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9)
2023(15396)
2022(12524)
2021(11627)
2020(9333)
2019(21440)
2018(21232)
2017(40192)
2016(21712)
2015(24731)
2014(24574)
2013(23985)
2012(22202)
2011(20537)
2010(20618)
2009(19007)
2008(18683)
2007(16581)
2006(15203)
2005(14187)
作者
(63948)
(53037)
(53017)
(50291)
(34066)
(25410)
(23883)
(20657)
(20624)
(18918)
(18265)
(17985)
(17322)
(17210)
(16844)
(16510)
(15940)
(15391)
(15336)
(15160)
(13453)
(13225)
(13213)
(12298)
(11978)
(11945)
(11930)
(11717)
(10838)
(10625)
学科
(100327)
经济(100227)
管理(55271)
(54460)
(41544)
企业(41544)
方法(38517)
数学(34150)
数学方法(33577)
中国(33454)
(29038)
地方(24141)
业经(22666)
(19493)
贸易(19474)
(19347)
农业(19207)
(18929)
(18626)
(18500)
(16834)
银行(16798)
(16502)
金融(16499)
(16363)
(16256)
环境(14473)
理论(14227)
技术(13832)
(13214)
机构
学院(311412)
大学(310794)
(134346)
经济(131698)
研究(117570)
管理(113020)
理学(95891)
理学院(94771)
管理学(92850)
管理学院(92308)
中国(91024)
科学(70608)
(68867)
(60497)
(60112)
(54944)
研究所(54798)
中心(52025)
(47880)
财经(46829)
业大(44881)
北京(44639)
农业(42775)
(42731)
(42600)
(42395)
经济学(42347)
师范(41906)
(38080)
经济学院(37970)
基金
项目(203848)
科学(160582)
研究(149176)
基金(147453)
(130314)
国家(129250)
科学基金(109255)
社会(95797)
社会科(90858)
社会科学(90838)
(78665)
基金项目(75369)
自然(68747)
教育(68716)
(67241)
自然科(67194)
自然科学(67177)
自然科学基金(65989)
资助(62212)
编号(59356)
(49349)
成果(49251)
重点(47189)
(45410)
课题(43322)
(42425)
国家社会(40620)
创新(39827)
发展(39637)
(38993)
期刊
(155537)
经济(155537)
研究(99190)
中国(71527)
(52806)
学报(49793)
科学(47076)
管理(45344)
(43505)
教育(39017)
大学(38412)
农业(36311)
学学(35931)
(33178)
金融(33178)
技术(28597)
经济研究(26506)
业经(25227)
财经(23642)
(20616)
问题(20429)
(20129)
(18110)
世界(17336)
国际(16772)
统计(15794)
技术经济(15540)
图书(14642)
(14277)
(14122)
共检索到49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新"着手,全面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和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并总结分析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秋实  陈萍  
以国外城镇化发展的3种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当前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上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后指出,基于人口、土地、环境的约束,城乡统筹与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进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及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秀娥  李冬艳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应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发挥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创新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培育新型城镇化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仪青  
本文从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结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加强政府调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调控模式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品位规划,严格维护规划的刚性;转变观念,坚持用经营的理念完善城镇功能;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昕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型观光农业园逐渐成为辅助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受思想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违背了新型城镇化的宗旨。为充分发挥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作用,需要充分理解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坚持生态性、功能性等原则,探索出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立志  冯伟  邱君  
中国每年有超过2亿t秸秆白白腐烂或被焚烧,这其实是浪费了生产超过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鼓励和引导秸秆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农业条件下,必须树立大农产品观念,把农作物的秸秆作为农产品的一个类型来看待。本文在分析国外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和措施及中国农作物秸秆发生量和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秸秆产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小  金彦平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外的城镇化实践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又有所不同,不能走西方的老路。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目的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依赖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针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纯礼  
通过深入分析国外4种主要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的城镇化、以拉美为代表的畸形城镇化和以亚洲新兴地区的经济拉动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镇产业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加快城镇体系发展,以期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职能制度化,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改革利益固化的城乡管理体制,变革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啸  赵川  
四川藏区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任务,内地的工业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难以在此复制。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的重要产业,以旅游为导向推进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备受各界关注。从国内外研究旅游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归纳出四川藏区旅游城镇化的发展逻辑在于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以推动城镇化和现代化,实现后发优势;而旅游城镇化的动力则源于旅游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并由此产生"飞地"和"全域旅游"两种典型模式。未来,四川藏区的旅游城镇化发展路径应主要围绕按照旅游目的地体系布局构筑地理空间,以旅游业为主导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以旅游业推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胡文君  
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重新考察并提炼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及教训,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并提出完善多层次市镇体系、为城镇外来人口提供"安居"条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