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5)
2023(10009)
2022(7844)
2021(7074)
2020(5856)
2019(12807)
2018(12896)
2017(25053)
2016(13921)
2015(15526)
2014(15543)
2013(15212)
2012(13730)
2011(12345)
2010(12623)
2009(12129)
2008(12035)
2007(11216)
2006(10187)
2005(9472)
作者
(40089)
(34279)
(33562)
(32106)
(21200)
(16243)
(15203)
(13098)
(12914)
(11955)
(11848)
(11206)
(10945)
(10866)
(10729)
(10384)
(10112)
(9909)
(9822)
(9750)
(8763)
(8505)
(8354)
(7848)
(7830)
(7704)
(7604)
(7520)
(6961)
(6753)
学科
(57215)
经济(57124)
(48297)
(45630)
管理(38564)
农业(30255)
(27696)
企业(27696)
业经(19683)
方法(17711)
(17465)
中国(17282)
(15595)
数学(15399)
数学方法(15280)
(13237)
(11821)
地方(11538)
(10674)
银行(10654)
农业经济(10261)
(10215)
发展(10026)
(10017)
(9919)
(9749)
金融(9747)
(9630)
体制(9595)
(9310)
机构
学院(199917)
大学(196217)
(85877)
经济(84151)
管理(73372)
研究(69822)
理学(62783)
理学院(62190)
管理学(61117)
管理学院(60787)
(55637)
中国(55179)
农业(42510)
科学(41482)
(40984)
(40213)
业大(37111)
(35570)
中心(33225)
(32606)
研究所(31794)
财经(30728)
(27838)
农业大学(26473)
经济学(26007)
北京(24774)
(24721)
(24690)
(24386)
(24166)
基金
项目(132070)
科学(104028)
研究(98533)
基金(95769)
(83593)
国家(82803)
科学基金(70606)
社会(64507)
社会科(60793)
社会科学(60782)
(53243)
基金项目(50549)
教育(43764)
自然(43282)
(42995)
自然科(42258)
自然科学(42243)
自然科学基金(41484)
编号(40723)
资助(37712)
成果(33282)
(31505)
(30867)
(29805)
(29715)
重点(29582)
课题(27895)
(27505)
国家社会(27446)
(26112)
期刊
(104246)
经济(104246)
(61140)
研究(58614)
中国(46834)
农业(41000)
学报(34466)
(31060)
科学(30487)
大学(27546)
学学(26325)
管理(25273)
(24034)
金融(24034)
业经(22779)
(18986)
教育(18883)
技术(16612)
财经(15445)
问题(15293)
农村(14409)
(14409)
经济研究(14103)
农业经济(14013)
(13213)
(12813)
世界(12234)
经济问题(10762)
业大(10752)
农业大学(9750)
共检索到31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伍周玲  梁东军  郭明  王晓萌  范文翔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新平  刘家照  夏仕玲  张跃  林礼堂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陈海刚  蔡文贵  秦洁芳  贾晓平  
为探讨鱼体抗氧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对水体中汞胁迫的响应机制,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体长为(4.95±0.79)cm,体重为(4.57±2.02)g]的急性毒性及对鱼体肝脏、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静水实验条件下,汞离子对红鳍笛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0.040mg/L。汞离子暴露6h时,各浓度组的肝脏SOD酶活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随暴露时间的增加,低浓度组SOD的活性变化较小,而高浓度组鱼体肝脏SOD的活性出现被诱导或被抑制的现象,表明鱼体在高浓度汞胁迫下抗氧化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亮亮  吴志强  胡茂林  
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对鲫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不同乙酰甲胺磷浓度梯度下鲫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在18~21℃下,乙酰甲胺磷对鲫的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9.3 mg/L、47.4 mg/L、40.3 mg/L。鲫在几组低浓度乙酰甲胺磷下暴露5 d,在同一检测时间内,脑AChE活力随浓度升高而下降;在同一浓度下检测,脑AChE活力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乙酰甲胺磷暴露浓度为28.4 mg/L时,24 h取样检测,乙酰甲胺磷对鲫脑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72 h、120 h取样检测,抑制作用减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烽  兰文升  崔峰  乔传令  陈雯莉  
利用Trizol法从尖音库蚊中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并克隆出乙酰胆碱酯酶外显子序列;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蚊虫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真核表达,并利用Ni-琼脂糖对酶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对纯化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参照Ellman法对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纯酶的活力为2.219×10-4 mol/(min.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夏春胜  朱正昌  
以两种对称型有机磷杀虫剂倍硫磷和敌敌畏为对照,利用Ellman法测定了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丙硫磷(Prothiofos)对体外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能力,并对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Hampson)进行了3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测定和野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磷为弱的AchE体外抑制剂,酶抑制能力与毒力和药效间无相关性,抑制能力最差的丙硫磷对褐刺蛾幼虫毒力最强,野外药效也最好。说明丙硫磷的三元不对称结构和特殊的毒效基团与其高效低毒的特点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立宏  王峰  马玲  王步勇  陈俏丽  刘晓晗  董婉莹  薛羿  
【目的】为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对松材线虫的药剂防治靶标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Bx ACE1)进行研究。【方法】松材线虫采集自广东省内马尾松,贝曼漏斗法分离,灰葡萄孢菌苔上25℃避光培养扩繁线虫。克隆Bx ACE1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该基因功能,研究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并应用Q-PCR技术鉴定RNAi效果。【结果】5'和3'序列拼接得到基因全长2 145 bp,命名为Bx ACE1。同源序列多序列比对表明线虫ACE的进化速度与线虫进化速度一致。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表明,Bx ACE1由14个α螺旋包围着13个β折叠,鉴于氢键数量越多结合越稳定,利用dockin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琳  
