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5)
- 2023(14450)
- 2022(11593)
- 2021(10540)
- 2020(8698)
- 2019(19007)
- 2018(18876)
- 2017(35380)
- 2016(19590)
- 2015(21928)
- 2014(21726)
- 2013(20695)
- 2012(18483)
- 2011(16329)
- 2010(16629)
- 2009(16026)
- 2008(15573)
- 2007(14006)
- 2006(12474)
- 2005(11530)
- 学科
- 济(68902)
- 经济(68778)
- 管理(64016)
- 业(55041)
- 企(46606)
- 企业(46606)
- 财(32746)
- 中国(26563)
- 制(22611)
- 农(22201)
- 方法(22059)
- 业经(18891)
- 数学(17847)
- 数学方法(17612)
- 务(17058)
- 财务(17012)
- 财务管理(16959)
- 地方(16575)
- 体(16435)
- 企业财务(16096)
- 银(14755)
- 银行(14732)
- 学(14583)
- 财政(14137)
- 行(13964)
- 农业(13836)
- 理论(13693)
- 融(12808)
- 金融(12800)
- 体制(12532)
- 机构
- 学院(263827)
- 大学(261962)
- 济(103594)
- 经济(101019)
- 管理(96214)
- 研究(88531)
- 理学(81189)
- 理学院(80301)
- 管理学(78878)
- 管理学院(78394)
- 中国(69059)
- 财(60896)
- 京(55349)
- 科学(51894)
- 财经(43778)
- 所(43242)
- 江(43240)
- 中心(41583)
- 农(40525)
- 经(39433)
- 研究所(38185)
- 业大(35371)
- 范(35328)
- 师范(34956)
- 北京(34179)
- 州(33857)
- 院(32741)
- 经济学(32612)
- 财经大学(31998)
- 农业(31344)
- 基金
- 项目(171706)
- 科学(136049)
- 研究(130598)
- 基金(123477)
- 家(106284)
- 国家(105376)
- 科学基金(91273)
- 社会(84225)
- 社会科(79715)
- 社会科学(79702)
- 省(68215)
- 基金项目(64405)
- 教育(60612)
- 划(56550)
- 自然(55899)
- 自然科(54637)
- 自然科学(54621)
- 编号(54034)
- 自然科学基金(53584)
- 资助(48327)
- 成果(45707)
- 重点(38847)
- 课题(38595)
- 部(37423)
- 制(37258)
- 发(36977)
- 创(36172)
- 国家社会(35218)
- 性(34071)
- 创新(33844)
共检索到416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卉 李成威
财政体制与城市化取向密切相关。我国的财政体制曾为推进传统城市化发挥了作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期,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现实要求。相应地,构建"统筹式、反哺式"财政体制,既是区域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功能区合理布局、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构建城市反哺农村管道的必要保证。从新型城市化的角度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提出如下建议: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选择财政体制改革方式;尝试破"层级财政"、立"辖区财政",构建城乡统一和均衡配置财政资源的机制;实行"省直管县"的地区要加强省级政府对市县区域发展统筹的指导和协调;适当放开"县改区"限制,促进一批中等城市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财政体制 辖区财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永茂 葛洪
以"一元化"现代型城市社会形态为基础,构建现代城市"一元"公共财政体制是实现社会公平基本路径之一。深圳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建设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在构建"一元化"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深圳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新的挑战,需要从转变财政发展观念入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支持城市文化事业。同时,现代城市公共财政也离不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管理手段的提升和财政机构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
一元化 公共财政 城市化 公共服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克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出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与瓶颈提供了开创性的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体制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和公共风险,并对当前的财税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金峰
城市作为一国人口主要聚居地和经济增长的极点,在国民经济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城市要保持活力,需要城市财政通过合理的渠道汲取必要的收入,对城市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充分的条件。城市财政在整个财政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而逐步显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张志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进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财政是政府实施调控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监管手段,因此,研究探索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省级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结构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广西情况为主,从省级财政的视角出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星 漆长华
一、实行分率分税体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笔者认为,县乡财政间虽不可以实行完全按税种分税的较彻底的分税体制,但却可试行一种较为特殊的以分率分税为主、分税种分税为辅的较松散的分税体制。根据适当加强县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稳定乡镇财政基础的原则,县乡财政分率分税体制具体可这样确定: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与上级财政共享或单独享有的地方较大税种,其与上级财政分成收入或全部独享收入一律划归县级财政管理;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车船税、资源税、房产税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德军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265个地级市中已有253个地级市实行了市管县体制,管辖着1445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至2002年,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共16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岚 马海涛
事权、财力和财权作为财政体制的三大要素,其划分是否明确、合理、规范,三者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否符合国情等,直接影响着中国财政体制运行效率,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宏观政策措施的推进速度。为此,正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以法律形式科学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适当下放财权并完善地方税制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财力和财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事权 财权 财力 财政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守印
目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业已步入深水区,亟需在指导理念和思路上改弦更张,突出系统性和集成化,以破解深层次要害问题为突破口,致力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应当遵循系统论原理,在系统认识和把握公共财政体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找准"短板",突出重点,系统设计,在破解公共财政责任边界的科学界定、财政责权在公共事务部门之间的科学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清晰划分这三大要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财政体制基础环节和横向、纵向全维度的科学化,进而扩展到整个公共财政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效的财政制度与管理保障。
关键词:
财政体制 系统论 公共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桂梅 何建萍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财政政策之一,也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三大职能,即统筹城乡的财政预算配置职能,统筹城乡的收入分配职能和统筹城乡的稳定职能,从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明晰政府间事权和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三个方面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将乡村两级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纳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考虑范畴。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 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刘汉屏
文章认为,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分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政策是:准确划分事权;合理安排支出;涵养地方财源;加速地税建设;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行因素法。
关键词:
地方财政,体制,主要依据,原则,基本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