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9)
2023(8929)
2022(6599)
2021(6104)
2020(4511)
2019(9788)
2018(9649)
2017(18363)
2016(9911)
2015(10948)
2014(10903)
2013(10563)
2012(9374)
2011(8521)
2010(8608)
2009(8032)
2008(7820)
2007(7377)
2006(6810)
2005(6101)
作者
(27597)
(24014)
(23187)
(22198)
(14536)
(11260)
(10295)
(9159)
(9049)
(8094)
(8068)
(7734)
(7397)
(7247)
(7214)
(7073)
(6887)
(6776)
(6688)
(6570)
(5907)
(5860)
(5790)
(5479)
(5461)
(5375)
(5374)
(4984)
(4776)
(4756)
学科
(48370)
(45660)
经济(45609)
(33039)
农业(32550)
管理(18842)
业经(18538)
中国(15885)
(12519)
农业经济(12481)
地方(12407)
(12038)
企业(12038)
发展(11055)
(11044)
方法(10592)
(9977)
(9487)
农村(9472)
数学(9296)
数学方法(9222)
收入(8386)
(8072)
土地(7885)
建设(7808)
(7748)
人口(7707)
(7705)
(7137)
银行(7131)
机构
学院(142900)
大学(134884)
(61644)
经济(60385)
管理(52129)
研究(50368)
(46634)
理学(44853)
理学院(44427)
管理学(43675)
管理学院(43442)
中国(39892)
农业(34930)
科学(29769)
业大(28182)
(27922)
(25000)
(24770)
中心(24459)
(23261)
研究所(22526)
农业大学(21348)
(19788)
师范(19648)
财经(19223)
经济学(18094)
(17982)
(17952)
经济管理(17717)
(17578)
基金
项目(95709)
研究(75830)
科学(75714)
基金(67751)
(58532)
国家(57842)
社会(49856)
科学基金(49155)
社会科(46622)
社会科学(46611)
(39842)
基金项目(35955)
编号(33451)
教育(32411)
(31408)
(28699)
自然(27801)
自然科(27107)
自然科学(27102)
自然科学基金(26584)
成果(26356)
资助(24915)
(23993)
课题(22386)
重点(21230)
国家社会(20870)
(20841)
发展(20162)
(20067)
(19940)
期刊
(79805)
经济(79805)
(55431)
研究(40835)
农业(37399)
中国(34291)
学报(22413)
科学(21747)
业经(21207)
大学(18620)
学学(17920)
(17821)
金融(17821)
(16458)
(16234)
教育(15473)
农业经济(14905)
农村(14485)
(14485)
管理(14360)
问题(12233)
技术(11749)
(10167)
经济研究(9861)
世界(9838)
农村经济(9643)
经济问题(9308)
社会(8839)
财经(8807)
社会科(8072)
共检索到220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万胜  寿纪云  
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阶层。截至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几乎已经占到了全国劳动力的30%左右,规模很大。处于城乡之间流动的状态,容易给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程,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城乡流动的问题。一、农民工城乡之间流动的规模和特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了2.63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8.0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天艳  李开宇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运用相关统计资料与文献分析法,分析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流动问题及其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民工流动模式、特点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模式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和农民工进城将带来极大冲击,它凸显了农民工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脆弱性;促进农民工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工流动与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华  梁强  
2008年后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工资收入水平并不高,其提高空间还较大。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导致我国出现"半城镇化"现象,不利于缓解产能过剩,降低了农民工对自己及家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的"半城镇化率"较高,2015年达到19.92%。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情况、人力资本状况和就业信息。鉴于农民工就业信息缺失和人力资本投资较少,政府应搭建农民工就业信息平台,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渐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对主动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鼓励,根据企业培训所需支出的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德功  尚洁  曾梦竹  刘素含  
农民工城镇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就业是农民工在城镇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成都2个市辖区(武侯区、锦江区)、2个县级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和2个县(郫县、双流)的300份农民工就业状况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是影响其就业水平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工作时间和教育水平等。相关对策建议如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贯彻地方就业和创业政策;加快成都周边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华  梁强  
2008年后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工资收入水平并不高,其提高空间还较大。农民工较低的工资水平导致我国出现"半城镇化"现象,不利于缓解产能过剩,降低了农民工对自己及家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的"半城镇化率"较高,2015年达到19.92%。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情况、人力资本状况和就业信息。鉴于农民工就业信息缺失和人力资本投资较少,政府应搭建农民工就业信息平台,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渐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对主动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鼓励,根据企业培训所需支出的成本减免相应税收或者给予补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力群体。由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构成及其规模缺乏清晰准确的推测计算,导致政府难以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分工,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域的政府之间尚未构建起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基于此种考虑,笔者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考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将成本区分为下限成本和上限成本,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简要的测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琴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化发展速度。通过对南昌市农民工典型案例的调研与分析,说明以多种方式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促进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啸林  韩新磊  
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劳务派遣组织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规范化发展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与之相关的诸多主体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务派遣组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从作者对河南部分地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及时规制将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但是,"农民工"所面临的歧视性待遇,又会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农村城镇化必须完成的艰巨历史任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人力资本障碍,提出了突围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的职业教育培训之路。农民工市民化是指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原有身份地位、职业活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逐渐向市民角色转化的再社会化过程。它具备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转移农民工由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