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1)
- 2023(20000)
- 2022(16896)
- 2021(15536)
- 2020(13220)
- 2019(29869)
- 2018(29567)
- 2017(57415)
- 2016(31442)
- 2015(35055)
- 2014(34758)
- 2013(34053)
- 2012(30822)
- 2011(27582)
- 2010(27474)
- 2009(24923)
- 2008(24166)
- 2007(21299)
- 2006(18488)
- 2005(15818)
- 学科
- 济(126110)
- 经济(125974)
- 管理(87546)
- 业(85698)
- 企(70490)
- 企业(70490)
- 方法(60401)
- 数学(53247)
- 数学方法(52448)
- 农(34858)
- 中国(32965)
- 财(30910)
- 业经(28953)
- 学(27133)
- 地方(25634)
- 农业(23186)
- 贸(22772)
- 贸易(22761)
- 制(22172)
- 易(22058)
- 理论(20652)
- 技术(20207)
- 务(19903)
- 财务(19812)
- 财务管理(19773)
- 企业财务(18768)
- 环境(18583)
- 和(18524)
- 银(17528)
- 银行(17457)
- 机构
- 学院(441955)
- 大学(441267)
- 济(173543)
- 管理(172766)
- 经济(169892)
- 理学(151353)
- 理学院(149637)
- 研究(146845)
- 管理学(146458)
- 管理学院(145684)
- 中国(105995)
- 科学(94848)
- 京(93681)
- 农(79444)
- 财(76440)
- 所(74001)
- 业大(72188)
- 研究所(68198)
- 中心(66670)
- 江(63922)
- 财经(62754)
- 农业(62694)
- 北京(58201)
- 经(57252)
- 范(57247)
- 师范(56521)
- 院(53806)
- 经济学(52747)
- 州(51430)
- 技术(48154)
- 基金
- 项目(313497)
- 科学(245744)
- 基金(227205)
- 研究(221427)
- 家(201284)
- 国家(199654)
- 科学基金(170924)
- 社会(139172)
- 社会科(132041)
- 社会科学(132007)
- 省(123679)
- 基金项目(120372)
- 自然(114335)
- 自然科(111796)
- 自然科学(111767)
- 自然科学基金(109754)
- 划(104506)
- 教育(102804)
- 资助(94494)
- 编号(88785)
- 重点(70898)
- 成果(69957)
- 部(68033)
- 发(66965)
- 创(65240)
- 课题(61884)
- 创新(60934)
- 科研(60588)
- 计划(58850)
- 教育部(57798)
- 期刊
- 济(180837)
- 经济(180837)
- 研究(120671)
- 中国(78568)
- 学报(77834)
- 农(71554)
- 科学(68440)
- 管理(61834)
- 大学(58235)
- 财(56842)
- 学学(55317)
- 农业(49044)
- 教育(46579)
- 技术(38812)
- 融(33554)
- 金融(33554)
- 业经(31947)
- 财经(29911)
- 经济研究(29859)
- 业(25710)
- 经(25658)
- 问题(24449)
- 科技(22284)
- 版(22129)
- 统计(21560)
- 技术经济(20878)
- 图书(20858)
- 业大(20766)
- 策(20154)
- 商业(20025)
共检索到62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航 姜钰 耿宁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型产业,探究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对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林业产业合理布局、城镇化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1998—2015年的统计数据,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新型城镇化是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结合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倒"U"形,说明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波动中下降,一段较为稳定期后出现小幅度增长趋势。对此,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强
通过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力度要明显大于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到煤炭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煤炭消费自身的贡献率逐步减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逐步提高,随后该影响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从状态空间模型来看,第一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基本上负影响。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持续增长,显示出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呈下降...
关键词:
煤炭消费 产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新疆城镇化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团结、培育区域增长极、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因此,城镇化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产业发展、财政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城镇化的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邢怀振 于荔苑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在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且在中部地区表现为"U型"的负向关系。因此,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红 李梦杰
文章采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与人口城镇化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并最终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就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比重逐渐增加,城镇化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城镇化率当期波动对三次产业产值当期波动有显著影响,上期误差对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当期波动有较明显的纠正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彧泽 胡日东
本文简述了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的机理。本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通过边际值的变动探索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变化规律,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分为五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实施时期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边际值、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传导效应边际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堂 陈光
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视角,本文从数字化转型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创新环境等维度,构建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体现产业结构升级,选取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空间面板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从地理距离特征和经济距离特征分析发现:在两种距离特征上,数字化转型各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效应,在经济距离特征上影响更大。数字化转型对域外地区的外溢效应大于域内的空间效应。静态模型对空间促进作用产生过高偏误,采用动态模型则可以进行修正。数字化转型创新环境和人力资本投入在经济特征下,对域内和域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在地理距离特征下,对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对域外地区产生阴影效应。为此,省域间应实施差异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积极发挥空间效应,推动产业生产效率提升、要素合理流动和融合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仲昆
笔者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对国际收支失衡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相对比,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程度更高。在现阶段,应对本国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江茹 范新英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湛 黎红梅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林业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林业制度改革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由于注重生态建设的宏观环境且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GDP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却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政府和林业生产者要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林业产业多元化和高价值化发展;注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林业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福利水平,积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促进林农积极投入林业经营;应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和林业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湛 黎红梅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青荣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是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198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水平、R&D(研究与开发)强度、对外开放水平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迁逐渐成为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呈现持续地弱化趋势;对外开放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化;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弹性为负值,亟待提高R&D投资效率和投资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青荣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是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198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水平、R&D(研究与开发)强度、对外开放水平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迁逐渐成为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呈现持续地弱化趋势;对外开放水平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化;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弹性为负值,亟待提高R&D投资效率和投资规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赫国胜 周琳
利率期限结构中状态因子分别代表长期水平、短期斜率和中期曲度,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不同因子表现出的传导效应是不同的。以发展中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中的状态因子进行估计。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分段研究,从而得到代表短期斜率项的利差因子β1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相比较其他两个状态因子更强的结论,进而说明利差因子β1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实现更具实践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艳君 贾立江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发展因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能源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了波动特征;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制度因素对节能减排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是逐渐在增大的。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碳排放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态文明角度
长三角金融集聚、城镇化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的长期动态分析
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致的城镇化效应研究——一个省级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实证检验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影响及路径研究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动态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