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41)
2023(22200)
2022(18873)
2021(17555)
2020(14721)
2019(33377)
2018(33228)
2017(63283)
2016(34900)
2015(39321)
2014(38953)
2013(38322)
2012(34979)
2011(31464)
2010(31431)
2009(29411)
2008(28837)
2007(26007)
2006(22759)
2005(19796)
作者
(103195)
(86352)
(85882)
(81674)
(54571)
(41602)
(38944)
(33873)
(32654)
(30664)
(29141)
(29013)
(27346)
(26961)
(26636)
(26561)
(26435)
(25505)
(24859)
(24755)
(21715)
(21127)
(21043)
(19707)
(19444)
(19324)
(19193)
(19145)
(17494)
(17296)
学科
(138369)
经济(138144)
(97215)
管理(96850)
(75417)
企业(75417)
方法(63303)
数学(54653)
数学方法(53951)
(51790)
中国(37330)
(35691)
业经(34140)
农业(34117)
(31012)
地方(27544)
(25970)
(25728)
贸易(25720)
(24959)
理论(22866)
(22450)
财务(22359)
财务管理(22308)
(21309)
企业财务(21108)
技术(21049)
(20976)
银行(20888)
环境(20627)
机构
学院(496859)
大学(495251)
(193390)
管理(189885)
经济(189139)
研究(166799)
理学(164871)
理学院(163001)
管理学(159693)
管理学院(158816)
中国(124066)
科学(108357)
(104709)
(101914)
(87283)
(85835)
业大(83046)
农业(79691)
研究所(78499)
中心(77308)
(74098)
财经(70454)
(65250)
北京(65118)
师范(64477)
(64177)
(59708)
(59385)
经济学(57783)
技术(53883)
基金
项目(342315)
科学(266243)
基金(246269)
研究(243287)
(217636)
国家(215789)
科学基金(183286)
社会(152260)
社会科(143574)
社会科学(143530)
(135533)
基金项目(130336)
自然(121513)
自然科(118695)
自然科学(118657)
自然科学基金(116496)
(113984)
教育(112256)
资助(101535)
编号(99569)
成果(80062)
重点(77233)
(74088)
(72923)
(70458)
课题(68652)
科研(66317)
创新(65864)
计划(63968)
大学(63047)
期刊
(211328)
经济(211328)
研究(137229)
(97425)
中国(92906)
学报(89387)
科学(77517)
(66748)
大学(66506)
农业(65671)
管理(65546)
学学(63064)
教育(52241)
(42943)
金融(42943)
技术(42079)
业经(38943)
财经(33665)
(33254)
经济研究(32870)
问题(28832)
(28806)
(27076)
图书(25023)
科技(24420)
业大(23900)
技术经济(23194)
统计(22943)
理论(22210)
商业(21862)
共检索到71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荔丹  邹湘江  丘水林  
增强农民工安全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着力点。将社会包容分为制度包容、行为包容和价值包容三个维度,采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logit回归探究社会包容对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包容、行为包容、价值包容、性别和年龄对农民工安全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住房情况和收入状况对农民工安全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制度包容对上过大学、具有党员身份、拥有自有住房的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更大,行为包容更能影响非党员身份农民工的安全感,价值包容对上过大学、拥有党员身份的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市民化歧视预警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不断提升农民工安全感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雅丽  
[目的]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该区域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改进措施。[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增收5条路径下的8个指标对农民工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城镇化率、农村机械化水平、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村高中级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城乡土地置换率和城市下乡科技服务人员等7个指标对于苏南地区的农民工收入为正向影响,但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工收入为负向影响。其中工业化率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小。[结论]城镇化、农村资源水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的供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的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是负向影响。因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工业化水平;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升农产品有效需求、优化农产品定价机制,便可从根本上促进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规范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分类实现机制四大内容,这些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清莲  周效柱  
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逐渐融合,其思想与理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教育培养路径,对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个人幸福感,完成市民化转变,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迪洋  洪岩璧  
随着城镇化发展,外出务工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但这一劳动力迁移行为对他们获取幸福感是否具有贡献却不得而知。以往农民工幸福感研究主要关注幸福感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而相对忽略了迁移行为本身对幸福感的作用。文章使用清华大学2012年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以及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总体上劳动力迁移会抑制农民工的幸福感,外出务工虽以经济收入为回报,但却以牺牲幸福感为代价。其中,亲密关系、居住环境、人际环境,以及归属感的变化是迁移削弱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固然重要,但为其营建一个亲善的环境,增进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才是提升其幸福感的关键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林  侯欢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与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需求能力不足、政府企业供给职责缺位、财力匮乏、社会保障制度固化以及立法滞后方面的局限。应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主体参保能力,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主体供保责任,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外在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芙蓉  麻晓刚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文章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入手,探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所在,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突破制度性障碍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牛富宽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我国城镇住房状况与人口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住房状况受人口状况因子影响较大,其中性别比和人口年均增长率对自有住房拥有率有反向影响,平均家庭户规模对自有住房拥有率有正向影响;专科以上学历在校生人数作为唯一影响因子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同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爱雪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谋生。很多进城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环境并投入到工作,决定于子女能否得到相应的教育。尤其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趋严峻导致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提高。本文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爱雪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谋生。很多进城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环境并投入到工作,决定于子女能否得到相应的教育。尤其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趋严峻导致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提高。本文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柳颖  
农民工社会保障满意度是个体福利预期与政策感知绩效之间的纵向差减、农民工社保与市民社保之间的横向差减,以及政策知晓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江苏省13地市的数据分析显示,受待遇所得不足、群体分化与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总体偏低,其心理状态弱势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效应产生了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之一。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要求以"权利公平"为核心重构"居住地"相关而非"户籍"相关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策治理水平和制度管理效率,增强信息宣传与沟通,推动农民工权利融合和能力融合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卜庆国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雁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该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应有的表达和保障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题中之义,该群体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机会、社会保障、城市身份的认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针对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在利益诉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应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大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以薪酬调整和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多渠道、多维度的利益诉求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