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2)
- 2023(11673)
- 2022(9503)
- 2021(9072)
- 2020(7787)
- 2019(17614)
- 2018(17836)
- 2017(35868)
- 2016(19128)
- 2015(21727)
- 2014(21177)
- 2013(20942)
- 2012(18892)
- 2011(16600)
- 2010(17345)
- 2009(16795)
- 2008(16965)
- 2007(15503)
- 2006(13828)
- 2005(12767)
- 学科
- 业(90802)
- 济(83927)
- 经济(83824)
- 企(83691)
- 企业(83691)
- 管理(75884)
- 方法(40465)
- 数学(32299)
- 数学方法(31768)
- 财(31114)
- 业经(28317)
- 农(26151)
- 务(24174)
- 财务(24135)
- 财务管理(24106)
- 企业财务(22952)
- 中国(22161)
- 技术(20802)
- 制(20558)
- 农业(18045)
- 理论(16266)
- 策(15914)
- 划(15089)
- 和(15002)
- 体(14971)
- 贸(14458)
- 贸易(14443)
- 易(14088)
- 技术管理(13977)
- 银(13904)
- 机构
- 学院(277059)
- 大学(271880)
- 济(120127)
- 经济(117863)
- 管理(117468)
- 理学(100609)
- 理学院(99759)
- 管理学(98370)
- 管理学院(97850)
- 研究(80313)
- 中国(68184)
- 财(60190)
- 京(56190)
- 财经(47104)
- 科学(43684)
- 经(42590)
- 江(41685)
- 所(38730)
- 农(37447)
- 中心(37215)
- 北京(35864)
- 经济学(35655)
- 财经大学(34664)
- 业大(34561)
- 研究所(33968)
- 商学(33824)
- 商学院(33541)
- 州(33447)
- 经济学院(32182)
- 经济管理(30946)
- 基金
- 项目(169232)
- 科学(136377)
- 研究(129236)
- 基金(124238)
- 家(104484)
- 国家(103547)
- 科学基金(92453)
- 社会(84273)
- 社会科(80130)
- 社会科学(80112)
- 省(67288)
- 基金项目(65316)
- 教育(59439)
- 自然(58041)
- 自然科(56830)
- 自然科学(56819)
- 自然科学基金(55920)
- 划(54375)
- 编号(52715)
- 资助(50990)
- 成果(42479)
- 创(41262)
- 部(38327)
- 创新(37500)
- 业(37427)
- 重点(36835)
- 发(36216)
- 课题(35356)
- 国家社会(34239)
- 制(33978)
- 期刊
- 济(137099)
- 经济(137099)
- 研究(83860)
- 中国(52318)
- 管理(51663)
- 财(51081)
- 农(35637)
- 科学(32159)
- 学报(29995)
- 融(29515)
- 金融(29515)
- 技术(27843)
- 教育(26829)
- 大学(25119)
- 业经(24910)
- 农业(24655)
- 财经(23965)
- 学学(23674)
- 经济研究(21975)
- 经(20567)
- 问题(17672)
- 技术经济(17554)
- 业(15915)
- 财会(15307)
- 商业(15011)
- 统计(14715)
- 贸(14689)
- 现代(14636)
- 策(14587)
- 会计(13491)
共检索到421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惠 孙健
新型创业小组是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新型公司创业投资方式 ,本文将对其与传统的公司内部开发和风险投资两种公司创新模式加以比较 ,结合新型创业小组的运作机制 ,总结出该种模式的优点 ,以期对我国公司的创新有所启示
关键词:
新型创业小组 公司内部开发 风险投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惠 孙健
新型创业小组(NVG)是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新型公司创业投资方式,本文将对其与传统的公司内部发展(ICD)和风险投资(VC)两种公司创新模式加以比较,结合NVG的运作机制,总结出该种模式的优点,以期对我国公司的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永芳 龚放
大学职能变迁和知识生产方式转变,是创业型大学治理变革的根本动因。基于打造"学科尖塔"理念的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既是对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社会问责的积极应对,也是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承。我国大学治理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借鉴创业型大学治理的理念和经验,充分尊重大学的学术使命和大学的主体作用;要在现有治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权力的制衡机制,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疆界;要加强顶层设计、中层突破和基层互动,创新和丰富有效治理的载体和范例;要充分尊重所在国家、地区和大学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建构基于学术价值观的特色大学治理体系。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大学治理模式 学科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爱霞 李歆
本文介绍了欧美生物技术创业公司采取的两种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并阐述了欧美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创业公司 发展模式及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生 玄兆辉 吕永波 田芬
本文以OECD统计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美英德法日韩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在R&D经费投入规模、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与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中国现阶段R&D经费投入模式并与典型创新型国家比较,认为目前中国R&D投入存在着强度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政府R&D资金占比偏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R&D投资、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R&D经费配置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晶晶 何自力
对创新网络的研究多以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区域为对象。以新制度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创新网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创新型经济圈的概念,它是通过核心城市和腹地之间知识的聚集和扩散、创新主体的网络组织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整合来构建的。创新型经济圈的实现不仅要求区域内组织学习系统的提升、产学研的合作、政府合理引导,而且区域内地区间及其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也是其重要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凤华
创新型大学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创业型大学能够通过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将有价值的成果转移到生产部门形成一定的生产力。西方创新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施教队伍和规范的运行体系对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带来实质性的借鉴意义。我国高校应结合我国国情,明确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组成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构建创新、创业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 “双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晋华 燕波涛 普蓂喆
创业是全球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对创业减贫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把中国创业减贫模式分为外生式创业减贫和内生式创业减贫两种类型,分别以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和"淘宝村"农民网商创业为典型实践进行案例解析和模式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减贫 模式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曾尔雷 施永川
倡导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是美国成功推进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探索和发展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回归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推进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发展,健全促进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加快创业教育向专业教育的渗透与两者的融合。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合作模式 美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鲁彬 柳进军 刘学
文章对国内外创业孵化实践经验作了梳理,将国内外的孵化实践概括为价值提升型、资源获取型、能力培养型和风险规避型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创业孵化的目的特征、功能模式、产业边界、政府支持四个角度对国内外创业孵化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孵化运作企业化、孵化载体多元化、孵化边界模糊化、孵化服务专业化、孵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创业 孵化 模式 比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玄凌 乜晓燕 王冰
大学生创业教育近几年来倍受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探索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大学生现实需求的创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思考。美国创业教育历来得到认可,对比中美两国创业教育模式,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元素,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美国高校 大学生 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林杰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同时也面临着融资困难等若干问题。国外许多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扶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扶持 中小企业 创新 有益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晓奋 费瑞波 张娜
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R&D与企业绩效或创新间存在相关性,忽略了创新投入的区域、R&D投入模式不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问题。文章通过R&D投入模式对产出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及与美国企业R&D投入模式的比较,分析安徽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提出消除安徽企业技术创新障碍的相关建议。激发企业对R&D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提高创新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议。
关键词:
R&D投入模式 投入强度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