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1)
- 2023(17786)
- 2022(14820)
- 2021(13859)
- 2020(11508)
- 2019(26368)
- 2018(26156)
- 2017(50616)
- 2016(27299)
- 2015(30885)
- 2014(31023)
- 2013(30328)
- 2012(27465)
- 2011(24674)
- 2010(24454)
- 2009(22367)
- 2008(21421)
- 2007(18964)
- 2006(16916)
- 2005(14526)
- 学科
- 济(111971)
- 经济(111819)
- 业(79676)
- 管理(74733)
- 企(57517)
- 企业(57517)
- 农(52282)
- 方法(48357)
- 数学(42454)
- 数学方法(41887)
- 农业(34617)
- 中国(30230)
- 业经(29406)
- 财(26826)
- 地方(25052)
- 学(22671)
- 制(21960)
- 贸(18114)
- 贸易(18105)
- 易(17589)
- 技术(17146)
- 理论(16892)
- 发(16833)
- 环境(16715)
- 银(16108)
- 银行(16068)
- 务(15855)
- 体(15849)
- 财务(15772)
- 和(15769)
- 机构
- 学院(383628)
- 大学(381567)
- 管理(152934)
- 济(152475)
- 经济(149112)
- 理学(133132)
- 理学院(131712)
- 管理学(129206)
- 管理学院(128516)
- 研究(125900)
- 中国(94679)
- 京(79990)
- 科学(79069)
- 农(77321)
- 财(67603)
- 业大(63027)
- 所(62046)
- 中心(59679)
- 农业(59225)
- 江(57133)
- 研究所(56704)
- 财经(54184)
- 范(51342)
- 师范(50891)
- 经(49569)
- 北京(49319)
- 州(45666)
- 院(45403)
- 经济学(45173)
- 经济管理(41432)
- 基金
- 项目(269518)
- 科学(212122)
- 研究(198374)
- 基金(195048)
- 家(169482)
- 国家(168000)
- 科学基金(144997)
- 社会(125405)
- 社会科(118469)
- 社会科学(118437)
- 省(107142)
- 基金项目(104096)
- 自然(93647)
- 自然科(91425)
- 自然科学(91402)
- 教育(90367)
- 自然科学基金(89715)
- 划(88446)
- 编号(82177)
- 资助(78903)
- 成果(65334)
- 重点(59960)
- 部(59142)
- 发(57900)
- 课题(55711)
- 创(55589)
- 创新(51891)
- 科研(51411)
- 国家社会(51396)
- 教育部(50433)
- 期刊
- 济(169252)
- 经济(169252)
- 研究(108299)
- 农(77634)
- 中国(74709)
- 学报(61985)
- 科学(57127)
- 农业(52811)
- 管理(52210)
- 财(49771)
- 大学(48492)
- 学学(45833)
- 教育(41623)
- 融(34419)
- 金融(34419)
- 技术(33788)
- 业经(33393)
- 财经(25449)
- 业(24771)
- 经济研究(24146)
- 问题(23679)
- 经(21637)
- 版(20336)
- 图书(19310)
- 科技(18755)
- 资源(18258)
- 技术经济(17945)
- 理论(17834)
- 业大(17231)
- 现代(17131)
共检索到555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小芳 刘凌览 张越 祁凌云
研究目的:为完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宅基地置换制度、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证据推理法。研究结果:(1)宅基地置换后,农户对公共设施、精神文明满意度相对较高,对房屋条件满意度较低;(2)置换后农户生活成本有所增加,但生活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对农户满意度影响较小;(3)置换后在家务农的男性比女性满意度偏高;(4)既以种地谋生又在当地兼职的农户比单纯种地谋生的农户满意度高。研究结论:在宅基地置换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护农户利益;注重产业配套,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强化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媛媛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宅基地置换存在的问题1."小产权房"无产权,限制房产资源流通。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所有权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分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同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小芳 祁凌云 刘凌览 张越
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以增加耕地面积、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宅基地置换工程。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和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怡山湾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宅基地置换模式中的典型代表。笔者根据两地实地调查以及对200户农户的访谈,从不同角度对两种模式及其满意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两种模式的经验,以期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基于农村空心化背景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宅基地价值日益凸显,社会各方对宅基地的需求、评价和预期发生了变化,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宅基地功能是在现行所有制框架下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宅基地承载的功能效用变动视角展开分析,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构宅基地功能的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功能变动 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丹秋 廖成泉 胡银根 章晓曼
研究目的:从微观福利视角,探究影响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意愿的驱动因素。研究方法:以湖北省4个典型村的117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宅基地置换政策了解度、新区公共服务设施情况4类因素对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有显著影响,且均对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有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论: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差别化引导和推动农户参与宅基地置换;强化宅基地置换政策宣传力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化;以增进农户福利为宅基地置换效果的衡量尺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清香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宅基地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文章从农村宅基地的获得、使用、退出等环节所涉及到的农村土地性质的变化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在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 土地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冠男
城镇化战略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推动城镇化进程,仅依靠户籍制度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同步改革土地制度。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框架下,农民无法以土地权益主动参与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利益,难以实现市民化的有效经济支持。因此,应赋予农民对其宅基地的土地权益,丰富宅基地土地权益的实现形式,使其转变为进城落户的资本,以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湖平 李雅婷 郑鹏 古睿
基于湖南省岳阳市407个样本的微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离散Probit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资本结构的差异性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均对农户宅基地整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作用强度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干部数量、家庭收入来源、邻里关系、家庭党员数量、家庭总人口、距耕地距离等;(2)不同资本类型农户对宅基地整治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满意度,资本合理型农户的满意度更高;(3)在不同资本类型农户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中,资本合理型农户更倾向于宅基地整治带来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提高,资本缺乏型农户更倾向于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翟全军 卞辉
虽然我国立法对宅基地的流转一直持否定态度,但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宅基地财产权,各类宅基地流转及隐形买卖现象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财产权权能受到大幅抑制,流转受到诸多法律限制,仅体现在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但其财产权权能可以随政策、法律的宽松而不断扩充,因此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宅基地可以弥补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故其所蕴含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容忽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正是进一步扩充农村宅基地财产权权能,充分发挥农村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有益...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流转 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久生 涂建华 晏群 彭华伟 李兆华 李惠萍 鄢兆平 高守杰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黄天送 郭垚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强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村改水和道路交通"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民建房热情高涨,出现了新一轮农村建房热。然而,缺乏规划引导、布局零乱、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一户多宅"以及"一宅超限"等现象在农村建房中大量存在,农村宅基地违法案件也屡屡发生。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全市耕地保有量95.5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1万亩,均位居宜昌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梓涵 张文秀
2007年至今,成都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农民是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宅基地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依据四川省成都市周边5区县11个村400份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农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农民对改革带来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较为满意,而对改革后的收入、就业以及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较低。因此,应努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保护参与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农民利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奎
湖北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总体上为6.065,二级指标中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与培训、农田水利设施、惠农政策的满意度偏低。受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对农民满意度提升有积极影响。强化湖北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支持、优先解决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信息服务等)、规范乡村管理能促进农民满意度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