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3)
2023(8647)
2022(6656)
2021(5879)
2020(4750)
2019(10029)
2018(10218)
2017(18998)
2016(10278)
2015(11356)
2014(10748)
2013(10040)
2012(8560)
2011(7656)
2010(7709)
2009(7169)
2008(6699)
2007(5991)
2006(5405)
2005(4952)
作者
(28306)
(23657)
(23264)
(22313)
(14875)
(11201)
(10580)
(9007)
(8953)
(8191)
(7948)
(7900)
(7410)
(7380)
(7290)
(7209)
(6947)
(6918)
(6871)
(6631)
(5849)
(5715)
(5707)
(5363)
(5346)
(5222)
(5188)
(5104)
(4659)
(4619)
学科
(37254)
经济(37211)
管理(24818)
(24357)
(18892)
企业(18892)
(14299)
中国(13641)
方法(10983)
业经(10955)
农业(9153)
地方(9016)
(8762)
数学(8743)
数学方法(8613)
(8369)
(8295)
(7422)
贸易(7418)
(7337)
(7156)
理论(6440)
(6249)
银行(6237)
发展(6143)
(6133)
(6021)
产业(5877)
(5838)
(5829)
机构
学院(136123)
大学(132292)
(52368)
经济(51115)
研究(49967)
管理(47619)
理学(40341)
理学院(39858)
管理学(38935)
管理学院(38700)
中国(37242)
科学(31103)
(28309)
(25439)
(24212)
(23836)
研究所(23121)
中心(22919)
(21734)
业大(20007)
(19883)
师范(19676)
(18823)
农业(18734)
财经(18641)
北京(17362)
(17114)
(16888)
技术(15739)
经济学(15698)
基金
项目(92735)
科学(73317)
研究(69069)
基金(66194)
(58532)
国家(58068)
科学基金(49376)
社会(43584)
社会科(41159)
社会科学(41151)
(37302)
基金项目(34750)
教育(31219)
自然(31159)
(31144)
自然科(30444)
自然科学(30437)
自然科学基金(29850)
编号(29303)
资助(25435)
成果(23380)
重点(21770)
(21493)
课题(20487)
(19429)
(19165)
创新(18205)
国家社会(18164)
科研(17721)
项目编号(17470)
期刊
(63798)
经济(63798)
研究(40404)
中国(28463)
(24278)
学报(21383)
科学(20561)
管理(18174)
(17357)
教育(17088)
农业(16527)
大学(16076)
学学(15152)
业经(12454)
(12279)
金融(12279)
技术(11057)
经济研究(10898)
(8648)
财经(8456)
问题(8179)
(7378)
现代(6845)
(6844)
资源(6794)
(6773)
商业(6728)
图书(6628)
国际(6556)
科技(6472)
共检索到207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平  陈瞻  谢来荣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黄永忠  熊柏隆  
中部地区城镇化是国家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生长点。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部地区城镇化全面跟进,加速发展,使中部地区城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新型城镇化作为中部地区跨越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形成了有力支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中部地区城镇化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呈现创新、共享、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黄永忠  熊柏隆  
中部地区城镇化是国家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生长点。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部地区城镇化全面跟进,加速发展,使中部地区城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新型城镇化作为中部地区跨越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形成了有力支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中部地区城镇化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呈现创新、共享、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新海  王勇  
“城镇化”是我国特定社会经济条件、特定体制背景下的产物,自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背景和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单纯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矛盾突出,实现由“城镇化”向“城市化”的战略转变迫在眉睫。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不仅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的产业发展、新市民群体崛起及新型城镇社会结构形成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职业教育的院校结构布局与新型城镇规划战略不匹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办学水平与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要通过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基于新型城镇的社区学院,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推动职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并重,形成服务"人的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宇  
城镇化效率是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耦合度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2003~2015年期间的城镇化效率及其与城市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整体上新型城镇化效率处在相对低效的状态,呈现了较大地理分异性;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提升的态势,但部分地区出现背离的情况;新型城镇化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呈失调走势,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效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强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联通水平;正确处理城市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关系,追求高效、精明的城市增长模式;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区域内国民的教育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雪潋  郭跃  
本文通过对"镇级市"历史追溯,主要论述"镇级市"改革是中国走出城市化发展困境、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更有望通过在户籍、土地、社会管理、教育、产业结构、城市治理等一系列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成为当前实施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江  慈锋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模式,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多维发展理念,具有要素调节、结构调节、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城镇化面临的诸多发展不协调问题。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建构文化、产业、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形成集聚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经济,实现系统管控,并不断发展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李爱民  刘保奎  窦红涛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清源  谢富华  臧微  
现阶段我国不合理的征地补偿导致农村土地纠纷日益增多。试图在征地活动中植入市场因子,在公正型政府的假设下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用地单位与失地农民在征地议价中的博弈过程。结果表明土地补偿价格取决于两大因素:双方的耐心程度(贴现因子)和各自对土地的估价水平,而政府在征地议价中仅仅发挥调节作用,缓解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市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相铎  陈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我国城市群规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带来城市群规划理念与思路的转变,同时也对城市群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规划关系为线索,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规划的基础与约束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规划中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同城化、城乡统筹、基础设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学术探讨,旨在为城市群规划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波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城镇化进程面临粮食安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发展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统筹构建低碳城乡必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车志晖  
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洪昉  冯建国  薛正旗  张颖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