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3)
2023(15464)
2022(12547)
2021(11281)
2020(9463)
2019(21583)
2018(21415)
2017(41721)
2016(22563)
2015(25520)
2014(25824)
2013(25898)
2012(24047)
2011(21684)
2010(22265)
2009(20871)
2008(21097)
2007(19345)
2006(17376)
2005(16197)
作者
(67162)
(56435)
(56182)
(53186)
(36024)
(26786)
(25713)
(21954)
(21352)
(20319)
(19164)
(18773)
(18174)
(17948)
(17473)
(17326)
(17075)
(16765)
(16366)
(16223)
(14151)
(14091)
(13795)
(12861)
(12848)
(12663)
(12645)
(12633)
(11400)
(11366)
学科
(106357)
经济(106235)
(87849)
(76199)
企业(76199)
管理(75491)
方法(41136)
(34111)
业经(32552)
数学(32037)
数学方法(31808)
中国(31261)
(29919)
地方(26221)
农业(23795)
(21825)
(20633)
财务(20596)
财务管理(20559)
技术(19717)
企业财务(19434)
(19158)
贸易(19142)
(18722)
(18519)
(17341)
理论(17210)
(16746)
银行(16714)
(16272)
机构
学院(334393)
大学(329644)
(141798)
经济(138745)
管理(129714)
研究(113809)
理学(109573)
理学院(108387)
管理学(106857)
管理学院(106211)
中国(89494)
(70923)
科学(68178)
(66188)
(60142)
(58725)
(54621)
中心(52672)
研究所(52540)
财经(51397)
业大(48137)
农业(46830)
(46393)
北京(45192)
(43281)
(43279)
师范(42857)
经济学(42693)
(40443)
经济学院(38582)
基金
项目(210178)
科学(165523)
研究(157183)
基金(150068)
(129379)
国家(128122)
科学基金(110295)
社会(100450)
社会科(95072)
社会科学(95045)
(84770)
基金项目(79329)
教育(70449)
(69484)
自然(68689)
自然科(67074)
自然科学(67056)
自然科学基金(65898)
编号(65387)
资助(60240)
成果(53288)
(50780)
重点(47081)
(46120)
(45778)
课题(44839)
(43253)
创新(42372)
发展(41349)
国家社会(41049)
期刊
(170812)
经济(170812)
研究(100387)
中国(72219)
(57154)
(54225)
管理(51790)
学报(48250)
科学(46116)
农业(38518)
大学(36777)
(34729)
金融(34729)
教育(34687)
学学(34363)
技术(31382)
业经(30647)
经济研究(26162)
财经(25914)
问题(22687)
(22631)
(22437)
技术经济(19251)
图书(18733)
(17570)
商业(17089)
现代(16547)
世界(16536)
(15347)
理论(15229)
共检索到52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为  伍世代  
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强化服务业战略地位,是中央政府经济施政方略中最优先的两个选项。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相互作用,城镇化驱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支撑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根植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福建服务业发展滞后,规模不大、比重不高、结构不优、层次不高,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加快福建服务业发展应该多放少管,释放服务业创新发展活力;多予少取,增强服务业快速发展动力;多帮少诿,提高服务业健康发展实力;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松雨  吴满财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也将工作重心放到改善民生、建设民生上,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施政纲领,民生财政因此引起广泛重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改善人民居住与生产环境、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多样需求的人性化宜居城市的使命。民生财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民生财政的完善,两者之间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玲  
本文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经验数据,在测算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我国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上海最高;浙江和江苏次之;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处于第三梯队;而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相对较低。新型城镇化与不同类别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新型城镇化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更强,而与生活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相对较小。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双向赋能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新型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反哺作用稍弱。进一步地,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更大赋能作用,而反过来新型城镇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也更为强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敏  
利用1990—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互相促进,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大于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且两者的动态关系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新市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借助市场渠道从需求侧优化产业结构,但目前鲜有研究考察三者间内生关系。本文运用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上述三个变量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均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显著强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为17.81%。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部经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中部经济区的“低端锁定”现象有一定关联;从中介效应来看,东西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中分别有24.13%和20.26%是通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而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未通过Sobel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慧敏  秦德智  咸丰茂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积极的影响。文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我国31个省份的知识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知识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并提出完善知识服务产业体系、提升创新驱动模式、优化知识服务业环境及建立和完善知识服务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等相应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双海军  王长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增长点,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现代物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现代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和制约现代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现代物流产业更好的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斯亮   李玲   边立民  
本文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动态关系,数字物流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数字物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在前期主要受到自身贡献影响,随着时间递推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贡献递增,其中新型城镇化对数字物流和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贡献较大,而数字物流和流通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提出增强数字物流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海森  董明月  
中国城镇化水平省际间差异,将直接导致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供给不均衡,很大程度影响和阻碍整体经济,特别是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点的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生产角度,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城镇化对劳动力要素布局作用的异质性,采用多水平C-D生产函数,分别测算出1998—2014年期间,城镇化水平条件下各地区服务业规模报酬的具体分类以及TFP平均增长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英  
我国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集聚发展倾向。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能否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意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相关模型,验证了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模型验证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当前城镇化的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向俊  马光辉  
利用86个国家或地区1970—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跨国经验表明,在剔除陷入"城镇化陷阱"的非洲国家后,城镇化对于提升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服务业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进一步将样本扩展为153个国家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而且,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提升效应更强。跨国经验也表明,一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因此,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结构奖赏"大于"结构负担"效应。在中国"城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背景下,更应通过人口城镇化和放松服务业管制,促进居民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关键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君英  乔春成  
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相协调,还有利于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与收入问题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的均衡道路。当前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投资水平低、从业人员少、收入效应弱以及服务消费不足等问题。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需要坚持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大农村服务型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服务型人才培养、强化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与收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