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37)
2023(18462)
2022(15213)
2021(14176)
2020(11390)
2019(25875)
2018(25494)
2017(47842)
2016(26151)
2015(29547)
2014(29665)
2013(29243)
2012(27496)
2011(25162)
2010(25582)
2009(23818)
2008(23649)
2007(21670)
2006(19627)
2005(18414)
作者
(76030)
(64073)
(63482)
(60157)
(40562)
(30485)
(28587)
(24798)
(24483)
(22890)
(22046)
(21473)
(20681)
(20528)
(20257)
(19610)
(18693)
(18514)
(18442)
(18269)
(16395)
(15794)
(15566)
(14786)
(14345)
(14281)
(14259)
(14201)
(13036)
(12862)
学科
(115371)
经济(115226)
(75001)
管理(71584)
(52276)
(51084)
企业(51084)
中国(39248)
方法(37483)
农业(34585)
数学(32314)
数学方法(32051)
业经(29907)
地方(28440)
(27489)
(27180)
(22421)
(21513)
银行(21483)
(21364)
贸易(21339)
(20888)
金融(20881)
(20865)
(20735)
(19889)
(19806)
环境(17756)
技术(16314)
(15758)
机构
学院(375563)
大学(373541)
(162060)
经济(158690)
研究(139423)
管理(137155)
理学(115178)
理学院(113840)
管理学(112041)
中国(111542)
管理学院(111355)
(82011)
科学(80679)
(76735)
(76428)
(70846)
中心(64045)
研究所(63275)
(60453)
农业(58637)
财经(58526)
业大(57045)
(53117)
北京(52456)
(50697)
师范(50174)
(50118)
经济学(49777)
(47348)
经济学院(44558)
基金
项目(239916)
科学(189084)
研究(180920)
基金(172971)
(150930)
国家(149552)
科学基金(126877)
社会(116672)
社会科(110244)
社会科学(110220)
(93509)
基金项目(90068)
教育(82126)
(78324)
自然(77477)
自然科(75610)
自然科学(75590)
自然科学基金(74252)
编号(74134)
资助(69923)
成果(61771)
(56596)
重点(54693)
(54287)
课题(53006)
(49446)
国家社会(49155)
(48406)
(46572)
创新(46426)
期刊
(196882)
经济(196882)
研究(121011)
中国(95217)
(77150)
(58748)
学报(58624)
科学(56209)
管理(52211)
农业(51895)
教育(46499)
大学(46011)
(45685)
金融(45685)
学学(43092)
业经(35054)
技术(33152)
财经(30255)
经济研究(29954)
问题(26654)
(26504)
(26225)
世界(21235)
(20714)
(19466)
国际(18936)
技术经济(18034)
经济问题(17347)
图书(17341)
农村(17315)
共检索到611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中国集体土地改革的方向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论证的研究方法,在借鉴英、美两国土地发展权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尝试设立新型土地发展权制度,并阐述了其在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土地发展权统一了公共利益和农民权益,使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回归理性;它变通性地使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清晰,使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合法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和法制化,期望为农村集体建设市场化改革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艳梅  刘小玲  张效军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由征地制度缺陷引起的资源低效配置和"隐形"市场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是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现实需求;巨大的潜在外部利润是市场化流转的驱动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且可能遵循由需求引致型向供给主导型转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制度保障构建的思路以及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这一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晓华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存在制度风险,具体包括制度生成的非中性和路径依赖风险、制度运行的内部风险和溢出风险、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的处置风险。因此,必须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法律原则,优化制度变迁路径;健全土地利益机制,保证制度生成中性;设立交易范围、条件、关系、程序法定和交易过程规范的市场交易制度;确立柔性干预、刚性干预和宏观调控三者结合的政府介入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处置机制,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娟锋  刘洪玉  贾生华  
土地使用权市场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成果,并已经成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方式。土地使用权市场有效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显化了土地价值。而城乡土地权利不平等和土地收益分配不平衡成为诸多矛盾的根源。集体建设用地灰色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开辟并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符合土地资源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土地制度创新的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存鸽  
现阶段,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化发展建没加快,政府对土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下,农民由土地而派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引发了许多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并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折,深入研究探讨了构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的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凯  钱忠好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进入阻止博弈分析,找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长期动态均衡。研究方法:博弈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符合一般进入阻止动态博弈模型,农民对政府的影响使政府丧失了稳定的先动优势,农民与政府互为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领头者的局面,在长期动态博弈中,"{打击,(进入,进入)}"成为精炼子博弈纳什均衡。