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2)
- 2023(9588)
- 2022(7698)
- 2021(6948)
- 2020(5608)
- 2019(12512)
- 2018(12491)
- 2017(24521)
- 2016(13075)
- 2015(14520)
- 2014(14182)
- 2013(13432)
- 2012(11845)
- 2011(10654)
- 2010(10882)
- 2009(10363)
- 2008(9738)
- 2007(8789)
- 2006(7750)
- 2005(7116)
- 学科
- 济(53954)
- 经济(53883)
- 管理(38247)
- 业(34936)
- 企(28460)
- 企业(28460)
- 方法(21504)
- 数学(18414)
- 数学方法(18281)
- 中国(16971)
- 农(16273)
- 财(15785)
- 业经(12784)
- 贸(11883)
- 贸易(11876)
- 易(11507)
- 制(11461)
- 地方(10794)
- 融(10536)
- 金融(10535)
- 农业(10089)
- 银(9141)
- 银行(9128)
- 行(8805)
- 学(8779)
- 理论(8274)
- 发(8071)
- 体(8066)
- 务(8016)
- 财务(7992)
- 机构
- 学院(180243)
- 大学(178988)
- 济(77702)
- 经济(76141)
- 管理(68247)
- 研究(60485)
- 理学(58407)
- 理学院(57815)
- 管理学(56866)
- 管理学院(56537)
- 中国(47629)
- 财(39049)
- 京(36702)
- 科学(33325)
- 财经(30463)
- 所(29681)
- 经(27852)
- 中心(27620)
- 江(26803)
- 农(26374)
- 研究所(26350)
- 经济学(25068)
- 范(22940)
- 北京(22937)
- 业大(22834)
- 师范(22750)
- 财经大学(22716)
- 经济学院(22602)
- 院(21696)
- 州(21486)
- 基金
- 项目(116622)
- 科学(93007)
- 研究(88353)
- 基金(85920)
- 家(73785)
- 国家(73178)
- 科学基金(63478)
- 社会(58377)
- 社会科(55376)
- 社会科学(55364)
- 省(44453)
- 基金项目(44443)
- 教育(40536)
- 自然(38823)
- 自然科(37998)
- 自然科学(37988)
- 自然科学基金(37327)
- 划(37127)
- 编号(36138)
- 资助(35016)
- 成果(29745)
- 部(26260)
- 重点(26030)
- 发(25415)
- 课题(24992)
- 国家社会(24693)
- 创(24467)
- 教育部(23193)
- 性(23051)
- 创新(22850)
共检索到27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拥军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城镇化模式下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分工协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根本扭转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调态势,主要表现在城乡户籍制度、城市行政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城镇投融资制度、产业经济政策等方面。新型城镇化模式需要回归城市发展的本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应着力推进城镇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与市场 市场配置资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剑锋
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融资变革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融资关系,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下,中央政府应发挥更多的地方债宏观监管机制,承担战略投资者融资关系;地方政府应更多通过市场化途径化解地方债问题,推进多层级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文章指出,新型城镇化融资关系变革目标是平衡财政融资的普惠性、公益性与市场化融资的效率性、约束性之间的融资关系,构建开放的、透明的、市场化的城镇化融资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资关系 政府与市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云荣 宋振全
在我国,市场因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并行",从"基础作用"到"决定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暗含的是计划调节,而不是计划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减少行政因素,破除壁垒,释放市场活力;借助大数据,提升企业和政府的计划能力;内修外制提升主体道德水平,为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提供双重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云荣 宋振全
在我国,市场因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补充"到"并行",从"基础作用"到"决定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暗含的是计划调节,而不是计划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减少行政因素,破除壁垒,释放市场活力;借助大数据,提升企业和政府的计划能力;内修外制提升主体道德水平,为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提供双重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荣晨 葛蓉
本文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对于不同地区,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支持对政府干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对于东中西部的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规模、金融支持结构和金融支持效率的侧重点需要区别对待。从宏观而言,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需要挖掘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统筹兼顾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干预以及市场配置的组合;从微观来看,需要加大对人口迁徙和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政府干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史本叶 罗思坦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城镇化,而对外开放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内在要求。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产业集聚、产业升级、制度文化以及土地开发等方面,论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建设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给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永清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命题。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梳理,系统分析了发展中所面临的二元对立、政府主导与土地财政困境;并从城乡关系与工农均衡、市场与政府角色效应、制度创新与可持续理念维度综合审视了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指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四化同步为价值动力,将价值承载于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三型"城镇化全新发展理念和顶层设计应坚持的发展规划原则;同时从政策层面就如何加强户籍、土地、就业、社保和市场与政府等制度与机制建设上提出了推进策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验观照 价值取向 推进策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林 侯欢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耦合关系为逻辑起点,展开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后发现:财权事权不对等格局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催生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以融资平台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筹资渠道,突增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偿债主体责任意识模糊引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风险;以土地为杠杆的融资模式加剧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风险。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结构风险、管理风险、偿债风险四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0个省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度,并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演进态势,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事权划分研究"课题组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事权划分研究"课题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市行政体制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其特征是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城镇化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李阳 王金桃
将城镇化发展问题置于政府和市场构成的二维平面内解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传统已经常态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有关讨论也难以避免走上述思维习惯,这种视阈忽视了社会力量在城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理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从政府与市场的平面化思维中解放出来,把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以合理边界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理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 市场 社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丽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管理的关键点,以期加强绩效审计评价的应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评价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西方各国在历经几十年到上百年时间的发展后,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实现了城镇化。其中,有的城镇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有的是由政府的主动推动和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总体来看,政府主动干预发展的城镇,在城市布局、城市建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方面,普遍优于自然成长的城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何丽丽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和平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图书馆事业面临重要机遇与挑战,下面我就"城镇化条件下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谈几点意见,供参考。一、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年,我国城镇人口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丁黄艳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着强烈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对政府主导、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的机理作用进行逻辑梳理的基础上,运用PVAR模型分地区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呈下降趋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主导对城镇化、工业化有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效果欠佳,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正向带动作用明显,但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有限,且地域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