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5)
2023(18127)
2022(15224)
2021(14031)
2020(11763)
2019(26614)
2018(26662)
2017(50966)
2016(28005)
2015(31557)
2014(31330)
2013(30626)
2012(27735)
2011(25007)
2010(25114)
2009(23428)
2008(22606)
2007(20273)
2006(18134)
2005(16120)
作者
(80320)
(67047)
(66590)
(63196)
(42363)
(32022)
(30094)
(26122)
(25483)
(23763)
(22703)
(22650)
(21179)
(20975)
(20720)
(20447)
(20115)
(19734)
(19099)
(19088)
(16624)
(16616)
(16096)
(15344)
(15071)
(15032)
(14826)
(14824)
(13576)
(13269)
学科
(109437)
经济(109246)
(82113)
管理(79032)
(60466)
企业(60466)
(49949)
方法(44750)
数学(38432)
数学方法(37967)
农业(33088)
中国(30759)
业经(29487)
(28429)
(25241)
(23013)
地方(22466)
(19205)
贸易(19195)
(18656)
(18152)
理论(17930)
(17503)
银行(17449)
环境(17170)
技术(17010)
(16830)
财务(16736)
财务管理(16694)
(16658)
机构
学院(394037)
大学(392269)
(155831)
管理(153061)
经济(152361)
研究(132675)
理学(132409)
理学院(130938)
管理学(128567)
管理学院(127864)
中国(99595)
(83528)
科学(82750)
(79961)
(71604)
(66850)
业大(64530)
农业(61659)
中心(60834)
研究所(60651)
(59682)
财经(56427)
(52837)
师范(52344)
北京(51978)
(51298)
(47508)
(47467)
经济学(45671)
师范大学(41910)
基金
项目(268810)
科学(211151)
研究(198753)
基金(193732)
(168745)
国家(167265)
科学基金(143428)
社会(125092)
社会科(118154)
社会科学(118125)
(106253)
基金项目(103012)
自然(92057)
教育(90847)
自然科(89855)
自然科学(89834)
(88537)
自然科学基金(88197)
编号(82869)
资助(78274)
成果(67354)
重点(60140)
(58884)
(57851)
课题(56626)
(55680)
创新(51960)
(51487)
国家社会(51230)
科研(50814)
期刊
(178606)
经济(178606)
研究(115359)
中国(80975)
(79435)
学报(64543)
科学(58807)
管理(54011)
(53775)
农业(53576)
大学(49575)
学学(46751)
教育(46149)
(36382)
金融(36382)
业经(33707)
技术(33583)
财经(26966)
经济研究(26321)
(26214)
问题(24448)
(22990)
(20726)
图书(19964)
科技(19259)
理论(18350)
技术经济(18296)
现代(18050)
业大(17627)
世界(17473)
共检索到584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芙蓉  麻晓刚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文章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入手,探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所在,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突破制度性障碍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规范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分类实现机制四大内容,这些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春凌  
新型城镇化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目前,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障碍性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村面貌的改变,制约了农民的增收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只有逐步消除这些因素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峰华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双向要素流动的统筹发展。"三权分置"政策驱动下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实现农民的多样化选择、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和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其流转规模、速度和质量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交互耦合。可见,研究如何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协调城镇化发展和农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农村城镇化受到户籍管理制度及依附于它的基础教育、就业和计划生育政策,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等制度的制约。要克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行政体制和土地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清莲  周效柱  
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与城市逐渐融合,其思想与理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教育培养路径,对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个人幸福感,完成市民化转变,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雅丽  
[目的]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寻该区域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改进措施。[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增收5条路径下的8个指标对农民工纯收入的影响。[结果]城镇化率、农村机械化水平、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村高中级以上学历劳动力数量、城乡土地置换率和城市下乡科技服务人员等7个指标对于苏南地区的农民工收入为正向影响,但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工收入为负向影响。其中工业化率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削减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小。[结论]城镇化、农村资源水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农产品的供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的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是负向影响。因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工业化水平;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升农产品有效需求、优化农产品定价机制,便可从根本上促进苏南地区农民工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昊  
农民工市民化的停滞不前已成为改善我国内生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深层次阻碍因素,当前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且从最初希望从事非农工作转向在城市中定居并获得市民身份,但当前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使得庞大的转移人群长期游走于城市边缘,最终导致农民工市民化的弱化或断层。鉴于此,多维度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特殊性,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有序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明唱  
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和农业户籍人口最多的地区,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方面面临不少问题和障碍。本文通过相关数据调研和指标分析,提出实现徐州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通过破除城乡分割制度的改革创新,夯实人口承载机体,以人为本地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他们与城镇居民地位平等和权利一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林  侯欢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与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需求能力不足、政府企业供给职责缺位、财力匮乏、社会保障制度固化以及立法滞后方面的局限。应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主体参保能力,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主体供保责任,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外在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光辉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提供了向现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地域限制,发挥其生产创造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伴随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如何融入城镇生活、生产,即"市民化"问题。以制度性因素为切入点,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数据,先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多重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再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着重分析户籍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户籍约束的减弱,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由于受到地区差异与财政支出状况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户籍制度改革正效应的大小有所变化,但结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应该适度、合理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卜庆国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荣  
由于城市化的牵引,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城市人口激增农村人口急剧下降这一矛盾体,造成农村各项劳动出现停滞或者停产的重要问题。这一现象对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本文对农村空心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障碍与出路进行探讨,归纳总结出一些方法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