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1)
- 2023(15289)
- 2022(12495)
- 2021(11145)
- 2020(9397)
- 2019(21094)
- 2018(20835)
- 2017(40230)
- 2016(22090)
- 2015(24805)
- 2014(25279)
- 2013(25110)
- 2012(23794)
- 2011(21671)
- 2010(22002)
- 2009(20290)
- 2008(20313)
- 2007(18588)
- 2006(16486)
- 2005(15356)
- 学科
- 济(103774)
- 经济(103678)
- 业(57932)
- 管理(57102)
- 企(43626)
- 企业(43626)
- 方法(38698)
- 数学(33445)
- 数学方法(33113)
- 中国(31368)
- 农(30881)
- 地方(29964)
- 业经(24233)
- 财(22005)
- 学(21474)
- 农业(20874)
- 制(18866)
- 贸(17381)
- 贸易(17369)
- 银(17042)
- 银行(17005)
- 融(16778)
- 金融(16775)
- 易(16718)
- 地方经济(16457)
- 行(16389)
- 发(15845)
- 环境(15275)
- 产业(15017)
- 和(14838)
- 机构
- 学院(324912)
- 大学(323264)
- 济(135803)
- 经济(132812)
- 研究(119694)
- 管理(117868)
- 理学(100131)
- 理学院(98829)
- 管理学(97030)
- 管理学院(96401)
- 中国(89879)
- 科学(74970)
- 京(70491)
- 所(62914)
- 农(62151)
- 财(61450)
- 研究所(57022)
- 中心(54323)
- 江(52287)
- 业大(49919)
- 农业(48624)
- 财经(47929)
- 范(45418)
- 师范(44934)
- 北京(44662)
- 经(43336)
- 院(42895)
- 经济学(42198)
- 州(41410)
- 省(38323)
- 基金
- 项目(212583)
- 科学(166562)
- 研究(154434)
- 基金(151729)
- 家(133494)
- 国家(132355)
- 科学基金(111604)
- 社会(97885)
- 社会科(92786)
- 社会科学(92762)
- 省(85216)
- 基金项目(80031)
- 划(71411)
- 自然(70593)
- 教育(69534)
- 自然科(68905)
- 自然科学(68884)
- 自然科学基金(67645)
- 编号(62568)
- 资助(61402)
- 发(52315)
- 成果(51361)
- 重点(49120)
- 部(46096)
- 课题(44680)
- 创(43972)
- 发展(41957)
- 展(41294)
- 创新(41282)
- 国家社会(40646)
- 期刊
- 济(158651)
- 经济(158651)
- 研究(97549)
- 中国(70931)
- 农(58594)
- 学报(54147)
- 科学(49625)
- 财(46852)
- 管理(43110)
- 大学(40076)
- 农业(39373)
- 学学(37742)
- 教育(36391)
- 融(33316)
- 金融(33316)
- 技术(28245)
- 业经(27350)
- 经济研究(25160)
- 财经(23813)
- 问题(21744)
- 业(21172)
- 经(20636)
- 技术经济(16619)
- 版(16279)
- 贸(16189)
- 商业(15667)
- 图书(15564)
- 科技(15472)
- 资源(15392)
- 统计(15169)
共检索到50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 白洋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县域产业聚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发现,2003-2012年间,中国县域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相比,县域城镇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须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姣 张正河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县城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只有发达的县域经济才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民实现"县域城镇化"。为求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对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关性最显著。
关键词:
城镇化 县域经济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翀 常黎丽
现阶段,在我国中部地区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县域城镇化空间发展往往与经济空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湖南省2001—2010年城镇化率数据,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ArcGIS和GeoDA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探索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0年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地区空间分异比较明显;在演进的时空格局上,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距稳中有降,长株潭高值区逐渐形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格局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在经济后发地区则不然。最后提出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带动策略,以期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的中部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王靖宇
本文通过梳理2000-2013年黑龙江省城镇化有关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旅游总收入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获得PearSon相关系数及检验结果,得出两者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昊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尚不明显,一些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城镇化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然后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政府必须基于长期的财政支持思路,建立城镇化与财政政策"双向发展"的经济体制。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财政政策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梅 朱海 张目 陈志强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值。以贵州省68个县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熵法实现了对主、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决策的组合赋权,有效降低了信息损失;将相对熵法应用于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春玲 刘秋玲
县域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与着力点,实现县域新型城镇化在合理利用空间与资源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形态,在促进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缩小城乡间差距、合理规划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县域新型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梅 朱海 张目 陈志强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值。以贵州省68个县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熵法实现了对主、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决策的组合赋权,有效降低了信息损失;将相对熵法应用于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华 黄小舟
文章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内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建立了简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拉开档次的评价方法,计算了我国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分;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各种检验,确定了空间杜宾模型为解释模型,并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支持空间杜宾模型结论的稳健;基于模型分析了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的现实因素和作用机制,形成了可靠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质量评价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柳 赵艳霞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要素集聚走向结构优化,逐步形成目前的新型城镇化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素所表现出的路径依赖性对区域内部的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考察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流通业发展的内生经济关系,本文结合静态时点、动态时变和灰色度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新型城镇化能有效助力流通产业发展,其特点是通过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梳理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流通业的外部经济性。第二,人力资本要素和金融资本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但人口的过度集中和过度投资都不利于流通产业发展,而技术资本的持续投入则始终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第三,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都会对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造成路径依赖,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之间的“黏性”滞后阶为3,东部地区相对较低,但也存在2阶滞后,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降低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发展滞后效应的最佳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关键词:
产业聚集区域 物流发展 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