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1)
- 2023(11632)
- 2022(9936)
- 2021(9148)
- 2020(8083)
- 2019(18731)
- 2018(18536)
- 2017(37009)
- 2016(19514)
- 2015(22538)
- 2014(22668)
- 2013(22762)
- 2012(21570)
- 2011(19542)
- 2010(19917)
- 2009(19289)
- 2008(18941)
- 2007(17156)
- 2006(15263)
- 2005(14098)
- 学科
- 济(84671)
- 经济(84576)
- 业(55665)
- 管理(54217)
- 企(44025)
- 企业(44025)
- 方法(41732)
- 数学(37876)
- 数学方法(37651)
- 银(34596)
- 银行(34451)
- 行(32808)
- 融(31759)
- 金融(31757)
- 中国(30309)
- 制(25464)
- 财(24560)
- 农(23172)
- 贸(18160)
- 贸易(18145)
- 易(17717)
- 地方(16941)
- 业经(16685)
- 务(15600)
- 财务(15573)
- 财务管理(15527)
- 农业(15242)
- 企业财务(14820)
- 度(14720)
- 制度(14715)
- 机构
- 大学(287398)
- 学院(283864)
- 济(127095)
- 经济(124482)
- 管理(109173)
- 研究(94884)
- 理学(92444)
- 理学院(91501)
- 管理学(90290)
- 管理学院(89759)
- 中国(85416)
- 财(63321)
- 京(59888)
- 科学(52309)
- 财经(50234)
- 所(47305)
- 中心(47257)
- 农(45648)
- 经(45544)
- 江(43083)
- 研究所(42325)
- 经济学(41485)
- 北京(38438)
- 经济学院(37964)
- 业大(37624)
- 财经大学(37541)
- 农业(36062)
- 银(35578)
- 州(35062)
- 范(34721)
- 基金
- 项目(177299)
- 科学(139344)
- 研究(132972)
- 基金(129907)
- 家(111552)
- 国家(110277)
- 科学基金(93950)
- 社会(85813)
- 社会科(81612)
- 社会科学(81589)
- 基金项目(68115)
- 省(67635)
- 教育(61435)
- 自然(57514)
- 划(56894)
- 自然科(56137)
- 自然科学(56120)
- 自然科学基金(55166)
- 资助(54648)
- 编号(54526)
- 成果(45768)
- 部(41571)
- 重点(39885)
- 发(38610)
- 创(37015)
- 课题(36995)
- 教育部(36325)
- 国家社会(36065)
- 人文(35061)
- 性(34884)
- 期刊
- 济(136285)
- 经济(136285)
- 研究(91090)
- 中国(55210)
- 融(55149)
- 金融(55149)
- 财(48674)
- 农(41131)
- 学报(39651)
- 管理(38325)
- 科学(36313)
- 大学(30588)
- 学学(28733)
- 教育(26281)
- 财经(26085)
- 农业(25567)
- 技术(22753)
- 经济研究(22638)
- 经(22236)
- 业经(21143)
- 问题(18911)
- 贸(17598)
- 理论(16737)
- 国际(16225)
- 实践(15121)
- 践(15121)
- 技术经济(14414)
- 统计(14100)
- 商业(13811)
- 业(13558)
共检索到44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源源
新型金融安全理念强调主动融入全球经济,通过提升本国金融业竞争力和构筑地区金融防御体系来实现国家金融安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文试图从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法人银行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四个方面,研究银行业对外开放同我国金融安全的关系,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国家金融安全 银行业 对外开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祥勍 李源源
本文通过对国家金融安全理论的拓展,阐述了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理念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同金融安全的联系,并从银行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等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入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金融安全性,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祥勍
本文通过对国家金融安全理论的拓展,阐述了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理念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同金融安全的联系,并从银行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等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入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金融安全性,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生 李东
金融安全是一国金融的良性运转及对于其国内金融的有效控制。因此,国内银行的低效经营及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金融的过度影响力都会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实证数据反映,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缺乏效率,如果不加以解决,最终将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安全。银行业对外开放使国内银行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但适当地应对不仅不会危及金融安全,相反会改善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加强金融安全基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经营效率 竞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铁强 袁中红 蔡键
针对当前银行业全面开放会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观点,本文首先在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较完整的金融安全定义,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路径;其次,本文详细剖析了巴西、印度、加拿大三国通过银行业开放增进金融安全,以及部分拉美国家和中东欧转轨国家因银行业开放而导致金融安全恶化的案例,并分别总结了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最后,本文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估,就如何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条件下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安全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对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提炼出了市场竞争效应、金融文化重构效应和金融监管倒逼完善效应三大积极效应,及资本外撤效应、外资母国风险传导效应和金融监管规避效应三大消极效应。采用61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外资引入与一国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极值点对应了消极效应不断放大并超出积极效应的临界点。倒U型曲线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且随一国发展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因制度文化等差异其倒U型曲线也各自不同。最后,本文基于该关系曲线,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制度和内外并举、双向开...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宏观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维安
本文在总结入世一年多来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新进展的基础上,从金融开放度、金融竞争度、金融冲击度三方面理论与实证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并就银行业开放提出相应的金融安全策略。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金融竞争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大光 何静
我国银行业开放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如果处理不当,金融开放的压力完全有可能转换成金融安全的压力。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债规模与偿债能力、金融市场状况及来自外部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开放并不能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相反,通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还会减少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在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进程。
关键词:
银行业 开放 金融安全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立君
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已经实施二十多年,总体来说,在推进导向市场化、机制民营化、空间国际化方面实现了很大进展,但时至今日,人们也普遍地认为:金融行业和高等学校可能已成为改革的最大瓶颈,连铁路、民航、电信等行业的改革也走在了前面,金融业的最大特征依然是计划集权,高度集中,垄断经营,呈现出严重的金融结构不对称,具体体现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润中
提高本国银行业效率,是一国政府放弃部分金融控制权,实施银行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目标。随着2006年底我国给予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时间的逼近,我国应注意处理好打破国有银行垄断与巩固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集中度之间的关系、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及控制外资银行进入速度等问题,以实现银行市场对外开放预期目标。
关键词:
银行市场 对外开放 银行业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学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鉴于目前关于外资参股银行业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而非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本文在系统梳理印度、巴西与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了外资参股银行业对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外资参股虽然改善了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安全状况、外资机构尚未实质性地控制中国金融资源,中国可在适度保护的前提下继续开放银行业;然而目前中国外资参股政策的局限极易带来诸多金融安全隐患:侵蚀中资银行控制权、控制中资银行管理权、传导国际金融风险、恶化中资银行竞争环境和危及中国信息安全。
关键词:
外资参股 金融安全 新兴市场国家经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延平 张方群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个国家,一旦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进程,就会立即卷入国外的金融漩涡。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当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