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9)
- 2023(12861)
- 2022(10847)
- 2021(10032)
- 2020(8118)
- 2019(17947)
- 2018(17682)
- 2017(32832)
- 2016(18072)
- 2015(20254)
- 2014(19776)
- 2013(19322)
- 2012(17989)
- 2011(16633)
- 2010(17127)
- 2009(15922)
- 2008(15362)
- 2007(13926)
- 2006(12724)
- 2005(11555)
- 学科
- 济(78930)
- 经济(78835)
- 业(53210)
- 农(49969)
- 管理(40253)
- 农业(33499)
- 企(30383)
- 企业(30383)
- 中国(26690)
- 地方(24215)
- 业经(22708)
- 方法(22286)
- 数学(18792)
- 数学方法(18605)
- 发(16259)
- 制(15746)
- 财(14908)
- 贸(14218)
- 贸易(14206)
- 学(14045)
- 易(13705)
- 银(13395)
- 银行(13365)
- 融(13256)
- 金融(13255)
- 发展(13186)
- 展(13150)
- 行(13071)
- 农业经济(12730)
- 理论(11959)
- 机构
- 学院(254120)
- 大学(244836)
- 济(105162)
- 经济(102844)
- 研究(94432)
- 管理(91301)
- 理学(77540)
- 理学院(76605)
- 管理学(75169)
- 管理学院(74730)
- 中国(71670)
- 农(62632)
- 科学(56664)
- 京(52958)
- 所(48702)
- 农业(47655)
- 财(45454)
- 研究所(43755)
- 中心(43369)
- 业大(43151)
- 江(41344)
- 范(37133)
- 师范(36796)
- 财经(34635)
- 北京(33337)
- 院(33181)
- 州(32805)
- 省(31800)
- 经(31335)
- 经济学(30012)
- 基金
- 项目(163905)
- 科学(128318)
- 研究(126370)
- 基金(114396)
- 家(100071)
- 国家(98729)
- 科学基金(83001)
- 社会(79358)
- 社会科(74570)
- 社会科学(74552)
- 省(68312)
- 基金项目(60126)
- 教育(57639)
- 划(55460)
- 编号(54277)
- 自然(50045)
- 自然科(48821)
- 自然科学(48810)
- 自然科学基金(47924)
- 资助(45006)
- 成果(44212)
- 发(42285)
- 课题(38657)
- 重点(37386)
- 部(35430)
- 创(34818)
- 农(34589)
- 发展(34438)
- 展(33867)
- 创新(32311)
- 期刊
- 济(134701)
- 经济(134701)
- 研究(78402)
- 农(67754)
- 中国(64849)
- 农业(46008)
- 学报(40063)
- 科学(38156)
- 教育(37648)
- 管理(32608)
- 财(31918)
- 大学(31337)
- 学学(29590)
- 业经(29085)
- 融(28289)
- 金融(28289)
- 技术(23248)
- 业(22320)
- 经济研究(19293)
- 问题(18160)
- 财经(16332)
- 农业经济(15573)
- 农村(15492)
- 村(15492)
- 世界(15060)
- 版(14573)
- 经(14192)
- 经济问题(13032)
- 资源(12571)
- 商业(12296)
共检索到40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期我国传统城乡关系正面临着人地关系、产业关系和公共资源配置关系的三个转型,而家庭农场作为未来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主流成为支撑当前新型城乡关系重塑的组织关键。未来我国家庭农场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势必面临着组织形式、生产劳动关系、进入门槛和经营规模的四大方位性调整,促使当前以家庭主导、小额雇佣、能人领办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向股份制、精细化的企业组织转型。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关系 家庭农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隆福
农村经济改革的胜利,促使千百万农民冲击“庄园”、打破“城堡”,向城市进军,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入,激发城市各种生产要素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农村扩散转移。这两股潮流的撞击和汇合,使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就它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就其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又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城市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因此,不同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传棋 谭静 雷俊忠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农村局部践行。对此,本文以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轨迹,特别是"松江"模式经验为起点,分析讨论了当前培育家庭农场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维清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实践,归纳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征、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并从认定标准、农场主培育模式、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培育机制 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志雄 张兴华
农村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其中之一就是城乡关系的发展状况。城乡关系从理论上讲,就是反映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二元(城市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农业并存的结构)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因此,农村发展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逐渐弱化以致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仲林 续淑敏
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土地如何高效的种植和利用成为了关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家庭农场就是专业经营、集约生产、规模适度、农民增加收益的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子,它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实现农业"二次飞跃",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镇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需探索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家庭农场 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梦 易小燕 陈印军 赵鲲 吴晓佳 杨霞 刘磊 王琦琪
[目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存在问题,尽早提出解决措施,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和培育。[方法]文章以农业部家庭农场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经营数量、经营规模、经营类型、经营效益4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目前已基本实现规模经营,其中70%的土地来自土地流转;农场数量和规模南北差异较大;经营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占六成以上;家庭农场的年销售产值高,但净利润低。除此之外,由于处在探索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梦 易小燕 陈印军 赵鲲 吴晓佳 杨霞 刘磊 王琦琪
[目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发现其存在问题,尽早提出解决措施,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和培育。[方法]文章以农业部家庭农场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经营数量、经营规模、经营类型、经营效益4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目前已基本实现规模经营,其中70%的土地来自土地流转;农场数量和规模南北差异较大;经营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占六成以上;家庭农场的年销售产值高,但净利润低。除此之外,由于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成本过高、质量认证缺乏和资金支持少等问题。[结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加强金融支持3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家庭农场的培育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明雨 张磊 李敏
为了更好地实现从种养大户到家庭农场的转变,学习和借鉴国外家庭农场的成长经验显得格外重要。美、英、法、日等国家庭农场的先进经验表明:清晰的农业发展思路和政府引导、适宜的土地制度、完备的农业法制建设、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这些国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从这些经验分析,中国家庭农场的前身——种养大户则与国外家庭农场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成长经验 原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马华
家庭农场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尽管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但相比单个农户来说,家庭农场仍然具有规模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因此能够为农业稳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正效应。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实践说明,家庭农场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乡村转型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土地流转费用、农业补贴归属等问题上,农场主与流出土地农户也时而产生分歧和矛盾。过高的交易费用极大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地乡村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加以解决。各级政府要适时出台激励和保障政策,引导农场主向种植粮食作物方向发展,从...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三农问题 乡村转型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显著的影响,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经营存在显著的影响;Durbin-Watson值分别为2.292、2.156,均介于1~3之间,说明回归模型残差独立,回归模型有效。[结论](1)社会化服务已经不再是培育家庭农场的障碍,农场主可以容易地获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过程服务,从劳务市场雇佣劳动者以及将农产品销售出去;(2)农场主和劳动雇工、资金及土地是培育家庭农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产业带动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影响不显著;(4)基础设施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