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805)
2022(9392)
2021(8519)
2020(6983)
2019(15639)
2018(15545)
2017(30357)
2016(16629)
2015(18706)
2014(18604)
2013(18003)
2012(16467)
2011(14876)
2010(15271)
2009(13999)
2008(13907)
2007(12647)
2006(11579)
2005(10422)
作者
(47588)
(39840)
(39597)
(37730)
(25421)
(18676)
(18123)
(15213)
(15192)
(14408)
(13713)
(13399)
(12830)
(12573)
(12566)
(12231)
(11943)
(11761)
(11545)
(11385)
(10037)
(9674)
(9648)
(9207)
(8968)
(8958)
(8815)
(8807)
(7989)
(7975)
学科
(65786)
经济(65706)
管理(48032)
(48017)
(37443)
企业(37443)
(24554)
方法(23388)
中国(21688)
数学(19627)
数学方法(19309)
(18121)
业经(17109)
农业(16142)
(15012)
地方(15011)
(13854)
(13271)
(12158)
贸易(12150)
(11807)
(11211)
银行(11182)
理论(10833)
(10746)
(10532)
技术(10189)
(10132)
金融(10130)
(10109)
机构
学院(238440)
大学(237312)
(99448)
经济(97327)
管理(90990)
研究(84146)
理学(77870)
理学院(76961)
管理学(75594)
管理学院(75116)
中国(62743)
(49926)
科学(49812)
(48096)
(42093)
(41398)
(38188)
研究所(38037)
中心(37824)
财经(37175)
业大(34248)
(33769)
(33053)
师范(32750)
农业(32128)
北京(30991)
经济学(30495)
(30352)
(29655)
经济学院(27483)
基金
项目(156497)
科学(124740)
研究(117461)
基金(114077)
(99276)
国家(98409)
科学基金(84292)
社会(76154)
社会科(72187)
社会科学(72167)
(60791)
基金项目(59288)
教育(53596)
自然(52423)
(51417)
自然科(51253)
自然科学(51236)
自然科学基金(50340)
编号(48093)
资助(45483)
成果(40992)
重点(35639)
(35107)
(34835)
课题(33868)
(32509)
国家社会(31957)
创新(30326)
教育部(30006)
(29992)
期刊
(115741)
经济(115741)
研究(73534)
中国(48722)
(39822)
(35996)
学报(35694)
科学(34363)
管理(34196)
教育(27999)
大学(27662)
农业(26619)
学学(25961)
(24603)
金融(24603)
业经(19820)
技术(19326)
财经(18350)
经济研究(18290)
(15886)
问题(15578)
图书(13305)
(13142)
(12375)
现代(11869)
(11572)
(11164)
论坛(11164)
技术经济(11154)
国际(10978)
共检索到364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凡瑜  
公共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政策方案及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一些累积问题和新增问题不断叠加,使得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共政策供给能否及时、适宜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契合,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明晰公共政策未尽之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的变量关系,既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从应然层面来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建互促,理论上应该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然而,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两大战略之间又存在着内在张力。这种内在张力表现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政策梗阻困境。具体而言,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空双重维度上所产生和遗留的普遍的政策梗阻现象,不仅加剧了城乡融合的实施难度,而且加大了其实践的复杂性。因此,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这两大战略在认识、政策、实践三个层面上规避政策梗阻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仅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对实务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实践问题,以避免产生与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设计初衷相悖的后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军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要"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52.57%,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海鹏  李丽霞  李志芳  
城镇化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之一,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强劲动力之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切实把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统筹现在与未来,合理布局机构,培育完善的服务网络,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瑞云  刘志华  
现阶段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对象受限、供给内容不当和供给标准不明等问题。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但固化的二元户籍制度仅仅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表象,而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及不完善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才是导致制度困局的关键。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不在只停留在农民工市民化现象的本身,而是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着眼,深入剖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制度层面的原因,这对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群  
阐释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概念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要义,提出公共图书馆肩负"人的城镇化"的重任。着重阐述公共图书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承担促进社会平等、彰显公民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建立立体辐射模式,融入城镇社区,打造数字服务平台,完成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使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帆  胡蝶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内在的和外在的条件要求城镇化必须走优质高效的道路。然而目前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还存在着争议。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各方面建设并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协调。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方式必然转型,并通过增长动力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影响,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帆  胡蝶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内在的和外在的条件要求城镇化必须走优质高效的道路。然而目前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还存在着争议。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各方面建设并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协调。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方式必然转型,并通过增长动力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影响,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诗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调整,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新型城镇化下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为高等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型城镇化下的高等教育推进策略,以期为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凯  郭静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该文从社会分工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层面来剖析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总结其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进一步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得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性;最后综合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推动策略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建设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商业银行要顺应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和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2.57%,较1978年底提高34.7个百分点,我国开始跨入城镇化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永清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命题。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梳理,系统分析了发展中所面临的二元对立、政府主导与土地财政困境;并从城乡关系与工农均衡、市场与政府角色效应、制度创新与可持续理念维度综合审视了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指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四化同步为价值动力,将价值承载于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三型"城镇化全新发展理念和顶层设计应坚持的发展规划原则;同时从政策层面就如何加强户籍、土地、就业、社保和市场与政府等制度与机制建设上提出了推进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仁伟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提升是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归纳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典型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新观念思路、完善城乡体制、强化产业支撑、关注农民发展以及推进职业教育的策略和建议,以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云  
目前我国面临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财政赤字不断加大、土地问题非常严峻和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困境,为此,需要在消除城乡户口差别,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吸引社会资本,借助现代科技改造城镇基础设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保障农村居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发展城镇特色产业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