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6)
- 2023(18303)
- 2022(15140)
- 2021(14129)
- 2020(11498)
- 2019(26175)
- 2018(26179)
- 2017(49916)
- 2016(27336)
- 2015(30733)
- 2014(30878)
- 2013(30067)
- 2012(27590)
- 2011(24844)
- 2010(25218)
- 2009(23054)
- 2008(22315)
- 2007(20192)
- 2006(18099)
- 2005(16129)
- 学科
- 济(107576)
- 经济(107461)
- 业(77220)
- 管理(73631)
- 企(54913)
- 企业(54913)
- 农(52271)
- 方法(41021)
- 数学(35093)
- 数学方法(34643)
- 农业(34596)
- 中国(32453)
- 业经(29451)
- 地方(25791)
- 财(25644)
- 学(21872)
- 制(21867)
- 贸(19461)
- 贸易(19450)
- 易(18883)
- 策(17927)
- 理论(17524)
- 银(17331)
- 发(17316)
- 银行(17292)
- 环境(16655)
- 行(16564)
- 技术(16503)
- 和(16148)
- 融(15871)
- 机构
- 学院(380565)
- 大学(376688)
- 济(150477)
- 管理(148833)
- 经济(146917)
- 研究(131176)
- 理学(127840)
- 理学院(126456)
- 管理学(124313)
- 管理学院(123618)
- 中国(99755)
- 京(81198)
- 科学(80527)
- 农(76131)
- 财(68577)
- 所(65550)
- 中心(60836)
- 业大(60616)
- 研究所(59343)
- 江(58915)
- 农业(58081)
- 财经(53261)
- 范(52662)
- 师范(52219)
- 北京(51083)
- 经(48484)
- 院(47723)
- 州(47053)
- 经济学(42791)
- 师范大学(41545)
- 基金
- 项目(257235)
- 科学(201655)
- 研究(194884)
- 基金(182940)
- 家(158553)
- 国家(157064)
- 科学基金(134296)
- 社会(121053)
- 社会科(114174)
- 社会科学(114145)
- 省(102174)
- 基金项目(96701)
- 教育(88916)
- 划(85065)
- 自然(84803)
- 编号(83040)
- 自然科(82751)
- 自然科学(82735)
- 自然科学基金(81214)
- 资助(73599)
- 成果(68361)
- 重点(57409)
- 课题(57368)
- 发(56851)
- 部(56379)
- 创(53226)
- 创新(49531)
- 项目编号(48913)
- 国家社会(48893)
- 科研(48018)
- 期刊
- 济(175865)
- 经济(175865)
- 研究(114138)
- 中国(82257)
- 农(76952)
- 学报(59467)
- 科学(55093)
- 管理(52265)
- 农业(52045)
- 教育(50002)
- 财(49467)
- 大学(46096)
- 学学(43043)
- 融(38459)
- 金融(38459)
- 技术(34073)
- 业经(33608)
- 经济研究(25600)
- 业(24944)
- 财经(24624)
- 问题(24072)
- 图书(21766)
- 经(21013)
- 版(19756)
- 科技(18588)
- 理论(17887)
- 现代(17773)
- 技术经济(17771)
- 世界(17236)
- 资源(16897)
共检索到57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郑文哲 郑小碧
本文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试图在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心镇支撑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条件,为制定符合我国各中心镇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中心镇 协调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芬
在全球面临气候和能源危机大环境下,我国作为一个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全球低碳环保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低碳理念视角,从政府引领低碳入手,强化农村居民低碳环保意识、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与利用到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化道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低碳经济 新农村建设低碳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加剧,低碳经济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为寻求最佳路径,笔者提出相关措施和发展理念。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新农村建设 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繁瑜 李呈
历时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历程,一直伴随着"城镇化"与"农村建设"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问题,而在改革面临深化之时,诸多矛盾再次聚集于此,出路焦点无一例外地落在衔接城乡的土地制度上。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土地政策长期具有的城镇倾向,是导致我国城乡间土地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带有城镇倾向的土地政策存在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能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形成抵消作用,因此对其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梳理我国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发展过程中,本文揭示了这种带来负外部性的倾向已形成政策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对路径依赖内在机理的分析,找出其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体制性约束因素,进而对破解路径依赖、扭转土地政策的城镇倾向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政策 路径依赖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鹏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制发展模式,同步建设城市和新农村。新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许多公共产品如体育公共产品的配置上,新农村仍表现出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供给失范现象。政府部门权责不明晰,决策机制过硬,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上凸显。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不利,给农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势下政府迫切需要针对当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改变决策过硬、供给主体单一、市场介入空白等问题,用科学民主的决策,多元化发展农村体育
关键词: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 政府供给 新农村 体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鹏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制发展模式,同步建设城市和新农村。新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许多公共产品如体育公共产品的配置上,新农村仍表现出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供给失范现象。政府部门权责不明晰,决策机制过硬,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上凸显。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不利,给农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势下政府迫切需要针对当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改变决策过硬、供给主体单一、市场介入空白等问题,用科学民主的决策,多元化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关键词: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 政府供给 新农村 体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玄 杨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一方面,城市工业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随之也将企业污染带到农村地区;另一方面,农村自身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也对农村环境也会产生一些污染。加之农业污染、生产生活污染等问题给农村生态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生态治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莉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农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农民职业学校两个层面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职业教育 新型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季素萍 李涛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经济 流动人口 劳动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云南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滞后、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是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力保障权利、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等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良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协调发展的,其呈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具体分析了广西城镇化建设现状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十一五”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发展战略 广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学云 史贤华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过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