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5)
- 2023(19794)
- 2022(16773)
- 2021(15578)
- 2020(13132)
- 2019(30153)
- 2018(30072)
- 2017(57816)
- 2016(31628)
- 2015(35815)
- 2014(35699)
- 2013(34924)
- 2012(31786)
- 2011(28453)
- 2010(28383)
- 2009(26303)
- 2008(25691)
- 2007(22853)
- 2006(19719)
- 2005(17218)
- 学科
- 济(128821)
- 经济(128673)
- 管理(91258)
- 业(85973)
- 企(71115)
- 企业(71115)
- 方法(60617)
- 数学(52996)
- 数学方法(52310)
- 农(35289)
- 中国(34388)
- 财(32928)
- 业经(28618)
- 学(27533)
- 地方(24858)
- 农业(23377)
- 贸(23233)
- 贸易(23225)
- 制(22629)
- 易(22469)
- 务(21341)
- 财务(21249)
- 财务管理(21200)
- 理论(21142)
- 企业财务(20073)
- 和(19333)
- 银(18864)
- 银行(18804)
- 技术(18740)
- 环境(18732)
- 机构
- 大学(448154)
- 学院(447147)
- 济(174987)
- 管理(174922)
- 经济(171072)
- 理学(151954)
- 理学院(150256)
- 管理学(147239)
- 研究(146720)
- 管理学院(146454)
- 中国(108117)
- 京(94541)
- 科学(92857)
- 财(80051)
- 农(74655)
- 所(73969)
- 业大(68559)
- 中心(67607)
- 研究所(67546)
- 江(65559)
- 财经(65060)
- 范(59511)
- 北京(59158)
- 经(59120)
- 师范(58914)
- 农业(58617)
- 院(53294)
- 州(53075)
- 经济学(52919)
- 财经大学(48427)
- 基金
- 项目(307839)
- 科学(241126)
- 研究(222723)
- 基金(222471)
- 家(194054)
- 国家(192447)
- 科学基金(165259)
- 社会(139111)
- 社会科(131685)
- 社会科学(131651)
- 省(120883)
- 基金项目(117707)
- 自然(108738)
- 自然科(106235)
- 自然科学(106205)
- 自然科学基金(104259)
- 教育(103637)
- 划(101699)
- 资助(92522)
- 编号(91759)
- 成果(73897)
- 重点(68982)
- 部(67337)
- 发(64923)
- 创(63280)
- 课题(62919)
- 科研(59409)
- 创新(59060)
- 教育部(57670)
- 大学(57555)
- 期刊
- 济(186470)
- 经济(186470)
- 研究(126120)
- 中国(80975)
- 学报(73011)
- 农(67596)
- 科学(65956)
- 财(61827)
- 管理(61231)
- 大学(54913)
- 学学(51617)
- 教育(49197)
- 农业(46258)
- 技术(39360)
- 融(35965)
- 金融(35965)
- 业经(32045)
- 财经(31050)
- 经济研究(30260)
- 经(26521)
- 问题(24833)
- 图书(23978)
- 业(23911)
- 版(21785)
- 统计(21697)
- 技术经济(21314)
- 理论(20806)
- 科技(20619)
- 商业(20282)
- 策(19629)
共检索到639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牛富宽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我国城镇住房状况与人口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住房状况受人口状况因子影响较大,其中性别比和人口年均增长率对自有住房拥有率有反向影响,平均家庭户规模对自有住房拥有率有正向影响;专科以上学历在校生人数作为唯一影响因子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同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典型相关 住房状况 人口状况 六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斯琪 赵彦云
文章利用中国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居民收入调查2008年数据,在明瑟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教育、工作经验两大人力资本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市场分割因素城乡户籍、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就方法论来说,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结果优于OLS模型及分位回归模型,并且经验在第一个十年内与收入之间呈现三次函数关系,随后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从政策建议角度来说,教育、经验作为人力资本对高收入人群具有更高的回报率,为从长远角度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应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及培训力度,将人力资本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芸 彭千芮
利用2010—2019年中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推进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于城镇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推进城镇化率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狭义的保障性住房的影响效应大于低价商品房以及其他更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机制分析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通过预期效应对城镇化率产生影响,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障性住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以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当有针对性地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并从扩大供给、全国统筹、协同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荔丹 邹湘江 丘水林
增强农民工安全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着力点。将社会包容分为制度包容、行为包容和价值包容三个维度,采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logit回归探究社会包容对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包容、行为包容、价值包容、性别和年龄对农民工安全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住房情况和收入状况对农民工安全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制度包容对上过大学、具有党员身份、拥有自有住房的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更大,行为包容更能影响非党员身份农民工的安全感,价值包容对上过大学、拥有党员身份的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市民化歧视预警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不断提升农民工安全感水平。
关键词:
社会包容 农民工 安全感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沂 梁利
借助PVAR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抑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且具有滞后效应,科技创新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应对老龄化、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玲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单一的人口城镇化向多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城乡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流通业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联结桥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的省际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率,并在此背景下研究流通业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显著,但与新型城镇化率的交互作用下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流通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率都可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起负面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可起到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尚莉
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一环的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资金问题,因而对现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显的迫在眉睫。以往学者较多关注发达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较少,其经验虽对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但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文章更多选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近期或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同中国相似的国家为参照,阐述他们住房制度特别是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在住房公积金制度方面的改革,总结其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住房公积金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谦 王成璋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历年我国各省域城镇化进程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对于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小于预期价格变动、居民收入、成本以及周边房价波动等因素对于房价的影响。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住房价格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进程,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创新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
农业转移劳动力 市民化 住房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
关键词:
城镇化格局 人口流动 齐普夫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2)技术进步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规模效率是抑制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且规模效率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具有区域特征;(3)城镇化率对东部生态效率存在先负向后正向的作用,而对中部和西部还未体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等因素也从不同方向、程度上对区域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据此,从优化产能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传江 赵晓梦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建立纳什均衡模型、贝叶斯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及一般博弈模型,对四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护环境是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会造成"囚徒困境";政府与企业之间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企业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农民是否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环境污染 博弈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季素萍 李涛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经济 流动人口 劳动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伟 张庆文
北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北京市在10个远郊区县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作为今后重点扶持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市郊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介绍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北京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