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0)
2023(7080)
2022(5339)
2021(4817)
2020(3918)
2019(9077)
2018(9210)
2017(17638)
2016(9653)
2015(11150)
2014(11216)
2013(11085)
2012(9627)
2011(8371)
2010(8551)
2009(7915)
2008(8030)
2007(7410)
2006(6880)
2005(6465)
作者
(26392)
(21833)
(21776)
(20595)
(14213)
(10206)
(10131)
(8447)
(8319)
(8041)
(7485)
(7288)
(7157)
(7014)
(6731)
(6703)
(6495)
(6465)
(6304)
(6288)
(5533)
(5280)
(5177)
(4983)
(4960)
(4861)
(4829)
(4824)
(4525)
(4324)
学科
管理(35149)
(34865)
经济(34823)
(33141)
(25206)
企业(25206)
中国(14761)
(13462)
(13038)
贸易(13033)
方法(12930)
(12852)
(12138)
(11296)
数学(10465)
数学方法(10404)
(10342)
业经(10115)
(8001)
出口(7998)
出口贸易(7998)
地方(7950)
农业(7654)
(7631)
服务(7602)
财务(7596)
财务管理(7575)
(7164)
银行(7159)
工作(7153)
机构
大学(129809)
学院(128336)
(53919)
管理(52715)
经济(52426)
理学(42612)
理学院(42167)
研究(42161)
管理学(41649)
管理学院(41366)
中国(35857)
(28623)
(27839)
科学(23630)
(22359)
(20880)
中心(20684)
财经(20458)
(19101)
(18593)
研究所(18365)
北京(17961)
(17672)
经济学(16899)
(16520)
师范(16379)
业大(16262)
经济学院(15240)
(15200)
(15152)
基金
项目(80940)
科学(63662)
研究(62166)
基金(58271)
(49782)
国家(49351)
科学基金(42800)
社会(40624)
社会科(38473)
社会科学(38460)
(31033)
基金项目(30389)
教育(27379)
编号(26288)
自然(25384)
(25365)
自然科(24821)
自然科学(24818)
自然科学基金(24388)
资助(23184)
成果(22048)
(17754)
重点(17658)
(17620)
课题(17574)
国家社会(17310)
(16467)
项目编号(16331)
(15590)
创新(15482)
期刊
(66353)
经济(66353)
研究(41133)
中国(33213)
(23609)
管理(22528)
(18188)
学报(17001)
科学(16971)
(14922)
金融(14922)
大学(13787)
教育(13720)
图书(12518)
学学(12363)
技术(11876)
农业(11729)
业经(10576)
财经(10179)
经济研究(10174)
书馆(9316)
图书馆(9316)
(9242)
问题(9150)
(8941)
国际(8229)
(7946)
现代(7061)
会计(6736)
世界(6500)
共检索到217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荆文锴  张耀军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人口流动是必然的。在我国仍以户籍为手段进行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背景下,人户分离将长期存在。属地管理政策到目前为止还很不完善,人户分离的人口群体难以享受到应有的福祉,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因此,要从流出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角度考虑人口管理,弥补流入人口管理的不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辉  陈惠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城镇化进步是同一过程,人口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作为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流动人口的定居及转化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特殊的城镇化进程,针对城镇化率量高质低的现状,我国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户籍人口(或者说是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农村人口)的比重上。对此,拟从多维视角切入,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划分与统计方法进行探索与验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的非  
流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是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流通产业的高就业、高关联、高牵引和高保障作用,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结构、规模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了流通产业亟需解决的新型城镇化问题后,提出了嵌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完善流通体系、加大机制改革,梳理流通政策、完善法规制定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同现代流通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磊  潘劼  
论文以四川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口流出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不同于沿海地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以生活为主导,农民进城的目标以生活与教育为主,而非进城务工。进城人群的主体是劳动力大量流失后剩下的留守人群,进城生活的经济来源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的返还。在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较弱的同时,形成了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如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县城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繁荣发展,县域城镇人口增速远超过地级市等。基于新的认识,研究对城镇化机制相关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就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潜在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焕  张萌  王静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支出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与推动效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性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支出具有负外部性效应。因此,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探索宏观调控政策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深化财政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晓辉  朱为群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政府和市场分工不明确、政府间支出责任错位的背景下,我国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按照"先国家后地方"的原则,首先在国家层面上,规范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统一建立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清楚界定政府和市场、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以确保各地政府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标准,实现"底线公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焕  张萌  王静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支出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与推动效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性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支出具有负外部性效应。因此,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探索宏观调控政策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深化财政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永平  王可苗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日趋增强。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并不显著,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抑制作用。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在三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区域要基于公共服务供给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特点制定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区域性医疗卫生条件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鹏  李诚固  陈才  段佩利  
以吉林省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脱钩模型,分析2003年以来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结果表明:1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呈现空间非均衡性和时间稳定性状态,高值分布于东部沿边地区和中部核心城市,低值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2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呈现递增态势(吉林市和四平市除外),基本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的地域分异明显,医疗卫生服务和市政设施服务的地域差异不大,文化体育服务的极化特征突出;3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始终处于拮抗耦合阶段,协调度较差,人口城镇化与文化体育服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下降趋势;4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呈现以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和弱负脱钩为主的脱钩状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祖继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中央专门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家华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规模大、速度快、进程长,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最终受制于碳预算的刚性约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碳的预算约束不仅带来巨大的原材料需求、劳动力需求和消费品市场需求的机遇,构成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源,更重要的是它还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一、保护全球气候的碳预算从《哥本哈根协议》到启动"德班平台"谈判需要达成的"2015气候协议"①,就是要将全球温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贾继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要求破解新形成的城市内部新教育二元结构。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政府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改革、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机会均等;需要推进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和共同治理,以民主化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针对政府的绩效管理和教育问责制度,督促政府切实履行上述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登强  王欢欢  
新型城镇化,旨在强调人本管理,城镇化的核心突出以"人"为上。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着重从人口城镇化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三个方向的发展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城乡二元制阻碍人口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固定,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向农村地区推广城市文明的进程难以完成。通过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农民利益;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农村环境,创造吸引新生一代回乡发展的大环境;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文明的接受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