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3)
2023(16837)
2022(13976)
2021(12806)
2020(10588)
2019(24047)
2018(24054)
2017(45884)
2016(25204)
2015(28362)
2014(28535)
2013(28137)
2012(26106)
2011(23711)
2010(23811)
2009(21600)
2008(20935)
2007(18729)
2006(16829)
2005(15184)
作者
(75997)
(62941)
(62548)
(59435)
(40129)
(30192)
(28359)
(24773)
(24197)
(22608)
(21453)
(21386)
(20342)
(20184)
(19594)
(19539)
(18798)
(18524)
(18129)
(17953)
(15794)
(15668)
(15359)
(14499)
(14140)
(14116)
(13975)
(13961)
(12863)
(12542)
学科
(107973)
经济(107858)
管理(67488)
(66361)
(52720)
企业(52720)
方法(41404)
数学(34917)
数学方法(34533)
中国(32841)
(30842)
地方(29399)
业经(26326)
(24332)
(22311)
农业(20871)
(18957)
(18416)
贸易(18399)
(17727)
技术(17078)
理论(16917)
环境(16894)
(16877)
(16719)
银行(16656)
(16462)
(16444)
金融(16441)
(16052)
机构
大学(359474)
学院(358410)
(142018)
经济(138772)
管理(137092)
研究(130529)
理学(117359)
理学院(115962)
管理学(113836)
管理学院(113208)
中国(95822)
科学(83049)
(79571)
(67227)
(65396)
(62970)
研究所(61291)
中心(57702)
业大(56513)
(55005)
农业(51081)
北京(50849)
(49687)
财经(49664)
师范(49125)
(47843)
(45023)
(44516)
经济学(42013)
(40194)
基金
项目(244789)
科学(191015)
研究(177262)
基金(174860)
(154434)
国家(153107)
科学基金(129517)
社会(110148)
社会科(104210)
社会科学(104184)
(96894)
基金项目(92691)
自然(84477)
自然科(82409)
自然科学(82386)
(81988)
自然科学基金(80889)
教育(79900)
编号(72176)
资助(71653)
成果(58762)
(56936)
重点(55645)
(52424)
课题(51135)
(50754)
创新(47380)
科研(46235)
国家社会(44963)
发展(44961)
期刊
(164921)
经济(164921)
研究(109101)
中国(76001)
学报(61193)
(60919)
科学(56299)
管理(52368)
大学(45489)
(44993)
教育(43561)
学学(42642)
农业(42090)
(32494)
金融(32494)
技术(31169)
业经(28355)
经济研究(25857)
财经(23620)
(22003)
问题(21857)
(20308)
图书(20279)
科技(18475)
技术经济(17272)
(16889)
现代(16776)
理论(16756)
资源(16249)
商业(16053)
共检索到54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红岩  
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前提,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龙头。本文通过探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的内涵、互动机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河南省现状,提出二者协调互动发展的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丽  孙建中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速了第三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电商产业集聚程度还有待提升,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改革的促进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旨在指导电商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各省市之间城镇化水平不同,导致电商产业集聚水平也存在差异,电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作用也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规模集聚,电商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2015-2019年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加强,但不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杨  许宁  
文章利用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相邻地区新型城镇化也会形成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能够显著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是信息化水平、技术创新、市场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旅游产业集聚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社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尚不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芳  汤振兴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_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_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_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通过要素空间集聚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例,解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要素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中城市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建中,应发挥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彦平  马宝成  何万丽  
新型城镇化可拉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可推动新型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形成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部署宏观背景下,本文系统探讨宁夏职业教育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宁夏走出一条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英  
我国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集聚发展倾向。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能否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意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相关模型,验证了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模型验证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当前城镇化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望辉  张奋勤  刘习平  
文章构建了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和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新型城镇化到产业集聚水平提升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言,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方  徐志文  
产业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经济载体,其结构调整、空间演进以及要素流动深刻影响着城镇化的格局以及质量。本文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以及共生的原则入手,对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共生互动的具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同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本文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种互动发展模式,及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硕   吕延方  
城镇化作为内需的最大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循环”政策的重要内涵之一。基于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视角,选取2010—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基础、异质性、调节作用角度实证分析对城镇化的影响,并结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背景和外部性理论,使用门槛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协同集聚助力城镇化,且存在异质性影响;政府干预抑制协同集聚的提升作用;本土规模市场效应增强协同集聚效应;MAR&Jacobs外部性的空间溢出是协同集聚促进城镇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硕   吕延方  
城镇化作为内需的最大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循环”政策的重要内涵之一。基于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视角,选取2010—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基础、异质性、调节作用角度实证分析对城镇化的影响,并结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背景和外部性理论,使用门槛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协同集聚助力城镇化,且存在异质性影响;政府干预抑制协同集聚的提升作用;本土规模市场效应增强协同集聚效应;MAR&Jacobs外部性的空间溢出是协同集聚促进城镇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谢元态  翁贞林  刘克春  刘小春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法制建设、重要要素聚集功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立健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