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2)
- 2023(15621)
- 2022(13104)
- 2021(12276)
- 2020(10298)
- 2019(23757)
- 2018(23945)
- 2017(46240)
- 2016(25299)
- 2015(28642)
- 2014(28750)
- 2013(28140)
- 2012(25378)
- 2011(22563)
- 2010(22815)
- 2009(20569)
- 2008(19823)
- 2007(17297)
- 2006(15133)
- 2005(13261)
- 学科
- 济(98762)
- 经济(98659)
- 管理(69949)
- 业(67290)
- 企(53567)
- 企业(53567)
- 方法(45455)
- 数学(39803)
- 数学方法(39099)
- 农(28583)
- 中国(27651)
- 业经(23047)
- 财(23013)
- 地方(22083)
- 学(21060)
- 农业(18857)
- 制(18267)
- 理论(17649)
- 贸(16813)
- 贸易(16800)
- 易(16241)
- 和(15254)
- 技术(15068)
- 环境(14582)
- 银(13983)
- 银行(13938)
- 务(13689)
- 财务(13606)
- 财务管理(13578)
- 划(13349)
- 机构
- 大学(348467)
- 学院(347303)
- 管理(139167)
- 济(131913)
- 经济(128589)
- 理学(120631)
- 理学院(119254)
- 管理学(116799)
- 管理学院(116170)
- 研究(113244)
- 中国(83660)
- 京(75295)
- 科学(72241)
- 财(59820)
- 所(55943)
- 农(55762)
- 业大(52920)
- 中心(52186)
- 江(51378)
- 研究所(51112)
- 范(47905)
- 财经(47859)
- 师范(47498)
- 北京(47350)
- 经(43452)
- 农业(43442)
- 州(42146)
- 院(41718)
- 经济学(38648)
- 师范大学(38365)
- 基金
- 项目(242837)
- 科学(190494)
- 研究(177660)
- 基金(174541)
- 家(152180)
- 国家(150913)
- 科学基金(130023)
- 社会(110414)
- 社会科(104517)
- 社会科学(104482)
- 省(95433)
- 基金项目(93118)
- 自然(85283)
- 自然科(83338)
- 自然科学(83318)
- 教育(81947)
- 自然科学基金(81765)
- 划(80363)
- 编号(74116)
- 资助(71689)
- 成果(59792)
- 重点(54151)
- 部(52429)
- 发(51529)
- 课题(50810)
- 创(50004)
- 创新(46621)
- 科研(46094)
- 项目编号(45227)
- 大学(44923)
- 期刊
- 济(144578)
- 经济(144578)
- 研究(99103)
- 中国(68238)
- 学报(54873)
- 农(51144)
- 科学(50418)
- 管理(49737)
- 财(44481)
- 教育(42703)
- 大学(41656)
- 学学(38657)
- 农业(35329)
- 技术(31993)
- 融(26881)
- 金融(26881)
- 业经(24563)
- 图书(24474)
- 经济研究(22534)
- 财经(21916)
- 问题(19227)
- 经(18698)
- 业(18311)
- 书馆(17022)
- 图书馆(17022)
- 科技(16984)
- 技术经济(16415)
- 版(16356)
- 理论(16325)
- 资源(16035)
共检索到50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追求"量"到"质"的飞跃。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游憩、交往等活动的硬件载体,是城市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必然路径。研究在深入解读新型城镇化内涵要素、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从等级体系、功能结构、空间类型、行为需求等多角度切入,构建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基于不同角度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模式,最后借助空间句法及GIS分析方法对渭南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为渭南市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可选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空间布局 差异化配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翔 肖炳科 孙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城市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机构养老设施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灵活性,有序协调城市养老资源。本文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充分研究分析当下机构养老设施现状,运用差异化分析进行养老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微观和政策引导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推动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的有序建设。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空间布局 差异化配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庆喜 李诚固 刘倩
以长春主城区6类共2 418个服务设施网点为基础数据,采用ArcGIS 10.1软件,引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圈层分析法等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服务设施布局视角讨论了主城区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服务设施网点所折射的城市用地结构以"单中心"集聚为主,同时外围也出现了扩散的再集聚,分层级呈现出"轴向式"与"跳跃式"并存的扩散格局,整体上形成了4级集聚中心;服务设施网点分布与建设用地整体上存在"偏差",其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建设用地,"西南—东北"两翼的服务设施网点配套明显不足;服务设施高密度区主要集中于"三环"以内,与建设用地的扩展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城市外围因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导致的城市功能缺失问题普遍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庆喜 李诚固 刘倩
以长春主城区6类共2 418个服务设施网点为基础数据,采用ArcGIS 10.1软件,引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圈层分析法等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服务设施布局视角讨论了主城区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服务设施网点所折射的城市用地结构以"单中心"集聚为主,同时外围也出现了扩散的再集聚,分层级呈现出"轴向式"与"跳跃式"并存的扩散格局,整体上形成了4级集聚中心;服务设施网点分布与建设用地整体上存在"偏差",其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建设用地,"西南—东北"两翼的服务设施网点配套明显不足;服务设施高密度区主要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琼 罗小龙 田冬 应婉云 孙智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合理与否对新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我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发展的轨迹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总结了等级配置模式、TOD模式、专业化服务中心模式等三种类型,并对不同模式的核心理念、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武汉光谷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三种布局模式和理念进行综合验证。该研究旨在对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研究引发思考和启示,并为新城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关键词:
