格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助推了CPI爬升。为此,应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保障农业生产,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与此同时,应不断提升货币流通速度,降低CPI上涨的货币压力,并及时调整CPI权重,提升CPI指数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受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根据我国的粮食供求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约束、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物流体系等。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内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革涉农补贴模式、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对外要大力推进国际协调,优先保证粮食作为食品的根本属性。适当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建成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亚平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式总体上是好的,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基础比较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福夺  杨兴洪  
为了弄清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粮食生产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文章以1994—2013年20年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没有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会对粮食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相反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长效的均衡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贵浩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和高效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按国家粮情合理安排粮食消费,多管齐下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以地为本"的中国式城镇化正在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之路,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城镇化失衡发展凸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失衡发展背景下粮食安全的现实问题与实际矛盾,土地城镇化实则是政府、企业、农民在现有制度安排下追求目标最大化的动态博弈结果,土地催生大户与小农的利益博弈格局,一方面影响着农业发展方式转换,另一方面蕴含城乡差距与区域分工转变机理,潜藏着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合力。人口、土地、制度三大关键要素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演变透析了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形成机制。粮食主产区由南向北转化的历程,伴随着经济与社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秧分  王介勇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气候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业开放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效用,探索了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思路。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粮食供应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代价巨大、粮食稳定供应与获取的风险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创新粮食安全实现路径。(2)农业对外开放可影响粮食供应、获取、利用与稳定性,当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粮食供应,但尚未实现稳定的食物安全、有竞争力的食物安全。农业对外开放仍有广泛的互惠共赢基础,同时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考验我国粮食领域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治理能力。(3)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凸显产能的粮食自给战略、全产业链的食物安全战略与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落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杨  严金明  石义  
研究目的: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解释。研究结论:在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中,要以国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契合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与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伟铮  宋聚国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方法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粮食企业存在较弱的产业规模化和投资能力、低附加值的参与配置能力、制约的政策环境等全球资源配置难题,进一步提出实施全球资源配置需加强整体规划、同步外交手段、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国企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顶层设计,以及倡导"全球责任"的粮食安全理念、发挥龙头优势、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加快人才建设、完善支持体系的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