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2)
2023(13435)
2022(10703)
2021(9382)
2020(7682)
2019(17333)
2018(16922)
2017(33055)
2016(17951)
2015(20343)
2014(20515)
2013(20349)
2012(18765)
2011(17092)
2010(17257)
2009(16305)
2008(15864)
2007(14602)
2006(13154)
2005(12005)
作者
(53569)
(45455)
(45390)
(43560)
(28728)
(21605)
(20506)
(17624)
(17004)
(15937)
(15562)
(14930)
(14492)
(14449)
(14208)
(14154)
(13447)
(13331)
(13058)
(13026)
(11356)
(11245)
(11008)
(10473)
(10303)
(10266)
(9882)
(9816)
(9098)
(8967)
学科
(98998)
经济(98919)
管理(47973)
(45591)
方法(35980)
(34248)
企业(34248)
数学(31995)
数学方法(31766)
(25838)
中国(24849)
地方(23847)
业经(20002)
(19164)
(18396)
农业(17464)
(15464)
地方经济(14471)
(14454)
贸易(14446)
(13932)
环境(13222)
(12603)
金融(12600)
(12543)
(12466)
银行(12436)
(12036)
(11872)
产业(11391)
机构
学院(269691)
大学(268233)
(123744)
经济(121334)
管理(97950)
研究(96792)
理学(83900)
理学院(82891)
管理学(81444)
管理学院(80934)
中国(72185)
科学(58032)
(55947)
(54343)
(49670)
(47244)
研究所(45011)
中心(43745)
财经(43299)
(41998)
经济学(40496)
(39213)
业大(39192)
农业(36859)
经济学院(36464)
(35322)
北京(35096)
师范(34996)
(34268)
(32564)
基金
项目(175165)
科学(137891)
研究(128146)
基金(126965)
(110707)
国家(109834)
科学基金(93352)
社会(84182)
社会科(79809)
社会科学(79786)
(68790)
基金项目(66760)
教育(57854)
自然(57529)
(57327)
自然科(56181)
自然科学(56163)
自然科学基金(55180)
编号(51351)
资助(51047)
成果(41686)
(40496)
重点(40137)
(38778)
课题(36119)
(36021)
国家社会(35684)
创新(33876)
科研(33217)
教育部(33121)
期刊
(144117)
经济(144117)
研究(83129)
中国(51639)
(44340)
(42226)
学报(41901)
科学(38427)
管理(35294)
大学(31611)
学学(30067)
农业(29453)
(25338)
金融(25338)
经济研究(24539)
教育(24211)
技术(23559)
财经(22393)
业经(22175)
(19460)
问题(19352)
技术经济(15358)
(15212)
(14620)
统计(14181)
商业(13042)
世界(13024)
(12612)
(12550)
经济问题(12186)
共检索到40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消费、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三个变量的条件下,时间维度上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系数为正却不显著;接着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三条潜在传导路径,根据测算的路径强度,发现消费路径和投资路径是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但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对经济增长存在阻碍作用,说明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有力推进经济增长还有待时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焕  张萌  王静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支出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与推动效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性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支出具有负外部性效应。因此,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探索宏观调控政策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深化财政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焕  张萌  王静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支出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与推动效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性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支出具有负外部性效应。因此,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探索宏观调控政策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深化财政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史欢欢  林影  毛丹  
在汇总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共6个中介因素构建了含有8个潜变量、21个观测变量的PLS—结构方程模型。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martPLS3.0工具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这5个中介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效应程度依次为0.162、0.145、0.145、0.097、0.313,贡献度依次为18.8%、16.8%、16.8%、11.3%、36.3%;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这一中介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认为产业结构这一因素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研究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叶飞  夏青  周敏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Moore指数,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指数进行测算,并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率,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因产业结构变迁而减弱,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仍存在;实现产城联动,发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效应",对于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减速"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娜  
文章基于C-D函数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构建主效应模型和包含交互项的模型,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和FEM方法检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本投入强化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劳动力转移的边际作用正在减弱,创新效应尚未显现;分区域看,资本投入对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恩静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和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阐述,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新需求,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葛涛  李金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正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技术创新、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具有直接效应,并借助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作用于产业增长、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增长。其中,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众多路径中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内源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加强金融机制建设,提升金融综合效能,协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互动构成统筹金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博  许海霞  王哲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接着构建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对我国西部12个省份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10.99618,城镇化通过科教支出增加和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黄楚蘅  喻继银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体系,将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人口、产业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科学教育城镇化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四个因子;然后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各细分后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教育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快;绝大多数省份居民消费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东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科学教育城镇化,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而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多地联动、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萍  
当前以强调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势不可挡。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呈现出多维化特点。就就地城镇化推进来说,遭遇了方式粗放、动力不足、要素资源瓶颈、保障措施滞后、管理体制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期望通过统一认识、科学规划、创新制度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就地城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娜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