新城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琼 罗小龙 田冬 应婉云 孙智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合理与否对新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我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发展的轨迹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总结了等级配置模式、TOD模式、专业化服务中心模式等三种类型,并对不同模式的核心理念、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武汉光谷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三种布局模式和理念进行综合验证。该研究旨在对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研究引发思考和启示,并为新城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关键词:
新城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剑锋
现有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严重依赖于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尚未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地方政府依赖性强,金融风险凸显。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应转变原来的投资拉动型,更加强调融资对投资的约束效应,突出融资的持续化、市场化、公开化。为此,本文提出了"三个创新改革、两个深化合作、一个大胆设想"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变革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融资 融资模式改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伟 潘雪晴 谢波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匹配的配置半径为:综合服务类和生活照料类设施为300~500m,文化休闲类设施为500~700m,提取出影响养老设施满意度的人居要素为道路密度、周边环境和设施质量,最终从“点、量、质”3方面提出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欢芳 刘玉亭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涌现出许多规模巨大的"大城镇",外来人口数量众多,但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却较低,对城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行政体制和规划管理瓶颈亟待突破。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概括总结了"大城镇"公服设施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管理、政策、规划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城镇"公服设施配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城镇 公服设施 配置 新塘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元京 张潇文
在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简称"两个设施")投资建设回顾、反思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构想,围绕城镇"两个设施"发展的长远要求,打破就资金谈资金的狭隘视角,从投资体制创新、筹资渠道拓宽与投资方式转变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提出建立分主体、分渠道、分方式的"两个设施"多元化资金供给模式与融资组合方式,推进城镇"两个设施"投资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投融资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远林 曹明明 吴冲 孙飞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跨越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的精髓,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也具有适用的现代性。它发端于都城建设,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小城镇规划建设。首先对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进行了提炼,然后提出了其新时代的嬗变,探讨了它在我国北方平原型小城镇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以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为样本,以临渭区通过专家评审并且正在规划实施期内的全部14个镇总体规划为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探讨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在我国北方平原型小城镇规划中的实践运用及其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艳慈 李爽 丁瑜
本文选择信息获取类、展览展示类、文娱活动类、体育休闲类等四类公共休闲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PSS统计软件,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公平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广州市中心城区各类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分布相对不均衡,呈"核心——边缘"格局;基于人口特征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在整体状态下处于量的相对公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功能和形态的差异,可以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渔樵 方俊 吴春虹
文章基于PPP模式分别从不同阶段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运行体制框架进行了构建,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保障PPP模式创新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PPP模式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