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0)
2023(9187)
2022(7084)
2021(6548)
2020(5413)
2019(11822)
2018(12181)
2017(23397)
2016(13047)
2015(14713)
2014(14877)
2013(14482)
2012(13073)
2011(11738)
2010(11899)
2009(11182)
2008(11047)
2007(10419)
2006(9615)
2005(8631)
作者
(37318)
(31784)
(31211)
(29961)
(19465)
(15051)
(14041)
(12310)
(11977)
(11100)
(10983)
(10414)
(10214)
(10125)
(10028)
(9557)
(9308)
(9103)
(8975)
(8881)
(8161)
(7900)
(7847)
(7468)
(7273)
(7164)
(7089)
(6970)
(6549)
(6538)
学科
(48560)
经济(48495)
(45161)
(39647)
农业(29890)
管理(28934)
(21587)
税收(20153)
(19989)
(19280)
企业(19280)
业经(17145)
中国(16808)
(14723)
(12716)
方法(12560)
地方(11899)
(11390)
(10922)
数学(10576)
数学方法(10474)
(10350)
农业经济(10211)
发展(9767)
(9753)
(9281)
农村(9267)
收入(9236)
(9184)
(8562)
机构
学院(180396)
大学(172873)
(71875)
经济(70233)
研究(64150)
管理(63810)
理学(54156)
(54031)
理学院(53620)
管理学(52647)
管理学院(52352)
中国(50791)
农业(41193)
科学(40013)
(38274)
(36758)
业大(34315)
(33790)
(31087)
研究所(30140)
中心(30091)
财经(27671)
(25595)
农业大学(25262)
(25027)
(23766)
(23216)
师范(22937)
北京(22520)
(22164)
基金
项目(116387)
科学(89894)
研究(89370)
基金(81033)
(71366)
国家(70622)
科学基金(58899)
社会(55506)
社会科(51976)
社会科学(51963)
(48351)
基金项目(42669)
编号(40186)
(38833)
教育(38680)
自然(35231)
自然科(34381)
自然科学(34367)
自然科学基金(33715)
成果(33262)
资助(31535)
(30736)
(26961)
课题(26855)
重点(25817)
(24789)
(24259)
(24200)
国家社会(23072)
(22908)
期刊
(90818)
经济(90818)
(59551)
研究(57194)
中国(44346)
农业(39863)
学报(32163)
(28263)
科学(27034)
大学(24426)
学学(23382)
业经(21404)
教育(21154)
(19615)
金融(19615)
管理(18884)
(18594)
(15723)
(15407)
技术(14957)
农村(14223)
(14223)
农业经济(14020)
税务(13691)
问题(13410)
财经(12343)
经济研究(12143)
(11795)
世界(10569)
(10531)
共检索到289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永波  穆姗姗  
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效应,是促进国民经济长效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化解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关键。要真正发挥城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其初始动力在农业。但我国涉农税收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存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城乡二元税制、配套改革措施滞后等缺陷,难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于现实国情,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薇  
城乡分治的税制状况是达到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较大的制度障碍。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负担,却没能改变城乡二元税制的结构特征。作者认为,需要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坚持“轻税、简便、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以增值税、所得税为主体,财产税、保障税为辅的涉农税收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王东宾  慈锋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支持则是农村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机制不合理、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链选择与设计及经济转型等问题,并对如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广梅  栾敬东  
我国高等院校农经专业为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设置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模糊了专业性质,无法正确引导毕业生在涉农和农业领域就业。必须从增设农学课程、梳理非农课程内在联系、增设实习学时以及设置弹性课程等方面入手,加强新时期具有涉农就业意愿的农经人才的培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苏健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部城镇逐渐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向产业链条上低、中端的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大要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西部城镇要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必须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这既是对企业驾奴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考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  李胜茹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素梅  张芝萍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状,指出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构建了农村物流体系的总体框架模型,并对农村物流网络体系运作流程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英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不但在于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城镇的物理架构,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在"产城一体化"中如何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将文化产业镶嵌在城镇化的早期顶层设计中,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际宇  易丹辉  郭丽环  
文章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解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最终目的。依据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尝试建立一套评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最后根据2013年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为我国地方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大致分为三个梯队,整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城镇化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最低,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环境城镇化指标表现突出而进入第一梯队。这也为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连  黄帅  张夙  
碳绩效评价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决策者及时纠正"负绩效",激励"正绩效",以达到企业碳减排的目标。论文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精髓,以四维度的碳绩效评价体系为构建目的,设计各维度的具体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具体的评价和应用,结合湖南某镇TZ公司的特定案例进行碳绩效的评价实施,提出了以下结论:(1)碳绩效评价旨在对企业的碳盈利能力、碳资产质量及碳债务风险等进行评判,是碳排放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必须优化工艺设备,降低各环节能耗,建立并完善企业能耗和排放管理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