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3)
2023(3453)
2022(2563)
2021(2231)
2020(1848)
2019(4120)
2018(4281)
2017(8248)
2016(4023)
2015(4365)
2014(4028)
2013(3538)
2012(2826)
2011(2447)
2010(2365)
2009(2200)
2008(1950)
2007(1594)
2006(1345)
2005(1129)
作者
(9446)
(7851)
(7788)
(7414)
(4945)
(3640)
(3553)
(3027)
(2962)
(2675)
(2614)
(2575)
(2433)
(2357)
(2338)
(2332)
(2310)
(2308)
(2297)
(2084)
(1915)
(1861)
(1823)
(1778)
(1743)
(1698)
(1686)
(1685)
(1599)
(1566)
学科
(14335)
经济(14323)
管理(10430)
(10195)
(8043)
企业(8043)
(5580)
中国(4940)
方法(4874)
业经(4796)
数学(4108)
数学方法(4052)
农业(3664)
(3413)
贸易(3411)
(3324)
地方(3270)
(2897)
产业(2725)
(2724)
(2593)
理论(2487)
信息(2437)
发展(2308)
(2307)
总论(2235)
信息产业(2213)
环境(2196)
(2119)
技术(2083)
机构
学院(50924)
大学(47978)
管理(20189)
(19722)
经济(19296)
理学(17695)
理学院(17566)
管理学(17242)
管理学院(17168)
研究(14339)
中国(10733)
(9195)
科学(8483)
(8243)
(7186)
中心(7124)
财经(6860)
(6799)
业大(6787)
(6670)
师范(6609)
(6244)
(6208)
经济学(6023)
技术(5871)
(5834)
研究所(5744)
经济学院(5449)
(5406)
北京(5316)
基金
项目(36652)
科学(29499)
研究(28843)
基金(26335)
(22397)
国家(22194)
科学基金(19761)
社会(18808)
社会科(17812)
社会科学(17807)
(15147)
基金项目(13962)
教育(12954)
编号(12764)
(12110)
自然(11885)
自然科(11630)
自然科学(11626)
自然科学基金(11398)
资助(9706)
成果(9264)
(8641)
课题(8393)
(8328)
重点(8195)
国家社会(7819)
创新(7732)
项目编号(7592)
(7433)
(7400)
期刊
(22238)
经济(22238)
研究(13062)
中国(8263)
(7126)
管理(6961)
科学(6130)
(6016)
教育(5751)
学报(5717)
业经(5544)
农业(5021)
技术(4702)
大学(4653)
学学(4437)
经济研究(4170)
(3443)
金融(3443)
商业(3404)
财经(2871)
问题(2732)
现代(2622)
(2500)
科技(2442)
职业(2402)
商业经济(2331)
(2259)
(2257)
资源(2090)
(2075)
共检索到67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鞠蕾  
阐述"互联网+PPP"运作模式的内涵,基于SWOT战略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互联网+PPP"运作模式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并分别形成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的四象限战略矩阵,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互联网+PPP"运作模式的战略规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珂  王守清  张子龙  赵丽坤  
PPP产业基金有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与市场投资需求的对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基于我国PPP项目融资现状,分析PPP产业基金的设立意义;然后通过对PPP项目融资特点和产业基金运作一般模式的分析比较,对PPP产业基金的设立形式、募集对象、投资对象、退出方式、运作模式中的主要步骤等进行探讨,为我国推广PPP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萍  
当前以强调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势不可挡。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呈现出多维化特点。就就地城镇化推进来说,遭遇了方式粗放、动力不足、要素资源瓶颈、保障措施滞后、管理体制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期望通过统一认识、科学规划、创新制度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就地城镇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车志晖  
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车志晖  
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2)技术进步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规模效率是抑制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且规模效率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具有区域特征;(3)城镇化率对东部生态效率存在先负向后正向的作用,而对中部和西部还未体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等因素也从不同方向、程度上对区域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据此,从优化产能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传江  赵晓梦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建立纳什均衡模型、贝叶斯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及一般博弈模型,对四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护环境是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会造成"囚徒困境";政府与企业之间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企业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农民是否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斯琪  赵彦云  
文章利用中国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居民收入调查2008年数据,在明瑟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教育、工作经验两大人力资本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市场分割因素城乡户籍、地区、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就方法论来说,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结果优于OLS模型及分位回归模型,并且经验在第一个十年内与收入之间呈现三次函数关系,随后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从政策建议角度来说,教育、经验作为人力资本对高收入人群具有更高的回报率,为从长远角度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应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及培训力度,将人力资本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华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预防储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支出结构(JG)、互联网普及率(PH)、社会经济增长率(GD)、居民收入水平(WF)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居民消费行为(CT)和消费者年龄结构(AG)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0%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小平  柴铎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提高城镇用地效率、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镇转型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城市土地整治,将成为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以及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但我国城市土地整治在理论研究、技术规范、组织运作及相关政策等方面与新要求相比明显滞后。有必要系统梳理城市土地整治的由来、发展、内涵及其模式,以期对城市土地整治向纵深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玲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大发展战略规划。新型城镇化最为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增大。因此,农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成为新形势下值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传统农产品销售因为中间环节多,致使流通效率低下、销售成本较高,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实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户采用产销对接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社区支持农业、农业观光采摘、农产品平价等直销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高效地销售农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我国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当前农村急剧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人口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建立了内在的关联性。城镇化建设既形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集中表达机制,同时也为传统家庭供给模式向社会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政府主导、家庭先行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成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政策部门有必要从筹资、规划、递送、管理等层面推动农村养老模式转型与新模式建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栋  万碧玉  赵文吉  杨振宇  李玲玲  曹余  
当前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围绕这个题目,国家从各个层面展开研究与实践工作。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背景与趋势,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微城市的概念,进而分析微城市的要素及内涵,提出微城市的典型模型,探索一种适合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从一个微小的单元建设出发,由这些理想的单元最终汇聚成理想的"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空间组织合理有序地演进。分析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比了未来国内外微城市的发展特点,结果可供政府决策层、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建设部门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