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31)
- 2023(21367)
- 2022(17820)
- 2021(16394)
- 2020(13665)
- 2019(31204)
- 2018(30847)
- 2017(59105)
- 2016(31952)
- 2015(35716)
- 2014(35569)
- 2013(35044)
- 2012(32197)
- 2011(28817)
- 2010(28871)
- 2009(26727)
- 2008(26525)
- 2007(23529)
- 2006(21089)
- 2005(18932)
- 学科
- 济(140068)
- 经济(139915)
- 业(106550)
- 管理(100257)
- 企(92324)
- 企业(92324)
- 方法(61127)
- 数学(49730)
- 数学方法(49111)
- 农(40458)
- 中国(38490)
- 业经(37828)
- 财(37478)
- 地方(30705)
- 农业(27821)
- 学(26235)
- 制(25898)
- 务(25533)
- 理论(25485)
- 财务(25442)
- 财务管理(25398)
- 企业财务(24105)
- 贸(23861)
- 贸易(23844)
- 技术(23562)
- 和(23245)
- 易(23019)
- 银(20737)
- 银行(20692)
- 环境(20680)
- 机构
- 学院(458336)
- 大学(455876)
- 济(186162)
- 经济(182252)
- 管理(182099)
- 理学(156560)
- 理学院(154874)
- 管理学(152216)
- 管理学院(151361)
- 研究(151189)
- 中国(115904)
- 京(97833)
- 科学(92081)
- 财(86958)
- 所(74988)
- 农(73997)
- 江(69329)
- 财经(69192)
- 中心(68817)
- 研究所(67763)
- 业大(66004)
- 经(62898)
- 北京(61872)
- 范(60653)
- 师范(60060)
- 农业(57463)
- 经济学(56091)
- 州(55971)
- 院(55210)
- 财经大学(51223)
- 基金
- 项目(305619)
- 科学(241781)
- 研究(225343)
- 基金(221642)
- 家(192036)
- 国家(190335)
- 科学基金(165229)
- 社会(143504)
- 社会科(136026)
- 社会科学(135992)
- 省(120033)
- 基金项目(116832)
- 自然(106369)
- 自然科(103936)
- 自然科学(103914)
- 教育(103767)
- 自然科学基金(102059)
- 划(100066)
- 编号(91815)
- 资助(91556)
- 成果(73881)
- 重点(68196)
- 发(67633)
- 部(67131)
- 创(64600)
- 课题(63501)
- 创新(59863)
- 国家社会(59096)
- 科研(57925)
- 教育部(57916)
- 期刊
- 济(211072)
- 经济(211072)
- 研究(135715)
- 中国(89840)
- 管理(71472)
- 财(68189)
- 农(68036)
- 学报(67993)
- 科学(64648)
- 大学(52850)
- 教育(51572)
- 学学(49753)
- 农业(46779)
- 技术(42435)
- 融(41642)
- 金融(41642)
- 业经(36808)
- 财经(34253)
- 经济研究(32908)
- 经(29450)
- 问题(27774)
- 业(25892)
- 技术经济(23531)
- 图书(22162)
- 商业(21786)
- 现代(21255)
- 科技(21123)
- 统计(20902)
- 理论(20769)
- 版(20747)
共检索到68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海峰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潘婷婷 方成 林爽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度。从耦合度分析来看,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普遍处于高位,表明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状态,并且呈现一致有序的结构互动关系。分别以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为分界点,中、西和东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耦合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协调度分析来看,总体上,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度基本呈现一致增高趋势,并且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的耦合阶段,系统运行处于协调水平的上升区间。从地区层面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协调度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基本一致,并且呈现东、中和西部阶梯递减特征。
关键词: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互动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等级,并分析其时序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类型,主要研究结论为北京"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当前,北京三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交互作用显著,各子系统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同一致,系统实现了优质协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冀红梅 王覃刚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研究法,探析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研究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的耦合协调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耦合协调关系逐渐优化,由“轻度失调”逐步演变为“良好协调”。从空间维度来看,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耦合协调发展格局相对稳定,但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兀婷
本文构建数字乡村、流通业与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就整体水平而言,绝大多数省份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部分省份则停留在中度或轻度失调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区域层面,东部区域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及西部地区最弱。在省域层面,江苏、山东及广东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领先于其他省份。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蔡平
文章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指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大部分省区协调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域旅游有利于推进城镇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鸿 刘雨婧 麻学锋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产生的冲击效应也较弱。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椿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2005—2015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旅游产业系统、城镇化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并选取3个时间截面利用GIS软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市3个系统指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均呈上升态势,但上升速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耦合协调度最高的为太原市,最低的为忻州市。截面数据的分析表明,山西各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总体表现出失调衰退—中间过渡—协调提升的转化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立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旅游业符合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新农村任务艰巨。为了发挥旅游业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主要作用,文章提出基于耦合理论的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构建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模型,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
耦合理论 旅游业 新农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金伟 王承云 孙飞翔
根据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过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因素进行排序,计算指标权重;参照评价技术有效性的BC2模型构建以城镇化水平指标为输入,旅游业发展为产出的城镇化旅游业协调发展效率评价DEA模型,对2011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的城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杭州、绍兴为DEA有效,其他城市均小于1,宁波、舟山、泰州z值接近于1;表明此类城市不为技术有效,城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低,旅游业尚未发展到成熟稳定阶段;2城镇化不可逆,通过提高旅游业发展产出,使得在投入不变条件下增加产出也能够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3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冠孝 梁留科 李锋 蒋思远 段小薇
论文在构建区域旅游业与信息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功效函数、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定量评价了我国大陆31个省份旅游业与信息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等级类型分布矩阵将各省份旅游业与信息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划归不同等级类型,明确了各省份旅游业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结果显示:各省份之间旅游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差距悬殊,且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加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各省份在信息化社会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发展环境、旅游人才建设、旅游经济效应等维度的差距明显较大;各省份耦合度整体较高,而耦合协调度差距悬殊;旅游业与信息化耦合协调水平呈明显的分级分布特征,环渤海、...
关键词:
旅游业 信息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翠翠 杨凤娟 郭庆然 陈政
文章通过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1996—2018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从勉强协调逐渐演变为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说明三者协调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给出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