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8)
- 2023(15259)
- 2022(12491)
- 2021(11691)
- 2020(10071)
- 2019(23033)
- 2018(23114)
- 2017(45911)
- 2016(24932)
- 2015(28141)
- 2014(28228)
- 2013(28066)
- 2012(25829)
- 2011(23059)
- 2010(23179)
- 2009(21812)
- 2008(21523)
- 2007(19535)
- 2006(17365)
- 2005(15466)
- 学科
- 济(109018)
- 经济(108908)
- 业(71580)
- 管理(64896)
- 农(49366)
- 企(48818)
- 企业(48818)
- 方法(47531)
- 数学(42961)
- 数学方法(42504)
- 农业(32273)
- 中国(30422)
- 财(27255)
- 业经(25768)
- 地方(23169)
- 制(21678)
- 贸(19776)
- 贸易(19766)
- 学(19564)
- 易(19217)
- 银(17174)
- 银行(17140)
- 行(16348)
- 发(15579)
- 融(15441)
- 金融(15437)
- 务(15419)
- 财务(15367)
- 财务管理(15325)
- 环境(15054)
- 机构
- 学院(357386)
- 大学(354087)
- 济(151788)
- 经济(148715)
- 管理(137334)
- 理学(118290)
- 研究(118178)
- 理学院(117030)
- 管理学(114998)
- 管理学院(114348)
- 中国(92211)
- 京(74352)
- 农(73121)
- 科学(71714)
- 财(70576)
- 所(59393)
- 中心(56875)
- 业大(56592)
- 农业(56412)
- 财经(55803)
- 江(54617)
- 研究所(53556)
- 经(50660)
- 经济学(46807)
- 北京(46180)
- 范(45479)
- 师范(45043)
- 州(43059)
- 经济学院(42620)
- 院(41760)
- 基金
- 项目(235861)
- 科学(185685)
- 研究(172398)
- 基金(171569)
- 家(148945)
- 国家(147703)
- 科学基金(126859)
- 社会(110675)
- 社会科(104724)
- 社会科学(104695)
- 省(92671)
- 基金项目(91476)
- 自然(81078)
- 自然科(79156)
- 自然科学(79134)
- 教育(78303)
- 自然科学基金(77692)
- 划(77366)
- 编号(71308)
- 资助(69732)
- 成果(57044)
- 重点(52763)
- 部(52632)
- 发(52056)
- 创(48633)
- 课题(48021)
- 国家社会(46120)
- 创新(45610)
- 科研(45354)
- 教育部(44830)
- 期刊
- 济(169417)
- 经济(169417)
- 研究(104319)
- 农(72873)
- 中国(66695)
- 学报(54452)
- 财(53526)
- 科学(50675)
- 农业(49027)
- 管理(46374)
- 大学(41924)
- 学学(39927)
- 融(36588)
- 金融(36588)
- 业经(32350)
- 技术(31323)
- 教育(31101)
- 财经(26921)
- 经济研究(25928)
- 问题(24944)
- 业(24112)
- 经(23083)
- 技术经济(18186)
- 版(18142)
- 统计(18105)
- 理论(17411)
- 贸(17033)
- 世界(16934)
- 商业(16394)
- 现代(16311)
共检索到52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钱潇克 莫蕙
基于2010年和2015年我国192个地级市农民人均收入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对于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域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极强的空间相关性,OLS模型会高估城镇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本地效应,但却低估了城镇化对于农民收入的总体效应。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本地效应为主,周边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不会对本地农民收入增加产生显著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会大幅度降低出行时间、扩大出行半径,从而带来经济聚集活动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扩大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中,应该配套深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使得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最大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郇红艳 谭清美 孙君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集聚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2000年和2010年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低收入集聚区自安徽西部向西北部转移,高收入集聚区随皖江城市带"两点一轴线"蔓延;城镇化发展在局域呈现以淮北为"极点"和巢湖为"洼地"的格局;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显示农民收入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增收,避免经典回归忽视空间因素导致对影响程度的高估,城镇化发展有助于农民增收,2010年较2000年作用程度增长188...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子联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增收 户籍管制 农地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优智 侯海青
国内众多研究表明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对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分析陕西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陕西1978-2008年的时间时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方法,本文实证研究了陕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一定滞后期数上,陕西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陕西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助于城镇化的推进,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陕西 城镇化水平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红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增长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问题长期以来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在影响农民收入的众多复杂因素中,带根本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数量过多,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有效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推动城乡发展良性循环,全面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收入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红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比仍显缓慢,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足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因此,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力度,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收入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鹤 周少君
为考察城镇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程度及空间相关特征,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间的地级市样本数据,建立房地产价格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探讨空间效应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1)近十年,快速城镇化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力度与房屋供给、房地产开发投资相近。(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但会导致当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直接效应),也会导致相关地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间接效应),但这种效应往往被忽视。(3)就空间距离而言,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随着空间相关距离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鹤 周少君
为考察城镇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程度及空间相关特征,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间的地级市样本数据,建立房地产价格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探讨空间效应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1)近十年,快速城镇化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力度与房屋供给、房地产开发投资相近。(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但会导致当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直接效应),也会导致相关地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间接效应),但这种效应往往被忽视。(3)就空间距离而言,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随着空间相关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就地理区位而言,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在东北地区最强,城镇化的间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就城市规模而言,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在小城市更大,城镇化的间接效应在大城市更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郭晨旭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缺乏不同城镇化方式下的对比讨论。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其中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且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表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在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又分别缩小了中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岳
着力解决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问题,以及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剖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几种典型模式同时,对加快城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增收 模式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何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农民增收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通过对2006年至2011年河南省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镇化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长亮
基于全国31个省区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Moran’s I的计算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然后通过固定效应的SDM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社会保障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各因素对邻接省区的影响则不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本省区各要素的发展,也要关注邻接省区的战略调整;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仅要注重对本省区的影响,也要注意对邻接省区的影响;为了消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应从国家层面建立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各省区间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SDM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阳 王智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并选取2000~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直接和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是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其中,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对本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依性,即一个地区在积极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城镇化所产生的负向空间外溢影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发展在区域间的作用力。相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多淑杰
目前鲜有文献就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以我国283个地级城市横截面数据为样本,从城镇化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其对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转型升级 作用机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美洲 韩兆洲
本文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揭示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民收入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分析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路径响应问题。本文的最终结论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对来说,工业化政策短期效应较好,而城镇化政策长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指出,发展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