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43)
2023(19535)
2022(16352)
2021(15236)
2020(12616)
2019(28435)
2018(28392)
2017(54017)
2016(29358)
2015(32831)
2014(32408)
2013(31566)
2012(28614)
2011(25918)
2010(26183)
2009(24427)
2008(23685)
2007(21253)
2006(18955)
2005(16899)
作者
(82608)
(69162)
(68601)
(65064)
(43733)
(33001)
(30884)
(26837)
(26251)
(24528)
(23369)
(23319)
(21862)
(21762)
(21280)
(21079)
(20389)
(20295)
(19748)
(19671)
(17109)
(16995)
(16557)
(15935)
(15573)
(15472)
(15301)
(15288)
(13917)
(13666)
学科
(114976)
经济(114822)
(89965)
管理(86593)
(68445)
企业(68445)
(52195)
方法(44638)
数学(37630)
数学方法(37155)
农业(34609)
中国(33279)
业经(32210)
(30259)
(26656)
(25033)
地方(23976)
技术(22453)
(19586)
贸易(19571)
理论(19505)
(19350)
银行(19304)
(19116)
(19010)
(18457)
(17928)
金融(17924)
(17883)
财务(17800)
机构
学院(409094)
大学(407743)
(162924)
管理(160955)
经济(159322)
理学(138724)
研究(138006)
理学院(137205)
管理学(134821)
管理学院(134079)
中国(105358)
(87303)
科学(84382)
(78987)
(75504)
(68692)
业大(64496)
中心(63594)
(62546)
研究所(62019)
农业(60469)
财经(59096)
(54995)
北京(54625)
师范(54527)
(53707)
(49881)
(49733)
经济学(47693)
师范大学(43647)
基金
项目(276830)
科学(218611)
研究(206811)
基金(199797)
(173306)
国家(171745)
科学基金(148128)
社会(131010)
社会科(123785)
社会科学(123756)
(109487)
基金项目(106079)
自然(94250)
教育(94131)
自然科(92014)
自然科学(91994)
(90923)
自然科学基金(90323)
编号(85988)
资助(79832)
成果(69907)
重点(61712)
(60643)
(60316)
(59688)
课题(58819)
创新(55775)
(53712)
国家社会(53702)
教育部(51911)
期刊
(188825)
经济(188825)
研究(121932)
中国(89001)
(78866)
学报(64212)
科学(60349)
管理(58799)
(57299)
农业(53095)
大学(49880)
教育(49724)
学学(46850)
(39247)
金融(39247)
技术(35550)
业经(35254)
财经(28264)
经济研究(27850)
(26362)
问题(25165)
(24164)
(21402)
科技(21265)
图书(21100)
技术经济(19550)
理论(18974)
现代(18952)
世界(18111)
资源(17570)
共检索到616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昊  夏方舟  严金明  
研究目的:梳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文献成果,以期为协调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试点地区土地制度创新经验等方面研究可为合适的制度优化路径选择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仅以土地配置效率为评判制度适宜性标准、多注重制度的静态描述等缺陷。研究结论:今后须注重基本国情与环境约束,以资源配置效率与权益保护作为评判制度适宜性的标准,加强对制度变迁动态性与路径的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永  高伟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新要求,并强调要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宜农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政府职能和定位优化的角度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为形成政府、市场和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共同推动的土地流转格局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宜农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政府职能和定位优化的角度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为形成政府、市场和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共同推动的土地流转格局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平先秉  
首先分析了城镇化为湖南省农村物流提供的发展机遇,接着阐述了湖南省农村物流发展对城镇化的有效推动作用,在分析制约湖南省农村物流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背景下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制度构建与创新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薇  马慧芳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它推动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市场和变革空间。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定和引导,出现了多元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流转频率和面积日益增大。但在土地流转加快的过程中,政策和监管措施不够深入具体、市场不完善、规模化经营进程缓慢、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流转效率的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变革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路径,期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稳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楠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地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加以创新,是我国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楠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地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加以创新,是我国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辉煌  郑永年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权益。从整体上讲,集体土地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远郊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土地私有化不仅无益于农民的团结反而使农民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从而丧失与地方政府和资本谈判的能力;在遭遇天灾人祸时,农民更容易将土地一卖了之,失去土地使大批农民几乎是永远地背井离乡,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多种多样的"城市病"。另外,在当前法治不健全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土地财政需求和工商资本对于寻求新的投资市场的迫切愿望,贸然推动大规模的农地国有化,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府与资本联合圈地从而造成农民失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私有化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新民  
文章通过对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所有权残缺",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指导思想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构建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新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卜晓颍  
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制度、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受限于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阻碍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确定土地产权主体,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理顺新型城镇化"人地钱"关系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的明晰化和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不够清晰、权能不尽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资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建议长短兼顾、远近结合,逐步构建"市场化退出+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为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创设条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理顺新型城镇化"人地钱"关系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的明晰化和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不够清晰、权能不尽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资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建议长短兼顾、远近结合,逐步构建"市场化退出+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为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创设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梅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也经历了数次变革,然而当前金融制度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文章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分段概述。对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当前以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及合作金融为主要构成的金融制度发展进行梳理,并结合具体数据对其演变路径进行纵向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结构单一、功能发挥不充分、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且对农村民间融资的监管和疏导缺失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缺陷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