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5)
2023(18787)
2022(15345)
2021(13951)
2020(11606)
2019(26126)
2018(25843)
2017(49242)
2016(26864)
2015(29960)
2014(30003)
2013(29824)
2012(27646)
2011(24953)
2010(25341)
2009(23565)
2008(23786)
2007(21924)
2006(19579)
2005(17777)
作者
(81243)
(68134)
(68131)
(64237)
(43403)
(32741)
(30753)
(26605)
(25772)
(24443)
(23209)
(22562)
(21855)
(21813)
(21339)
(20893)
(20668)
(20203)
(19704)
(19661)
(17313)
(16790)
(16675)
(15559)
(15488)
(15389)
(15275)
(15204)
(13775)
(13638)
学科
(120399)
经济(120260)
(95124)
管理(85809)
(81579)
企业(81579)
方法(47709)
(38579)
数学(38160)
数学方法(37885)
中国(35192)
业经(34878)
(33773)
地方(29126)
农业(26435)
(23512)
(22718)
财务(22673)
财务管理(22634)
(22371)
贸易(22355)
(21616)
(21542)
企业财务(21448)
技术(21363)
(20493)
理论(19004)
(18728)
银行(18666)
环境(18306)
机构
学院(393523)
大学(388368)
(163928)
经济(160644)
管理(149093)
研究(136345)
理学(126971)
理学院(125529)
管理学(123557)
管理学院(122821)
中国(104807)
科学(84420)
(83170)
(77343)
(76004)
(70777)
研究所(63935)
(62939)
中心(62570)
业大(61815)
农业(60860)
财经(59567)
(54025)
北京(52326)
(50141)
经济学(49874)
(49596)
师范(49515)
(48784)
经济学院(45234)
基金
项目(255901)
科学(200497)
研究(184643)
基金(183552)
(161728)
国家(160224)
科学基金(136375)
社会(118242)
社会科(111953)
社会科学(111917)
(102886)
基金项目(97522)
自然(87833)
自然科(85797)
自然科学(85770)
(85621)
自然科学基金(84284)
教育(83598)
编号(74094)
资助(73562)
(60067)
成果(59456)
重点(58152)
(55627)
(55472)
课题(52287)
创新(51418)
(51344)
科研(49087)
国家社会(48735)
期刊
(191910)
经济(191910)
研究(115031)
中国(83669)
(72607)
学报(65139)
(61290)
科学(59146)
管理(58746)
农业(48952)
大学(48489)
学学(45885)
教育(40789)
(39044)
金融(39044)
技术(35279)
业经(34384)
经济研究(30094)
财经(29929)
(28234)
(25876)
问题(25619)
技术经济(21420)
(19953)
商业(19717)
(19616)
世界(18614)
科技(18523)
现代(18489)
图书(17564)
共检索到60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蕾  任栋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流通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结构调整,因而流通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而流通业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必将为流通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流通业发展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利于各地方政府、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从而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业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斯亮   李玲   边立民  
本文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动态关系,数字物流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数字物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在前期主要受到自身贡献影响,随着时间递推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贡献递增,其中新型城镇化对数字物流和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贡献较大,而数字物流和流通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提出增强数字物流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曦  柳思维  张闻  汤春玲  
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本研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变量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了全国30个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而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了具体研究。实证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高度关联性,而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商贸流通业发达的程度、人口城镇化率的稳定程度等。因而,要从顶层设计、政策推动以及产业协同等方面推动商贸流通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慧敏  秦德智  咸丰茂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积极的影响。文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我国31个省份的知识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知识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并提出完善知识服务产业体系、提升创新驱动模式、优化知识服务业环境及建立和完善知识服务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等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孔艳   杨丽君  
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通过引入控制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成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亚楠  闫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要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自2014年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呈现出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问题。而深入了解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素,有助于解决其差异化问题,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有助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亚楠  闫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要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自2014年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呈现出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问题。而深入了解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素,有助于解决其差异化问题,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有助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利用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中国流通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构建指标体系,确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并存在协整关系,简单回归分析显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从业人员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会带动城镇化提高0.172 8和0.140 8个百分点;为提高回归分析的可靠性,本文加入控制变量(人均GDP和人均货物周转量)进行再次回归估计,回归系数仍为正数,表明流通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再取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滞后项建立流通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短期影响模型,短期影响系数也为正数。实证研究表明,不管从长期或短期来看,流通业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双海军  王长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增长点,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现代物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现代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和制约现代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现代物流产业更好的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多地联动、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俊培  艾莹莹  张帆  
城镇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大主体来分析其对城镇化的影响。政府投资的规模性和垄断性带动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增加,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更具直接影响,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间的相互作用对城镇化的影响并不协同,从分地区的实证结果看出我国整体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政府投资作为引导,规范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是保障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尚娟  董李媛  刘丽丽  
我国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的诸多绩效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本文系统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影响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数据可得性以带状选取东中西部各3个省份,每个省选取3个中大型地级市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之间关系图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时间上,20052011年,两者有负相关关系,20112015年,两者有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东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升级有正向影响,中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伍焓熙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将新型城镇化划分为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以及环境城镇化4个方面;然后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率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并引入控制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最后通过GMM估计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各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经济城镇化正向推动3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城镇化正向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环境城镇化正向推动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科学文化财政支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效应;金融业发展积极推动东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前一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各地区产业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对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却截然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  
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重点所在。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流通业作为带动新型城镇化资源集聚、产业集成的重要产业,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此,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长期静态关系的实证模型,并使用两类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校验,最终得出结论:流通业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随着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化规模将不断扩大。此外,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差异,长期来看,流通产业贡献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最为明显,其次是流通产业效率和流通产业规模。而从短期来看,这一顺序则恰好相反。对此,要规范流通业市场,促进流通市场发展,进而提高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