研究结论: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福利损失,确保城乡非农建设用地竞争市场的实现,必须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入市,必须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尽快实现政府和农民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力量的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现有文献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模式选择和路径演化归纳还相对薄弱。本文旨在基于观察不同类型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征地)的市场化改革典型路径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模式在提升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上殊途同归的共性规律,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总结了本轮集体建用地市场化改革起点,刻画了宅基地、征地、统筹和入市4类市场化的典型模式或特殊现象,并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规律做了初步探索。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现实路径是渐进式的"由点及面"的改革,现阶段改革创新需要关注三类收益分配问题,政府的规划和收益调节政策是地方探索市场化亟需的基础性规则,政府还应尽快对市场化中的各项权利开展立法工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提升农村土地发展权实现程度,对合理高效使用有限土地资源意义重大。但相关法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建设用地权益充分实现。农村土地市场缺失,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不完善,致使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距其目标设置差距明显。应完善相关制度,立法确立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土地发展权良性运行;优化农户承包地退出机制,探索农地承包经营权更有效实现形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本文论述了中国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提出在中国建立永佃制土地制度,土地法律所有权归国家,经济所有权归农民。法律所有和具体经济所有相分离,在经营制度上形成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经济所有权相结合的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庆宇  管洪彦  
目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得以清晰界定,其发展更是面临着主体不明晰、主体职能不明确等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组织载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主体在延续了公有制、社区性、全员性等传统特征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主体地位明确、产权及成员边界清晰、组织机构健全等新特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的政策选择应以集体土地的再合作为基础、以集体成员利益为目的、以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为支撑。制度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农民集体所有制本质特征和市场经济发展基本要求之间的平衡,并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定位、成员制度、内部运行机制、优惠支持措施等方面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琳  
我国当前正处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其市场经济发展作用下,土地以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商品出现。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言,我国立法已经对其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许多隐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立法与实践出现脱节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陈竹  杨欣  汪晗  
本文以广东省南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实验法,以南海224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为受访对象表明,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土地市场供需双方视角测算土地发展权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村集体,农地开发为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发展权价值分别为604. 25元/平方米、1946. 30元/平方米、1508. 63元/平方米,而用地企业认为该3类发展权价值分别为1038. 42元/平方米、2203. 32元/平方米、2163. 89元/平方米;地块破碎度、容积率、土地用途对土地开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对开发成商业用途偏好最强,工业最弱;集体土地市场存在超额需求,同时,无论村集体还是用地企业均认为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较低,集体建设用地存在资产流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长春  刘明  沈昊婧  侯懿珊  
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国外土地发展权设置、土地发展权转移和土地银行的设置的研究分析,对新乡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和国外土地发展权转移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提出应从政策法规制定、明晰产权、信息对称、建立调节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试点中的问题,说明以土地发展权的视角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全面设计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晓霞  蒋一军  
研究目的:梳理并展望当前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研究方法:理论评述与现状分析结合。研究结果:在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背景的基础上,从流转的限制条件、价格确定、收益分配以及宅基地、商品房开放及直接入市6方面综合归纳了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政策,并分析得出当前存在所有权主体悬空且归属不清、使用主体限制严格且权能残缺不全、法制建设滞后且现行法规规定相互矛盾这三个主要问题。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完善中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出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能、做好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建立集体建设用地评估制度、做好用途管制和土地集中统一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