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4)
- 2023(7104)
- 2022(6172)
- 2021(5769)
- 2020(5034)
- 2019(11757)
- 2018(11879)
- 2017(22879)
- 2016(12794)
- 2015(14894)
- 2014(15490)
- 2013(15189)
- 2012(14026)
- 2011(12817)
- 2010(13016)
- 2009(12026)
- 2008(12221)
- 2007(11508)
- 2006(9865)
- 2005(8876)
- 学科
- 济(53461)
- 经济(53405)
- 管理(35721)
- 业(34341)
- 企(27122)
- 企业(27122)
- 方法(25249)
- 数学(22143)
- 数学方法(21947)
- 农(16703)
- 中国(14536)
- 财(14156)
- 地方(12000)
- 学(11510)
- 业经(11123)
- 农业(10822)
- 制(10494)
- 贸(10089)
- 贸易(10085)
- 易(9758)
- 理论(8891)
- 务(8541)
- 财务(8518)
- 财务管理(8480)
- 和(8432)
- 银(8005)
- 银行(7980)
- 企业财务(7933)
- 技术(7555)
- 行(7520)
- 机构
- 学院(188855)
- 大学(187462)
- 济(74789)
- 经济(72937)
- 管理(70637)
- 研究(61546)
- 理学(60384)
- 理学院(59631)
- 管理学(58485)
- 管理学院(58131)
- 中国(46915)
- 京(39806)
- 科学(39616)
- 农(35670)
- 财(35055)
- 所(32497)
- 江(30953)
- 业大(29881)
- 中心(29367)
- 研究所(29245)
- 农业(28143)
- 财经(27535)
- 范(25198)
- 北京(24949)
- 师范(24927)
- 经(24734)
- 州(24405)
- 经济学(22946)
- 院(21653)
- 技术(21329)
- 基金
- 项目(120221)
- 科学(92886)
- 研究(88011)
- 基金(84638)
- 家(73521)
- 国家(72865)
- 科学基金(61573)
- 社会(53602)
- 社会科(50564)
- 社会科学(50546)
- 省(49138)
- 基金项目(45640)
- 教育(41489)
- 划(40509)
- 自然(39887)
- 自然科(38919)
- 自然科学(38905)
- 自然科学基金(38191)
- 编号(37643)
- 资助(34621)
- 成果(30690)
- 重点(27134)
- 发(26569)
- 部(26399)
- 课题(26231)
- 创(25140)
- 创新(23458)
- 科研(23163)
- 大学(22768)
- 性(22203)
共检索到28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鹏许 何芳 周永馨 叶晓陶
当下,一方面是因城市更新而迫切需要迁出的企业找地方"安置";另一方面是散落在乡镇中的各类企业在"关停并转"的方针下,急需升级改造和集约集聚发展。建立新型园区,将企业入园,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新型园区实现了企业和园区的专业化分工,重构了产业组织形态,有效地将散落企业负的外部性问题内生化,同时构筑了入驻企业主动实现自我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关键词:
新型园区 新型城镇化 作用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立 黄涛珍
研究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无锡市2006—2017年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过去12年中,无锡市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先略有下降再逐年稳步上升,但生态文明综合水平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也从勉强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其中2006—2008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9—2011年处于初级协调时期,2012—2016年步入中级协调阶段,2016年接近良好协调等级,2017年已达到良好协调等级。随着耦合协调度提高,反映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子系统处于良性磨合期,但总体说来,其耦合协调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将生态文明的原则及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构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体制机制,进一步采取措施协调好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满财 胡松雨
民生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民生财政是新时期中国财政建设的重要战略转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财政战略措施,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民生财政要积极发挥经济职能,从财政支出上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要发挥财政的社会调节职能,优化、调配社会资源与资金,确保财政支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民生上。要从政策上引导与优化新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体系;从机制上完善对新型城镇化的投入;从服务上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民生 民生财政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振锋 王延臣
本文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根据我国国情,本文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发展路径,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强调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锁冠侠
新型城镇化建设使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甘肃省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的有益探索,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动课程与岗位对接、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注重非学历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城镇化 人才培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桑艳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分析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2)土地整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新型城镇化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牢牢抓住《决定》的改革方向,循序渐进,全方位协调推进。总之,西安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整治项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物回归到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所在。文章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意蕴,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和困境。文章认为,应从认识、主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层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就是政府的管理理念要由物本观念向人本观念转变;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创造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潜藏的城镇化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
关键词:
中国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保护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建军 王丽芳
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经济与城市发展不断融合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现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旅游城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加快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仅能打造出城市旅游功能板块,还能提高城市知名度。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三类风格迥异又独具特色的新型旅游城市,旅游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富民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机理 类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乐乐
以关中城镇群的城镇化发展为背景,以关中城镇群各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物流通道的概念,其次对关中城镇群各城市中心度指数、城市间可达性等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及经济隶属度进行计算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现存的物流通道提出合理化建设意见,这对物流区域合理化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张旭亮
特色小镇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探索推进"小城镇大发展、小区域大平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创新"的城市新空间发展思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小镇,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珂 王守清 张子龙 赵丽坤
PPP产业基金有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与市场投资需求的对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基于我国PPP项目融资现状,分析PPP产业基金的设立意义;然后通过对PPP项目融资特点和产业基金运作一般模式的分析比较,对PPP产业基金的设立形式、募集对象、投资对象、退出方式、运作模式中的主要步骤等进行探讨,为我国推广PPP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香利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就是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视野,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措施,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流转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崔学刚 王雪芹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再次肯定了这一城镇化模式。近年来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制约因素,"城市群病"凸显。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中国城市群的现状分析及与国外城市群的比较,归纳出我国城市群存在多而不强、分工协作不足、发展差距拉大以及跨区污染等现实问题,并从规划建设、协调机制、中心城市带动、宏观管理和阶段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其产生机理。最后,从推进政府角色转变、突出市场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病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