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0)
- 2023(12099)
- 2022(9441)
- 2021(8674)
- 2020(6760)
- 2019(14651)
- 2018(14755)
- 2017(28136)
- 2016(15127)
- 2015(16659)
- 2014(16170)
- 2013(15514)
- 2012(13656)
- 2011(12255)
- 2010(12408)
- 2009(11648)
- 2008(11111)
- 2007(10303)
- 2006(9466)
- 2005(8380)
- 学科
- 济(61371)
- 经济(61199)
- 农(46918)
- 业(46041)
- 管理(35365)
- 农业(31232)
- 企(26578)
- 企业(26578)
- 业经(22045)
- 中国(20592)
- 方法(18457)
- 地方(14645)
- 数学(13964)
- 数学方法(13791)
- 制(13595)
- 发(12796)
- 财(12786)
- 农业经济(10983)
- 发展(10844)
- 展(10828)
- 理论(10573)
- 贸(10277)
- 贸易(10269)
- 学(10181)
- 体(10056)
- 策(10013)
- 易(9993)
- 村(9386)
- 农村(9372)
- 银(9254)
- 机构
- 学院(207877)
- 大学(199121)
- 济(85373)
- 经济(83560)
- 管理(77044)
- 研究(70212)
- 理学(66442)
- 理学院(65771)
- 管理学(64523)
- 管理学院(64171)
- 中国(54319)
- 农(52722)
- 科学(42098)
- 京(41162)
- 农业(39845)
- 财(37240)
- 业大(35809)
- 所(34627)
- 中心(33453)
- 江(33286)
- 研究所(31143)
- 范(29187)
- 财经(29023)
- 师范(28962)
- 经(26350)
- 州(25851)
- 北京(24902)
- 经济学(24792)
- 农业大学(24672)
- 院(24592)
- 基金
- 项目(138750)
- 科学(109896)
- 研究(108596)
- 基金(98308)
- 家(84504)
- 国家(83602)
- 科学基金(71972)
- 社会(71435)
- 社会科(66275)
- 社会科学(66255)
- 省(57347)
- 基金项目(51647)
- 教育(48863)
- 编号(47583)
- 划(45854)
- 自然(42326)
- 自然科(41313)
- 自然科学(41304)
- 自然科学基金(40526)
- 成果(38030)
- 资助(37527)
- 发(32600)
- 课题(32349)
- 农(31010)
- 重点(30966)
- 部(30070)
- 创(29225)
- 国家社会(29076)
- 性(28122)
- 制(27858)
- 期刊
- 济(106341)
- 经济(106341)
- 研究(59912)
- 农(58416)
- 中国(47706)
- 农业(39228)
- 学报(30747)
- 科学(29554)
- 财(26884)
- 教育(26793)
- 大学(24847)
- 管理(24806)
- 业经(24738)
- 学学(23595)
- 融(21844)
- 金融(21844)
- 业(18283)
- 技术(17671)
- 问题(15218)
- 经济研究(14909)
- 农村(14646)
- 村(14646)
- 农业经济(14595)
- 财经(13545)
- 版(12309)
- 世界(11843)
- 经(11711)
- 经济问题(10879)
- 社会(10121)
- 现代(9951)
共检索到31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林 侯欢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与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需求能力不足、政府企业供给职责缺位、财力匮乏、社会保障制度固化以及立法滞后方面的局限。应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主体参保能力,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主体供保责任,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外在环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导致了"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制度"破冰"与"衔接"的一种媒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MM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整体呈现出"被动式"的发展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政府偏好主导下的社会风险驱动路径,政府的城市偏好政策对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具有负向的抑制效应。为了促使健康、有序和配套跟进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形成,公共财政政策的中小城镇偏好主导下的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仇晓洁 王箐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尤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社会保障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芳
该文提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与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不同于普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缺乏可持续性生计,意味着生计方式的断裂,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水准与生存方式。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策略以及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规范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分类实现机制四大内容,这些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实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芙蓉 麻晓刚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文章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入手,探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所在,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突破制度性障碍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制度性障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清莲 周效柱
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逐渐融合,其思想与理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教育培养路径,对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个人幸福感,完成市民化转变,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 闲暇生活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坤 刘秋云
在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的情况下,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将备受关注。而且这不仅仅关乎他们的温饱,还有其未来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这一严峻问题应该给予广泛关注,并且倾尽全力着手解决好这一棘手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蕾
在全面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制度顶层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杰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特殊群体,其继续教育从主体需求角度出发,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培训主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供给和投入力度不大;培训效率低,无法形成良性的资源运行共享系统;忽视农民工个性需要,培训内容与就业实际脱钩。城镇化背景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要扭转思想观念,推进继续教育人力资本建设,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规划好职业发展。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继续教育 终身学习 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秀云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命题。目前我国实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领域。伴随经济波动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但基于公平、共享原则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不应改变,在制度设计上,应优先发展体现权利义务对应关系的社会保障,适度发展非就业关联性保障,同时,应尽快改变分割的社会保障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金融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锦
文章通过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就业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城中村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与失业的双重窘境,成为了想上班没有岗位、想种田无地可耕、想保证生产生活开支又没有来源的三无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城中村就业服务体制建设不全、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农民就业结构性失衡以及农民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在城中村进行统筹规划,创设农民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农民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同时要在城中村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 城中村 失地农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雁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该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应有的表达和保障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题中之义,该群体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机会、社会保障、城市身份的认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针对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在利益诉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应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大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以薪酬调整和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多渠道、多维度的利益诉求保障体系。
关键词:
利益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 利益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