雷公藤生物碱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中的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进一步阐明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杀虫活性及杀虫作用机理提供线索和依据,研究采用载毒叶片法测定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三龄幼虫的胃毒毒力,观察了粘虫五龄幼虫的中毒症状,并测定了其对不同中毒阶段粘虫五龄幼虫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三龄幼虫48,72,96,120 h的胃毒LC50分别为306.39,216.12,157.18,129.92 mg/L;试虫中毒后行动迟缓,停止取食,继而软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飞  韩召军  吴智锋  
以棉花、木槿和南瓜 3种寄主作物隔离饲养不同抗性程度的棉蚜 (171B、RR1和RR2 ) ,取食不同寄主后棉蚜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 (Km)值无显著差异 ,而各品系之间酶的最大反应速度 (Vmax)差异显著。与取食棉花的棉蚜各品系相比 ,取食木槿的各品系乙酰胆碱酯酶对甲胺磷的敏感性均有所下降 ;取食南瓜的各品系以其抗性不同有所差异 ,抗性最高的RR2 品系的敏感性上升 ,而RR1品系的敏感性有所下降 ,171B品系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变化。在不同处理之间 ,棉蚜AChE的酶学特性 (Km 值和Vmax)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文中对可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剑雪  李凤良  程英  
为明确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与七星瓢虫抗药性的关系,对用吡虫啉处理的七星瓢虫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2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酶源蛋白含量稍高于敏感品系,比值为1.085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1.0219,无显著差异;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酶源蛋白含量与敏感品系的比值为1.2314,无显著差异,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0.7693,差异不显著。说明,七星瓢虫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其羧酸酯酶的量有显著增加,羧酸酯酶可能参与七星瓢虫抗性的产生;而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无明显的变化,酶源蛋白量的变化不显著,初步推断,这可能与七星瓢虫抗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娟  尚蕾  肖雅元  
用急性染毒法研究6种浓度(0、0.4、0.6、0.8、1.0、1.5μg/L)的甲氰菊酯对(34.89±9.99)g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分别处理6、12、24、48、96 h后,其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胱甘肽(GS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ChE活性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有极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肝脏GPT活性影响很小。GSH活性在各浓度间和不同浸毒时间间均有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明学  周志刚  张财兵  
本文研究了溴氰菊酯对草鱼种脑AChE活性的抑制情况。试验表明,草鱼种脑的AChE活性为282±016单位,在离体情况下溴氰菊酯对草鱼种脑的AChE活性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玉芬  王暄  梁中伟  李红梅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x-ace-2,该基因cDNA全长为2010bp,有1878bp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其编码的蛋白有625个氨基酸;Bx-ace-2基因组克隆长为2192bp,含有7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显示:松材线虫Bx-ace-2编码的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秀丽小杆线虫ACE-1、ACE-3和ACE-4型乙酰胆碱酯酶的相似性为28%~31%,而与秀丽小杆线虫ACE-2及甘薯茎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的ACE-2型乙酰胆碱酯酶的氨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磊  彭英传  韩召军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大螟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进行多态性分析,以便寻找抗药性相关的突变位点,为建立高通量药剂筛选方法和适宜的抗药性分子检测方法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大螟的ace全长序列,通过分子特征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验证。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不同地理种群大螟ace基因的多态性,寻找经典抗药性突变位点,同时测定相应种群的三唑磷抗性,联合分析相关的抗药性突变位点。[结果]克隆获得了大螟2个ace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将其命名为Sinace1和Sinace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K641586和MK641585)。它们均含有乙酰胆碱酯酶家族的保守结构特征,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它们和鳞翅目近缘种的ace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关键靶标基因Sinace1在4个地理种群的97条基因序列中共发现了比率不同的107种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21种氨基酸突变类型,但未发现经典抗药性位点的突变。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相差较小(1~5倍),对比分析也没有发现种群之间突变比率与抗性水平一致的突变位点。[结论]大螟ace1基因尚未产生可测定的抗药性突变,但本研究率先克隆报道了大螟的2个ace基因全长序列,并揭示了大螟不同地理种群ace1基因的主要多态性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平  张蜀秋  娄成后  
用生化分析结合细胞显微观察研究了黄化玉米幼苗节和节间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的活性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乙酰胆碱酯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节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水解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是节间组织中该酶活性的近 2倍。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 ,在节细胞中 ,乙酰胆碱酯酶的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而在节间组织中 ,酶反应产物多位于细胞间隙。这些结果提示AChE在玉米幼苗节和节间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