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1)
- 2023(15081)
- 2022(12588)
- 2021(11728)
- 2020(9545)
- 2019(21854)
- 2018(21878)
- 2017(41435)
- 2016(22607)
- 2015(25239)
- 2014(25541)
- 2013(25123)
- 2012(23130)
- 2011(20980)
- 2010(21027)
- 2009(19104)
- 2008(18469)
- 2007(16376)
- 2006(14701)
- 2005(13266)
- 学科
- 济(95812)
- 经济(95703)
- 业(62374)
- 管理(61232)
- 企(47663)
- 企业(47663)
- 方法(36294)
- 农(30751)
- 数学(30662)
- 中国(30387)
- 数学方法(30340)
- 地方(26042)
- 业经(23571)
- 农业(21461)
- 财(20544)
- 学(20057)
- 制(17216)
- 贸(16095)
- 贸易(16081)
- 银(15596)
- 发(15554)
- 银行(15554)
- 易(15488)
- 理论(15159)
- 融(15143)
- 金融(15141)
- 环境(15100)
- 和(15097)
- 技术(15018)
- 行(14989)
- 机构
- 大学(318880)
- 学院(318370)
- 济(126363)
- 管理(124785)
- 经济(123448)
- 研究(112979)
- 理学(106912)
- 理学院(105666)
- 管理学(103876)
- 管理学院(103301)
- 中国(84154)
- 科学(70098)
- 京(70057)
- 所(57144)
- 财(56883)
- 农(54130)
- 研究所(51869)
- 中心(50599)
- 江(48026)
- 业大(47687)
- 北京(44962)
- 范(44942)
- 财经(44736)
- 师范(44524)
- 农业(41770)
- 院(41272)
- 经(40627)
- 州(39386)
- 经济学(36853)
- 师范大学(35962)
- 基金
- 项目(215659)
- 科学(169074)
- 研究(160456)
- 基金(154075)
- 家(133945)
- 国家(132712)
- 科学基金(113489)
- 社会(100050)
- 社会科(94601)
- 社会科学(94578)
- 省(85003)
- 基金项目(81858)
- 教育(72679)
- 自然(72339)
- 划(71267)
- 自然科(70609)
- 自然科学(70594)
- 自然科学基金(69301)
- 编号(66771)
- 资助(62531)
- 成果(54664)
- 发(50097)
- 重点(48224)
- 部(46577)
- 课题(46463)
- 创(44656)
- 创新(41590)
- 国家社会(40615)
- 项目编号(40439)
- 科研(40409)
- 期刊
- 济(147677)
- 经济(147677)
- 研究(98282)
- 中国(67256)
- 农(51588)
- 学报(50044)
- 科学(47122)
- 管理(47009)
- 教育(40864)
- 财(40694)
- 大学(37969)
- 农业(35728)
- 学学(35350)
- 融(30114)
- 金融(30114)
- 技术(28311)
- 业经(25823)
- 经济研究(22742)
- 财经(21040)
- 问题(19436)
- 图书(19089)
- 经(17897)
- 业(17895)
- 科技(16061)
- 理论(15709)
- 技术经济(15320)
- 现代(15137)
- 版(14559)
- 实践(14439)
- 践(14439)
共检索到48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屠爽爽 李裕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的互馈机制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差距、就业结构、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城镇村空间格局和"四化"协同发展等方面与扶贫开发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定量评价—问题研判—理论梳理—模型构建—模式提炼—优化调控"为研究主线的探讨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的研究范式。此外,总结了三个亟需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1城镇化对贫困地区发展影响的定量测度及问题研判;2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内核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探讨;3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多尺度典型地域模式提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翠丽 何玲玲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在五年内对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随着2020年的临近,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迫在眉睫。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路径,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搬迁人口从根源上摆脱贫困,重点是追求长期的脱贫致富,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在通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耦合,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效果的同时又能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剖析两者耦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就业问题、文化融入问题、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为脱贫攻坚和新型城镇化建言献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课题组 向庆荣 万发磊
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贵州省扶贫工作收效明显。一是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二是农民收入增加。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41元增加到3105元,年均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已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应碧
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和工作经验,系统分析了农村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严竣挑战,并从四个方面展望了今后的农村扶贫工作。
关键词:
农村扶贫 中国经验 挑战 展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开腾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传海
进一步加大环京津贫困带扶贫攻坚力度,对于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保障京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京津周边地区繁荣稳定,保障京津地区水源安全,构建京津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基本情况、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就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的总体定位、基本思路、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扶贫机制创新、支持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花弘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和全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片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原因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传导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罗霄山片区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祥瑾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积极整合资源,以重点行政村为单元,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012年,全省规划了99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安排整村推进项目5437个、资金16.5亿元,村均投入166万元。一是抓好基础工作。首先是抓好科学规划。省财政和扶贫部门指导各重点县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三年规划,进行公告公示,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辉
扶贫开发要选好项目张文辉(甘肃省崇信县委调研室)1986年,崇信县面对34.6%的贫困面,确定了饲养小尾寒羊开发扶贫的思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1994年贫困面下降到6%;1995年崇信县遭受60年一遇的大旱,出现了返贫情况,但返贫率不高;1996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玲玲 区小兰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具体来说是产业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城镇化相协调、搬迁人口市民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城镇化相协调、组织管理的健全与治理城镇化相协调、生态的优先发展与生态城镇化相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城乡公共服务享受不均;制度缺陷导致权益保障失衡;生态问题突出等是制约广西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突出,身份角色困境,对搬迁型社区不适应等则是制约其协调发展的非结构性因素。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在制度上保障搬迁群众权益;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多层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完善社区治理,促进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式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季轩民 温焜
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农村精准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扶贫目标的精确性、扶贫措施的科学性以及扶贫管理的严格性。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长期的粗放式扶贫。文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设计扶贫模式;三是打破固有模式,寻求最佳扶贫途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精准扶贫 粗放式扶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梓懿 沈正平 杜明伟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Ⅲ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词突现与热点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状况,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并予以评述,旨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到五个方面结论:1国内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2012年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文献数量呈激增趋势。2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成果丰硕,张占斌是发文数量最高的作者。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位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中心,但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总体上较少、强度较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小妹 武红智
为更好发挥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于城乡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明确动力机制类型基础上,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比较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特征和差异,评价其不足,提出以下努力方向:(1)加强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创新;(2)细分不同类型动力对城镇化作用的机理研究;(3)推进不同动力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4)强化动力机制对于城镇功能提升的研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动力机制 研究进展 国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梓懿 沈正平 杜明伟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Ⅲ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词突现与热点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状况,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并予以评述,旨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到五个方面结论:1国内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2012年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文献数量呈激增趋势。2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成果丰硕,张占斌是发文数量最高的作者。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位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中心,但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总体上较少、强度较弱,且跨区域、跨部门合作不多。4热点词聚类结果集中反映为"目标"、"地方政府行为"、"空间格局"、"金融支持"、"特色文化城市"五大类,反映新型城镇化研究覆盖面较广,但各领域研究状况不尽平衡。5强度最强的突现词是"中原经济区",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词是"两型社会",最新的突现词是"新型农村社区",表明新型城镇化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向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红键 朱保念 李善国
根据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界定及相应指标体系的设计,将以往研究分为四类,并从评价对象、指标体系、赋权方法、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未来开展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应达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积极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衔接,加强市民化评价、生态环境效率评价以及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等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评价研究 进展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