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5)
- 2023(8161)
- 2022(6710)
- 2021(6007)
- 2020(4725)
- 2019(10544)
- 2018(10117)
- 2017(19558)
- 2016(10178)
- 2015(11355)
- 2014(11301)
- 2013(11176)
- 2012(10685)
- 2011(9869)
- 2010(10469)
- 2009(9888)
- 2008(8795)
- 2007(8025)
- 2006(7474)
- 2005(7187)
- 学科
- 济(49740)
- 经济(49700)
- 业(28709)
- 融(25676)
- 金融(25676)
- 管理(25471)
- 中国(24252)
- 银(23298)
- 银行(23288)
- 行(22794)
- 企(21248)
- 企业(21248)
- 地方(20383)
- 农(15610)
- 业经(13065)
- 制(12601)
- 农业(11193)
- 中国金融(11059)
- 财(10752)
- 方法(10736)
- 地方经济(10383)
- 发(10177)
- 数学(9010)
- 数学方法(8943)
- 体(8659)
- 贸(8639)
- 贸易(8622)
- 易(8250)
- 技术(7912)
- 发展(7857)
- 机构
- 学院(142118)
- 大学(136961)
- 济(63266)
- 经济(61791)
- 研究(54652)
- 管理(49679)
- 中国(48287)
- 理学(40658)
- 理学院(40172)
- 管理学(39631)
- 管理学院(39370)
- 科学(30369)
- 京(30012)
- 财(29803)
- 所(27585)
- 中心(26506)
- 研究所(24508)
- 农(24404)
- 江(23280)
- 财经(22350)
- 银(20163)
- 经(20081)
- 州(19998)
- 北京(19871)
- 范(19751)
- 院(19579)
- 经济学(19576)
- 师范(19556)
- 银行(19415)
- 农业(18333)
- 基金
- 项目(86191)
- 研究(68354)
- 科学(67803)
- 基金(59442)
- 家(50486)
- 国家(49953)
- 社会(43391)
- 科学基金(42485)
- 社会科(41257)
- 社会科学(41252)
- 省(36337)
- 基金项目(30829)
- 教育(30101)
- 划(29212)
- 编号(28856)
- 发(26201)
- 自然(24025)
- 资助(24009)
- 成果(24007)
- 自然科(23446)
- 自然科学(23443)
- 自然科学基金(23002)
- 发展(21846)
- 展(21463)
- 课题(21344)
- 重点(19861)
- 创(18998)
- 部(18144)
- 性(17859)
- 创新(17786)
共检索到24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冠群 张瑾
实践证明,金融体制改革是激发我国经济活力的有效手段。"十三五"规划纲要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间错配矛盾仍较突出,金融服务覆盖度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亟待提升,加快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矛盾的总体方向。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商业性、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较为发达,合作性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发展新型合作性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弥补我国金融服务供给短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带有民间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产生及兴起,既是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弥补,更是对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长期缺位的理性反应"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提出的政策主张。自1848年德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合作金融组织——拉夫森(Friedrich Raiffeisen)信用合作社以来,合作金融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且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组织都广泛存在。目前,以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erative)、合作银行(Cooperative Bank)或信用合作社联盟(Credit Union)等为主要形式的合作金融组织已成为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斌 韩守富
在河南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抑制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而非正规金融由于难以监管,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基于农村特定社会关系,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坚持封闭性和社员制,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严格规范其业务范围,加强内部治理,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和监管。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河南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米振超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地区具有同质资金融通、风险保障和担保需求的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小微企业,通过缴纳股金、共同出资或订立合同等形式成为社员、具有互助性质的金融形式,以客户所有、社员民主管理、不支付固定回报为基本特征。以2006年我国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界,之后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称之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2006年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斌 韩守富
在河南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抑制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而非正规金融由于难以监管,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基于农村特定社会关系,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坚持封闭性和社员制,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严格规范其业务范围,加强内部治理,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和监管。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河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陈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政策导向。本文基于合作金融发展演变、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其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成都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从试点的实体基础、机制创新、主要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坚持合作制方向、适当规模、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芒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分散、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金融主体成分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以及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都充分展现出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紧迫性。积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多元化路径最终实现健康和谐地运行与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障碍 实现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结合笔者深入多地实地调研的深刻认识,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十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包括社员身份、社员与社会特定公众、互助资金支付利息、地域范围与资金规模、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民主管理、盈余分配、地方政府监管、精准扶贫、发展定位和基本原则等,提出了鲜明观点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呈现拨乱反正的性质和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彦峰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制度层面从合作金融发展的母体、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维护小生产者自身利益等方面分析合作金融组织发育的需求诱致性动因,以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和内部制度安排分析其供给缺陷,最后提出推动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需求诱致性 制度供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星澍 乐韵
"自愿、民主、互利"的核心原则在各国的合作金融发展中一直得到认可与坚守,这也是我国发展新型金融合作的金融组织应把握的题中之义。本文比较分析了浙江农村资金互助社、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温州农民资金互助会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 浙江案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结合笔者深入多地实地调研的深刻认识,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十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包括社员身份、社员与社会特定公众、互助资金支付利息、地域范围与资金规模、互助资金风险防范、民主管理、盈余分配、地方政府监管、精准扶贫、发展定位和基本原则等,提出了鲜明观点和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呈现拨乱反正的性质和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宝翔 杨伟坤 蒲斯纬 张永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金融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对合作金融得到相关理论与基本特点进行了梳理,并就合作社在中国的发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国内农村对合作金融组织需求迫切,然而,通过笔者对中国唐山迁西县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合作金融目前在发展中面临诸多的障碍和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描述对合作金融在国内的发展进行一个初步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合作经济组织 无风险信用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曙光
发轫与彷徨(1918~1949):合作金融体系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合作金融在中国的发轫和兴起,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思想启蒙运动密切相关的。中国合作社和合作金融的发祥地是北京大学。1918年3月,中国第一个合作社"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成立。同年,中国第一个合作性质的银行"北京大学学生储蓄银行"成立。此后,1919年,薛仙舟创办了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1923年,华洋义赈会救灾总会拟定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并在河北省香河县建立了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早期的信用合作(合作银行)制度,几乎都是由曾在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所发起和倡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相龙
一、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长达4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从60年代开始,日本、亚洲“四小龙”及东盟相继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和延续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强 覃盈盈 肖丹然
<正>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多个东盟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各自的碳减排目标。转型金融是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金融活动,是绿色金融的有益延伸。2023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提出,共同实现绿色转型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在转型金融合作方面具有很多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