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7)
2023(7657)
2022(5912)
2021(5321)
2020(4325)
2019(9781)
2018(9917)
2017(18612)
2016(10113)
2015(11684)
2014(11628)
2013(11466)
2012(10469)
2011(9229)
2010(9046)
2009(8218)
2008(7744)
2007(6852)
2006(6326)
2005(5645)
作者
(28619)
(24024)
(23670)
(22843)
(15411)
(11611)
(10872)
(9604)
(9265)
(8540)
(8463)
(8221)
(7822)
(7569)
(7375)
(7293)
(7083)
(7055)
(7054)
(7039)
(6109)
(5833)
(5825)
(5701)
(5451)
(5436)
(5418)
(5276)
(4837)
(4784)
学科
(43952)
经济(43906)
(24802)
管理(24183)
(17954)
地方(16846)
(16731)
企业(16731)
方法(13901)
中国(13838)
农业(12393)
数学(11881)
业经(11832)
数学方法(11804)
(8014)
(7931)
(7869)
地方经济(7351)
(7347)
(7262)
贸易(7251)
环境(7068)
(6895)
产业(6221)
(5905)
(5803)
发展(5762)
(5750)
理论(5612)
(5511)
机构
学院(139000)
大学(135864)
(55678)
经济(54380)
管理(51494)
研究(49546)
理学(43989)
理学院(43419)
管理学(42624)
管理学院(42389)
中国(37078)
科学(31349)
(29294)
(26971)
(26900)
(24654)
(24110)
中心(23337)
研究所(22564)
业大(21915)
(21352)
师范(21150)
农业(20685)
(19104)
(18657)
财经(18628)
(18289)
北京(17276)
师范大学(17089)
(16701)
基金
项目(96430)
科学(75976)
研究(72174)
基金(67736)
(58592)
国家(58016)
科学基金(49941)
社会(45984)
社会科(43302)
社会科学(43292)
(41970)
基金项目(36825)
(32381)
教育(31755)
自然(31348)
编号(30568)
自然科(30545)
自然科学(30537)
自然科学基金(29937)
资助(25735)
成果(23478)
(22756)
重点(21806)
课题(21555)
(20083)
(19629)
发展(18495)
国家社会(18399)
创新(18360)
(18202)
期刊
(70694)
经济(70694)
研究(40913)
中国(31955)
(25723)
学报(21088)
科学(20360)
管理(18185)
农业(17380)
(17362)
大学(16072)
教育(15756)
学学(14941)
业经(14068)
(12699)
金融(12699)
技术(11907)
经济研究(10586)
资源(10220)
问题(9472)
(9416)
财经(8201)
商业(7497)
(7413)
图书(7377)
(7131)
现代(7095)
(7094)
科技(6226)
技术经济(6017)
共检索到21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纪瑞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化的任务、进度和问题,介绍了全国有关机构、学者对每个农民连同家属转化为市民所需社会成本测算结果的四种版本。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可支配收入提高,生活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主要消费品消费量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并以江苏为例,对消费潜力释放的前景进行了测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敬  
本文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中部六省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助力下流通业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流通业发展不仅能从正面促进居民消费,而且在流通业刺激居民消费增长的过程中,城镇化的步伐也放大了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增长效应。由此可见,为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要有效处理好城镇化与流通业的融合发展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光宏  崔许锋  
文章采用熵权法、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耦合度、发展度、耦合发展度、空间均衡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状况同时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关系问题存在尺度敏感性,二者在省域尺度的均衡不代表内部空间的均衡。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研究显示,不同城市均衡性发展阶段、滞后类型不同,因此,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发展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反生态"问题的显现,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历程、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亟需着眼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经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该文依据新城镇化对国内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基本需求,并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需求,提出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江苏省绿色乡村发展,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制度改革,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世进  司增绰  
流通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可引导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且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与居民的吃穿住行紧密挂钩。城镇化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基础,流通业为城镇化提供保障条件。流通产业规模、流通企业规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流通业人均年末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人均总收入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而根据江苏省2000—2014年相关数据的研究显示,虽然苏南、苏中、苏北的情况略有差异,但江苏省及13个城市的城镇化与上述因素之间都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春艳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世进  司增绰  
流通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可引导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且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与居民的吃穿住行紧密挂钩。城镇化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基础,流通业为城镇化提供保障条件。流通产业规模、流通企业规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流通业人均年末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人均总收入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而根据江苏省2000—2014年相关数据的研究显示,虽然苏南、苏中、苏北的情况略有差异,但江苏省及13个城市的城镇化与上述因素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存在虚假回归的问题。政府与企业应继续提高流通业规模,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流通业促进消费的功能,完善流通业内部结构,提高流通业投资规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玲玲  陈香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幸福指数、城市资源环境和城乡统筹五种视角构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改进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婷  
运用江苏省2010-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共选取22项指标分别构建江苏省物流发展、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算相应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后的综合指标数据,构建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江苏省物流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物流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但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仅短期作用显著,而物流业并没有明显推动城市化进程,二者之间缺乏长期协调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建华  陈曦  戚伟  陈田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之一,行政区划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动,城镇化进程也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尤为突出。选取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利用行政区划调整数据、历年的城镇化数据以及四普、五普、六普各县市区的城镇人口数据,详细分析了江苏行政区划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特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进程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县改市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与没有调整的县相比每年高出0.79个百分点,县(市)改区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与其他没有改区的县市相比每年高出0.83个百分点,并且县(市)改区令8个地级市的城市规模等级升格,说明行政区划调整具有显著的城镇化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建华  陈曦  戚伟  陈田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之一,行政区划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动,城镇化进程也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尤为突出。选取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利用行政区划调整数据、历年的城镇化数据以及四普、五普、六普各县市区的城镇人口数据,详细分析了江苏行政区划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特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进程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县改市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与没有调整的县相比每年高出0.79个百分点,县(市)改区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与其他没有改区的县市相比每年高出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南永清  宋明月  肖浩然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驱动下,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金融机构对物理网点的依赖,凭借对消费者动态行为信息的有效掌握,推动了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门槛下移,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支持程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呈现出更高的消费效应。此外,从数字金融发展演变趋势来看,数字金融在期初表现出明显的"长尾"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多数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逐渐高度趋同。因此,我国应该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包容性数字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普惠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婧  郑新奇  
在当前国家推行节约型社会、严格土地集约利用及管理的宏观环境下,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对存量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进行测算和挖掘,是城镇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问题。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潜力测算,并进一步考虑潜力的空间释放方案。研究结合智能模拟方法,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对多套方案进行了演化模拟,最后从形态紧凑的角度进行了方案评价与优选。结果显示,该方法体系可操作性强,研究结果在数量和空间方面可视化程度高,模拟方案可作为规划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长林  许大伟  邵国庆  
惠山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北部,其土地利用呈现"两高一重"的特点:建设用地比例高,占土地总面积的48.6%;工业用地比例高,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5%;耕地保护任务重,耕地保有量为1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0.5万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