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1)
- 2023(10209)
- 2022(8004)
- 2021(7121)
- 2020(5731)
- 2019(12597)
- 2018(12232)
- 2017(24549)
- 2016(13439)
- 2015(14683)
- 2014(14796)
- 2013(14308)
- 2012(12905)
- 2011(11607)
- 2010(11706)
- 2009(10977)
- 2008(10890)
- 2007(9983)
- 2006(9500)
- 2005(8773)
- 学科
- 济(55077)
- 经济(55024)
- 管理(36963)
- 业(36560)
- 企(26942)
- 企业(26942)
- 税(21797)
- 税收(20351)
- 农(20249)
- 收(20180)
- 中国(19519)
- 地方(17115)
- 财(17062)
- 方法(16491)
- 数学(14459)
- 数学方法(14274)
- 农业(13738)
- 业经(13157)
- 制(11806)
- 策(10277)
- 贸(9739)
- 贸易(9734)
- 易(9449)
- 地方经济(9181)
- 学(9128)
- 银(9047)
- 银行(9042)
- 融(8867)
- 金融(8866)
- 发(8824)
- 机构
- 学院(185540)
- 大学(182091)
- 济(80010)
- 经济(78233)
- 管理(68820)
- 研究(65441)
- 理学(58238)
- 理学院(57581)
- 管理学(56645)
- 管理学院(56274)
- 中国(50987)
- 财(43210)
- 京(38020)
- 科学(37564)
- 所(32545)
- 财经(31886)
- 江(31005)
- 中心(29918)
- 研究所(28866)
- 经(28842)
- 农(27910)
- 范(25237)
- 经济学(25110)
- 师范(25058)
- 州(24105)
- 北京(24060)
- 院(23905)
- 业大(23345)
- 财经大学(23161)
- 经济学院(22611)
- 基金
- 项目(119132)
- 科学(95326)
- 研究(91714)
- 基金(86087)
- 家(74104)
- 国家(73467)
- 科学基金(63401)
- 社会(59975)
- 社会科(56912)
- 社会科学(56900)
- 省(46313)
- 基金项目(44010)
- 教育(40800)
- 划(38855)
- 编号(38646)
- 自然(37977)
- 自然科(37100)
- 自然科学(37091)
- 自然科学基金(36408)
- 资助(34720)
- 成果(32563)
- 发(27719)
- 课题(26956)
- 重点(26872)
- 部(26094)
- 国家社会(25346)
- 创(24541)
- 性(24382)
- 制(23268)
- 项目编号(23207)
共检索到29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隆近 张铭
跨地域劳动力配置对于城镇化至关重要,而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限制外来务工者的同时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之际,如何支持劳动力跨地域配置从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当引起决策者的重视。结合美国给予工作搬迁的税收政策,本文说明了针对跨区域劳动力配置的税收激励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构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跨地域 劳动力配置 税收激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日益注重提质增效,坚持民生优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转变"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两区域两要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模型,理论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积极效应,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纠正财政性移民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无效率流动,提高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有利于区域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城乡差距具有收敛作用。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需要以城乡统筹为契机,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体制,建立和完善普惠、可及、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流向,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成为各国政府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税收政策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劳动力 配置 税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正明 吕艾芳
新型城镇化是产业与生态共生共荣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文针对我国既往城镇化存在的消耗与排放过度、农民工被边缘化等民生问题,从税收视角提出了支持乡镇工业化、支持改善民生工程、支持顺应生态承载力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政策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景华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阶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结构转型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与强大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在此基础上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的税收,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全面考量中国税收,并从税收视角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建立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型税收发展方式。
关键词:
税收 税制改革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源 林佩銮 刘志飞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十二五"期间,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税收视角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关键词:
城镇化 税收 基础设施 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王凯 徐晓芳
交通拥堵现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将愈演愈烈。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征交通拥堵税、调整成品油消费税以及完善公共交通供给的税式支出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交通拥堵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魏松
本文简述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税收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并对我国社区公共卫生、公共文化、老年服务、劳动就业、慈善捐赠等公共服务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将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完善专门税收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税收政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服务 税收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雪梅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关键问题在于通过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正规就业依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首要选择,这不仅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性分割,还在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本身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公民权缺失,使得农村劳动力对非正规就业有着很强的自愿选择。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根源问题,从政府层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服务不够均等、土地征用中农民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等突出问题。作为政府重要政策工具的税收政策,可通过构建城镇化税收政策体系,统一城乡税制,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征社会保障税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区域产业税收政策,建立新型城乡社会分工等途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城镇化 税收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超
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思想,提出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劳动力转移与城乡金融配置结构调整的构想,首先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与产业部门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资本积累扩张、劳动力转移与金融结构均衡角度,解释了产业结构变迁同城镇化是一个快速发展到稳步推进的不同阶段,而后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两阶段数理模型框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部门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在地区劳动力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城镇化将会缩小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城乡金融配置结构,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温来成
通过中外典型城市的税收制度比较可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财政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税收制度具有城市特色,地方有较大自主权,而我国城市以流转税为主体,财产税比重较低,个人所得税调控功能较弱,城镇特色不明显。因此,我国需要在城镇税种设置、征收管理等税收政策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税收制度 国际比较 城镇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青山 吴玉鸣 郭琳
本文从劳动力错配视角入手,以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取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新型城镇化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错配存在显著的缓解作用,且经过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等地区劳动力错配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优化劳动力结构和加快劳动力流动是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发挥缓解效应的主要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霞 邢顺福
基于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城镇化改造后状况的调研,剖析了城镇化后劳动力就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新型城镇化后再就业指数,政府必须搭建政策平台,社区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社区居民应充分利用好"第一桶"金,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质量改善有可持续性。此文旨在对城镇化后得失进行反思,作为新型城镇化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劳动力 现状 再就业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